河南武陟的这个村支部搬出小庙之后……
2017/12/1 新华每日电讯

    

     首发:12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卢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刻阐明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4年年底,河南省武陟县决定每年由财政列支2000万元,在全县农村广泛实施堡垒工程、阵地工程、慈善工程、文化工程、平安工程和清廉工程

     3年实践证明,“六大工程”已经成为武陟县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础战斗力的重要抓手

     “你绝对想不到,我们村党支部原来就在这个庙里办公。”

     河南省武陟县大官庄村西南角的关帝庙,有3间正房加2间偏房。村支书郭树旺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那两间上锁的偏房,以前就是村支部的办公地点。

     几年前,武陟县基层党组织办公“无立锥之地”的村子还有很多。赵马蓬村支部在村里的赵家祠堂耳房办公,嘉应观乡东营村支部在村里的青龙寺里办公……

    

    大官庄村原村委会所在地——关帝庙。

     “服务之家”

     帮村两委搬出破庙,建立工作阵地

     2014年,武陟县委书记闫小杏到西陶镇古樊村调研,吃惊地发现村两委班子的3间办公用房竟塌了2间。愁眉不展的村支书对闫书记说:“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来我们村的县委书记。”

     “村两委连个办公的‘窝’都没有,咋给百姓搞服务?共产党的形象和威信又咋树立?”闫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年底,武陟县开始实施“阵地工程”,每年财政专项拨款200万元,在试点村庄为村两委建造办公场所。

     目前,武陟县已对73个村级组织场所进行修缮、改造,每个村都有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室等,还有党建工作牌、电教设施和党务政务公开栏。这些办公场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了服务群众的阵地。

     圪垱店村是一个有1.1万人口的大村,2014年新一届班子成立后,没有办公场所,只好在水厂搭起活动板房办公。有一天,大风把板房刮塌,正在开会的村支书李合光被压在了废墟里……

    

     詹店镇马营村街景。卢刚摄

     3年来,全县1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集党建、团建、电教三位一体的办公场所,建成了75个“示范性”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些基层阵地,成了支部村委的议事堂、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村民活动的大舞台。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村委会办公地都设有“矛盾调处室”,里面总有几位老人在值班。他们是各村村委会聘请的“五老”人员:工作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支书,每周接访调处村里的纠纷。

     今年,一起长达8年的宅基地纠纷,就是在“五老”人员的调解下得以解决的。

     大封镇南湖村刘某宪老人膝下无儿女,2001年先投奔到本家李某玉家生活,因不合又转投到李某有家生活。2009年刘某宪去世,李某玉与李某有二人为争老人的宅基地互不相让,致使火化后的刘某宪8年不能下葬。“五老”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调解下两家人终于达成协议,共同将老人下葬。

     群众纠纷起因往往都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酿成大事。“五老”人员往往能及时化解这些纠纷,这是“平安工程”的一大亮点。

    

     平安工程——高铁站日常巡逻

     “温暖之家”

     建慈善幸福院,让农村老人安度晚年

     就在大官庄村关帝庙东北不远处,矗立着一栋两层橙色办公楼。

     村支书郭树旺告诉记者,这个办公楼是2015年年底搬进来的,二楼是村两委的办公室,一楼则是大官庄村的慈善幸福院。

    

     2015年10月30日,几位老人在武陟县大封镇南孟迁村慈善幸福院里聊天。

     立冬以后,北方的天气已经变冷。夕阳下,在慈善幸福院的休闲大厅里,十几位老人正斜倚在椅子上,听着快板:“老人入驻幸福院,每月只交100块;不带米来不带面,不带调料和蔬菜……”

     说快板的是76岁的胡长印老人,虽说有两儿两女,其中一个孩子还在身边,可前些年老人在家里还是感到孤单、郁闷。年轻时在宣传队干过的他,无聊时就自己编写快板书,说给家里的鸡、狗听。

     2015年,大官庄新建起了村两委办公楼,把一楼给了新成立的慈善幸福院。建立村级慈善幸福院,就是武陟县将慈善与养老相融合大力推行的“慈善工程”。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看到,一楼有按需分配的养老超市,还有可容纳30多人的休闲厅,东配房是老人们的休息室、餐厅和厨房,院子里还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

     看到村里成立了这么好的慈善幸福院,胡长印老人心里忐忑不安:会如何收费呢?村支书郭树旺宣布:老人入驻慈善幸福院,一天三顿饭全包,70岁以上的老人,每位一月只收100元钱。这和市里面养老院动辄上千的收费相比,费用简直不值一提。

     胡长印老人入住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了好多小快板,逢人就说上一段:“没有上级好领导,做梦不会有今天。村村都办幸福院,老人都活一百年。”

     从大官庄出来,记者来到西温村幸福院时已是傍晚,正赶上老人们吃晚饭。只见长条桌上,每个座位上都盛好了玉米粥、炒菜和热腾腾的馒头。

    

     2014年8月1日,在武陟县东仲许村慈善幸福院,工作人员在为老人准备碗筷。

     由于床位较多,连邻村老人都可以住进来。80岁的宋桂英老人就是附近曲村的,她有三儿三女,子女平时忙,就把老人送进了焦作市一个养老院,一个月收费1100元。可农村长大的老人还是觉得不自在,听说西温村办起了慈善幸福院,外村老人每月每人只收130元钱,就选择回来了。

     “大家伙都是熟人,每天跳跳舞、聊聊天,在这住着可好了!”老人来住慈善幸福院,并非因为子女们不孝顺,而是认可这种创新的养老模式。

     慈善幸福院的管理人员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老人们进来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这里每天吹吹打打、打牌、下棋、听戏,生活充实,忘记了烦恼。

    

     2015年7月15日,几位戏迷在武陟县小董乡大陶村慈善幸福院演唱豫剧。这所养老院是利用村里祠堂改建而成。

     西温村82岁的老人秦树松,退休后长年独居,精神状态很不好。以前,连家里卫生都懒得打扫,一顿饭热热烫烫能吃好几顿。侄女去帮他打扫卫生,他却唉声叹气:“活不了几天了,别打扫了!”

     自从去年老人住进幸福院后,一日三餐不重样,平时还有志愿者来表演文艺节目,老人的心情、气色都好了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滋味,现在经常开玩笑说:“还想再找个老伴儿呢!”

     最令老人们开心的时刻,应该是慈善幸福院里每月一次的“孝亲敬老饺子宴”。

    

     在北郭乡赵马蓬村,每月由爱心人士出资1000元,为老人们开办“饺子宴”。举办当天,给老人们购买衣服、鞋子、米面、肉、菜,村里妇女志愿者动手和面、拌馅、包饺子,很多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来献爱心,为老人理理发、剪剪指甲。

     在大官庄村,一位媳妇跟婆婆闹矛盾,几年都不说话,可在“饺子宴”上看到陌生的志愿者都为老人洗脚,也主动跟婆婆和好了。

     在武陟县,“百元养老”成了近两年的热门话题。现在全县有115个村庄办起了慈善幸福院,目前入住老人3300多名,惠及老人达3.2万多人次。该县还创立了“以慈善养老,以土地养院”的模式,目前该县利用土地养院的有13所,专用土地1500余亩;还借助“互联网+”组建了网络义工组织“群英会”,500多名义工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尊老、爱老、敬老在武陟蔚然成风。仅去年一年,该县爱心企业和个人共为慈善幸福院捐资825万元。

     在詹店镇马营村,慈善幸福院正热火朝天地施工,在工地帮忙的村民秦忠明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这是一件大好事!虽然征了我的地,但都给了补偿,希望能盖得跟效果图上一样,我80多的老母亲能住在园林式的庭院里,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村支书秦小五笑着说:“放心吧,我们一定盖一座高标准、高质量的敬老院!”

    

     文化工程——村里来了编舞师

     “清正之风”

     用廉洁家风,滋养好的作风党风政风

     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家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载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位于武陟县东部的詹店镇何营村,有一座何瑭纪念馆,原为清乾隆年间的何氏宗祠,20世纪90年代予以重新整修。

     何瑭是明朝一位官员,官至三品,为人刚正不阿、高洁不群,他的家训成为何氏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馆的一面影壁墙上,镌刻着《五世祖瑭公格言》:“要以谦、俭、劳、廉、忠、孝、善七字为立身之本;要以骄、奢、逸、贪、赌、佞、凶七字为终身之戒”,“要为民者勤、为富者仁、为官者廉”……

    

     2015年,作为“清廉工程”的一部分,武陟县将这里打造为“焦作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社会各界2000多人参观学习。为了让廉政教育“从家出发”,县纪委还征集“亲情劝廉家书”700多份,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县纪委在开展廉政教育的同时,还完善制度建设,探索构建了“清单化明责、链条化传责、网络化督责、常态化问责”为主要措施的“6+10”责任体系,即建立从乡镇党政一把手到农村干部6个层级,包括乡镇主要领导、包村干部、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村(街)支部书记等10类人员的立体监督网络和责任传导机制,让农村干部权力有了明确“边界”,有权不能任性,滥权要受追究。

     “村里修路每家拿出480元,我想问问这480元的标准究竟是咋确定的?”近日,在小董乡乔庄村村务质询会上,村民乔定发问村干部。规范干部权力运行,就要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当天,村里30多名党员与群众代表当场质询村干部,所提问题主要围绕财务支出、工程建设、涉农资金发放等,村干部都一一进行回答。目前全县开展质询的村有151个,解决问题267个。

    

     老催庄村支书宋国庆的家。卢刚摄

     屋里没装暖气加上低洼,客厅墙上出现几条泛黄的水印,电脑打印机文件堆了一桌子,三面靠墙摆放着各式椅子沙发,中间放着两个茶几,更像是一个小型会议室。

     妻子高岐萍心疼丈夫,早就搬到村里照料宋国庆的生活,院子里种满了搭架的果蔬,都是她亲手种的。城里长大的她指着一个架上的果实说:“这叫佛手瓜,只要不下霜,它就会一直长。”

     晚上10点,记者正要离开时,宋国庆的姐姐从郑州赶回来祭祖。听说他要建物流园发展当地的怀山药产业,姐姐就带来“怀山药深加工”的项目建议。姐姐说,为了办好村里的事情,全家人都在为宋国庆出谋划策。

     就在离老催庄不远的小董乡乔庄村,村口横着一幅广为流传的大标语:“这是一个插根钢筋就能发芽的地方。”这是乔庄村党支部的宣言,意思是不可能的事在这里都会成为可能。

    

     最值得重温的经典:《一碗汤面》(感动千万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多数家长都没想明白

     紧急通知!注意微信支付宝这两个功能,很危险!

     吓傻!“兄弟团”暴力接亲致多人受伤!这就是陋习!

     《今日说法》最悬疑案情!拍成电影至少能得9分!

     44年前习近平抓了件小事;最近他再作重要指示

     俄罗斯摄影师偶然拍到的中国美景,惊艳世界!

     著名摄影家、新华社记者侯波逝世,曾拍开国大典

     世界公认的9大危险行为,你做过哪些?

     这个80后破解世界级难题,获“中国诺贝尔奖”

     如觉人生太苟且,不妨读读陶靖节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刘新华 赵岑

    

     为“六大工程”点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每日电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