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奇奇里的奇幻转型
2017/12/29 新华每日电讯

    

     首发:12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年终报道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忠华、王井怀、霍瑶

     新时代不会抛下任何一个贫穷角落,奇奇里也不例外。

     如今的奇奇里,带着黄土风和现代范进入了人们视野:

     奇奇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共享单车投放的贫困村;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一个“摄影家影像村”也落户于此;奇奇里人自导自拍的“奇奇里风情MV”引人关注;著名音乐人谱写《我在奇奇里》在网上热传;黄河边上的拓展基地正加紧建设……

     视频:你好,奇奇里(时长:4分13秒)

     万里黄河,蜿蜒奔流。东出河套,黄河在老牛湾扭头南下,跃身晋陕大峡谷。连续大转弯后,黄河画出了一个个“S”形太极图,山西永和乾坤湾就是最壮美的一个“S”。

     乾坤湾对岸的山崖上,一个名叫奇奇里的小山村,不知从何时起就守在那里。多少年来,偏僻又贫穷的奇奇里,好似“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连派出所民警有时也搞不清楚,村名到底是哪几个字。

    

     航拍的山西省永和县黄河乾坤湾

     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曾经,奇奇里深藏大山少人知。“路不好走,枣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忙了半辈子,倒是忙成了贫困户!”

     清晨,冬日的阳光照在乾坤湾,洒在奇奇里,一如数百年前第一批逃荒到此的村民看到的模样。

     奇奇里村位于山西省永和县乾坤湾旁边。与黄土高原上传统的“沟、梁”村名不同,这是一个略带瑰丽色彩的名字。

     如今,村子的历史已无人能说清,老人脑海中能泛起的记忆,除了不堪回首的逃荒往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放羊老汉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吧唧吧唧”抽旱烟,时不时拿烟袋锅敲敲脚下的石头。突然,老汉感觉屁股下面在动,急忙跳起来回头一看,这块石头像极了一只伏地爬行的大龟,于是惊呼“奇哩奇哩!”“奇奇里”由此得名。

     传说随风而逝,贫穷却辈辈相传。前几年,全村700多口人中有323人属于贫困户。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路灯,连小卖部也没有。由于闭塞,周边每5天逢一次集,这里10天才有一次。

     数百年来,村里人一直守着山上几千棵枣树过日子,一如黄河流水日复一日。

     唯一通往外面世界的,是那条窄窄的“鼻梁路”。“鼻梁路”就是两侧全是陡坡的小路,活像脸上的鼻梁。

     “鼻梁路”难走,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老支书冯金宁感受最深。他是村里往外跑得最多的人,去乡里开次会,全靠脚底板子。天不亮就出发,他紧赶慢赶,天黑了才能回来。

    

     山西省永和县奇奇里村(左下),远处为黄河乾坤湾

     踏过“鼻梁路”,年轻人去城里打工,留下一群老人和孩子。村南头的刘宁富50多岁了,3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小孙孙也跟着进了城。

     老刘有几十亩枣树,靠着枣树,勉强为3个儿子成了家。现在小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老刘觉得钱越来越不够花。“路不好走,枣运不出去,就卖不上好价钱。忙了半辈子,倒是忙成了贫困户!”

     一条“鼻梁路”,困住了奇奇里。“县里的驼队都不来村里拉枣!”村民刘志富的大哥十几年前得了急病,死在了送去医院的路上。一提这事,这个快60岁的汉子还是忍不住流泪,“要是急救车能开进来,人或许还能救活!”

     村子偏远,路难行,多少年来,奇奇里村深藏大山少人知。

     “乡镇领导都不愿来哩!”前些年,村民去换二代身份证,几十里外的乡镇派出所民警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么个村,随手写下“齐齐里”几个字。

     村民领到身份证,一看写错了,也懒得理论,“一辈子不出个门,不见个人,要身份证啥用?”名字不符,没少给村民惹麻烦,村委会只好将错就错,另外刻了一个“齐齐里”的“新公章”。

     冬日天暖的时候,村民们喜欢蹲在墙角,家长里短的瞎聊一会。“刘林翠又见了大领导啦。”一个人说。“咋不见她回村哩?”另一个问。“咱这穷地方回来干啥,人家都不愿说自己是奇奇里的人!”

     嫁出去的刘林翠是村里最有名的人,55岁的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得一手好剪纸。

    

     奇奇里村一位工人在房屋施工间隙喝水休息

     村里来了个年轻人

     山里,村民们平平淡淡过日子,年复一年守着枣树讨营生。山外,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精准扶贫全面铺开。

     2015年,中组部等部门部署选派“第一书记”住村扎根,帮扶村民摘穷帽、拔穷根。

     2015年8月,临汾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一书记”郭若桥来到奇奇里。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小伙子,在上海读的大学,在那里上了班,后来回到老家临汾。

    

     郭若桥在喂鸡

     “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没干过啥活!”接他到村的大学生村干部郭强心说,“窑洞里没水没电只有跳蚤,能待上一周就不错了。”

     同为“80后”的郭强比郭若桥大两岁,土生土长的奇奇里村人。他大学毕业后回来当了村官,一干就是7年。“没事多晒晒被子,要不容易长毛!”帮郭若桥收拾窑洞时,郭强再三提醒说。

     面对年轻的“第一书记”,全村人开始都不以为然。令村民没想到的是,一脸娃娃气的郭若桥,东家走走,西家看看,大爷大娘地叫个不停,村里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后生。

     进村后,郭若桥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卖枣难。为了卖枣,郭若桥带着村干部郭强等人,上北京、下成都,抢摊位、拉顾客,硬是把村里积压的枣全卖了出去。

     天天往外跑不是办法。为了帮村民早日告别“鼻梁路”,郭若桥东奔西走,给村子争取了一条7.3公里的旅游公路项目。不过,1公里的入村路只能村里自己修,没有任何补偿。

     片刻的兴奋后,大家陷入沉默。刘宁富家被占的地最多,有2亩多。“路不好走,儿媳妇和小孙孙都不愿回村。可地和枣树是咱庄户人家的命根子,没了以后可咋活?”老刘说胸口发慌,悄悄离开了。

     转身不见了老刘,郭若桥心里咯噔一下。几天前跟老刘提过这事,当时他就一脸不高兴。“老刘性子倔,不会想不开吧。”郭若桥和几个人赶忙去找。

     找到老刘时,他正蹲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像根木桩。他低着头,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脚下一堆烟头。郭若桥在老刘旁蹲了下来,张了几次嘴,却不知如何开口。

     一阵静默后,老刘深吸了一口烟,扔掉手里的烟头,缓缓抬起了头,眼睛红红的。“小郭书记,地你就占去修路吧。我这一辈子没走过好路,不能再让子孙们受罪。地没了,我就放羊去!”老刘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

     这句话的分量,郭若桥明白。放弃补偿,等于白扔了几万块钱,这可顶得上老刘一家忙活好几年。

     当晚,村委会窑洞里人头攒动,吞云吐雾中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无论如何都要修路!路修好了,大家才有希望!”

     刘宁富、冯金宁、杨爱生等23户村民,在“一致同意不赔偿”的承诺书上郑重地按下了手印。两串鲜红的手印,是老百姓最神圣最坚定的心愿表达。

     变化,或许就是从这一晚开始的。

    

     奇奇里村修路时23户村民在“一致同意不赔偿”的承诺书上按下的手印

     “老农民”的角色之变

     刘宁富农家乐生意最红火,还第一个脱了贫。“从春天到现在,这孔窑就没空下来过。”老刘憨憨地笑着说,“微信一扫就能付账,方便!”

     郭若桥见得多,脑子活。修路后不久,他就琢磨着在村里办农家乐。看着一脸兴奋的郭书记,村民们木木的脸上却没啥反应。

     “村里娃都争着往城里跑哩,谁来咱这穷山沟里!”几位村民不同意,村干部也不认同。“乾坤湾有啥看头,几个城里人拿相机过来瞎转转,顶个啥用?靠他们能发了财?”小组长杨爱生接过话茬儿。

     见一时说服不了大家,郭若桥就自己开车领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出去考察。回来后,出去考察的村民最先认同了办农家乐的想法。郭若桥争取来项目资金,在优先照顾贫困户的前提下,选了有能力经营的9户人家,整修了12孔窑洞开农家乐。

    

     郭若桥在展示村里出产的蜂蜜和小米

     原本做好放羊准备的刘宁富,成了第一批农家乐的尝试者。每人每晚上50元的住宿费,虽不算多,但对于贫困户来说却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刘宁富的三儿子、“80后”刘记林多年来一直在省城打工,装修、电工、酒店啥都干过。看到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老爹也开了农家乐,他干脆带着老婆孩子回到村里,成了自家农家乐的大厨。

     现在,刘宁富的农家乐生意最红火,还第一个脱了贫。“从春天到现在,这孔窑就没空下来过。”老刘憨憨地笑着说,“微信一扫就能付账,方便!”

    

     奇奇里村村民在刘记林(左)家开的杂货铺里用手机支付的方式买东西

     游人多了,老刘跟儿子商量着在院子里建个专门的餐厅。“总让客人在自家桌子上吃饭,不好,再说那几张桌子也不够用啊。”老刘说。

     “那我去县城买些不锈钢来。”儿子也觉得有必要。

     “不要白晃晃的不锈钢,要黄色的彩钢,跟咱家土墙的颜色差不多,好看!”爷俩说干就干,小餐厅很快就盖好了。

     杨爱生脑筋转得快,今年8月县文化局组织旅游培训,他第一个报了名。自个掏了几百块钱路费,从村里到临汾市,再转车到左权县,认认真真学了4天。

     “农家乐咋搞,村里的旅游咋发展,咱心里有谱了!”第一批农家乐,村里优先照顾贫困户,杨爱生第二批才报上名。这几天,他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装修自家的土窑洞。

    

     奇奇里村村民刘记林(左)在为游客盛饭

     老支书冯金宁看着村子里这两年的变化,很是感慨。“以前还是思想不开放,太保守了,不敢想不敢干,至少错过两次发展机会!”顿了顿,老支书又高兴起来,“现在好啦,有了若桥这个好娃,把大家的脑筋都转过来了!”

     如今老支书退休了,当上了“鸡司令”。以前管村管人,现在管满坡跑的鸡。今年春天,郭若桥为村里的贫困户分发了鸡苗,属于贫困户的老支书领了1000只,如今一百块一只不愁卖。

     在村里转一转,看不到一个闲人。开农家乐的、打短工的、养鸡的、做小生意的……人们的脚步轻快了,奇奇里一天一个样。

     小山村的“现代范”

     就在村民们忙着修路之时,乾坤湾边两位音乐人正在采风。他们听说了“第一书记”郭若桥和奇奇里的故事,很感动。

     “给你写首歌吧。”两位音乐人找到了郭若桥。郭若桥正为修路忙得晕头转向,疑惑地看着这俩人,心里犯嘀咕。“你们是谁啊?不会是骗子吧?”其中一个哈哈笑着说,“你上网搜搜‘浮克’就知道了。”

     不久后,一首带着黄土风情的民歌《我在奇奇里》创作出炉。这时,郭若桥才知道,他们就是为谭晶、腾格尔、孙楠等歌手填词作曲的音乐人浮克和李咏海。从此,奇奇里有了村歌。现在,这首歌还进了城,出现在KTV里。

     乾坤湾,美而无人知。壮美风景与非凡气势,确能激发创作灵感。路修好后,学影视专业的郭若桥自己凑了几万块钱,张罗着拍介绍奇奇里风光的MV,航拍、延时摄影等全用上了。

     几个月后,一部7分钟左右的风光片诞生了。

     风光片里,黄土地,生机勃勃;乾坤湾,宛若伏龙;威风锣鼓,热情奔放。“高清、震撼,有大片的感觉。”不少专业人这样评价。

     不久后,风光片的片段在央视播出,与其他风景区的宣传片放到一起,毫无违和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若桥结识了来拍摄乾坤湾的摄影家、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王悦。对方的一番点拨,让他坚定了依托乾坤湾搞乡村旅游的信心。

     王悦也盘算着为扶贫做点事,想来村里办个影展。于是,他向海内外摄影家筹集作品,在奇奇里办一个以扶贫为主题的摄影展,打造出中国第一个黄河岸边的“摄影村”。

    

     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山西省永和县奇奇里村内设立的纪念墙

     今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这天,全国首家“摄影家影像村”落户奇奇里。王悦、解海龙、高健生等众多当代摄影家的1000多幅作品,从天南海北来到黄河边的这个小山村。

     漫步奇奇里,整个山村成了摄影艺术展览馆。枣树上、土墙上、炕头上、屋顶上、山坡上……到处挂满了摄影作品。

     “扶贫是全国的事,我们摄影家也要参与其中。”王悦说,在一个村办一个全国级别的、众多摄影家参展的摄影展,以前还没有过,他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位摄影家牵线,让10位村民加入了山西省企业摄影协会。“这还不算摄影师吗?”村民刘志富举着证书笑出了一脸褶子。

     共享单车也“骑”进了奇奇里村。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谈判,郭若桥与一家知名共享单车公司达成了协议。今年10月24日,20辆共享单车进驻村子,奇奇里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共享单车的贫困村。

     稀罕了两天后,种地的村民就学会了扫二维码骑车。“省城里有的,我们村也有啦!”单车就停在刘宁富门前的小广场上,早上出门老刘跨上单车就骑走了。

    

     奇奇里村村民在骑共享单车

     村民们是真心喜欢与城市接轨的感觉。

     单车进村不久,就有热心的妇女织了座套,套在共享单车的车座上。“这在全国恐怕也是独一份,真是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范!”一位游客笑着说。

     现在,奇奇里村正准备与共享单车公司合作,打造山西首个共享单车旅游扶贫示范区。

    

     村民家门口停放的共享单车

     书写乡村振兴传奇

     “能种的地少,就靠那几棵枣树,以前路不通,卖不出好价钱。”53岁的刘应虎是贫困户,五六年前的一场手术,家里欠下2万元债。碰上好年景,忙一年他家枣树也赚不上两千块钱。心里烦极了,他就蹲在山坡上瞅着乾坤湾抽阵子闷烟。

     以前,奇奇里村民靠枣树过日子,而枣树的收成全靠老天爷。

     谈论起枣树,王悦和郭若桥一合计,想出了“认领枣树”的点子。郭若桥在村里选枣树,王悦在朋友圈里推广。没多久,1000多棵枣树被摄影师们认领了。

     “摄影师们对口枣农,一对一,一棵枣树一年100元或120元,不管丰收歉收,让枣农有个保底的收入。”王悦说。

     今年秋天,老天爷又没赏脸,附近一带的枣树普遍没有好收成。不过,刘应虎这次却没有犯愁。春天的时候,他家二三十棵枣树被认领了。枣花刚开时,3000多元认领费就交到了刘应虎手上。“枣还没结呢,钱就到手了!”他至今都有点不敢相信。

    

     郭若桥在黄河岸边为摄影师认领的枣树挂牌

     枣树认领了,农家乐办好了,影像村建成了,MV形象片也播放了,奇奇里开始为外界所知,天南海北的客人纷至沓来。

     影像村建成那天,小山村来了成百上千人。一位来自广西的老夫妇,从南宁坐飞机到太原,从太原坐高铁到临汾,再坐客车到县城,然后租了辆车往村里赶,到了奇奇里已是深夜两点。

     第二天一早,杨爱生领着这对老夫妇去看乾坤湾。站在黄河岸,望着乾坤湾,晨光穿透薄雾,甚为壮观。老人感叹:“值了!”

     这里不仅有天然的“太极图”,还有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和石雕艺术园林。外来的游客鼓舞了奇奇里人。“奇奇里未来的发展定位就是乡村旅游。”郭若桥统一了村民们的思想,乾坤湾景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目前,3公里景区道路、2.8公里沿黄栈道已经建成,景区步道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完工了。郭若桥又引进了极限攀岩、真人CS等拓展器械,准备打造“离黄河最近”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奇奇里,就在黄河边等你!

     景区虽然在山区,但要有大城市的设施和服务。在兴办农家乐的同时,奇奇里的“高端会客厅”也即将建好。

     这是一座颇有现代感的农家小院,院内有小池,池内有游鱼,池上是石头房子,游客可以在里面喝茶,透过落地窗看棵棵枣树与黄土大山。而石头房子后面,是几孔窑洞,旁边种满南瓜、丝瓜……

     一座“五星级厕所”也出现在村头。这是一座由黄河页岩和鹅卵石堆成的房子,房顶是明亮的大玻璃。“讲卫生、有乐趣,游客坐在马桶上也能仰望星空。”郭若桥说。

     短短两年间,奇奇里村贫困人口从108户323人减少到47户128人,贫困发生率从51%降低到20%。“今年全村就能整体脱贫,”郭若桥说。

     这个夏天,村民们纷纷买起了冰箱。“以前哪舍得买肉,有点肉也是挂在树上风干了晾着。”60多岁的王春梅大娘一边包肉馅饺子一边说,现在有钱买肉了,没个冰箱可不行。

     穷了半辈子的刘宁富,老了也有钱有闲参加起同学会来了。12月中旬,老刘让儿子送到镇上,与几十个小学同学凑了五六大桌。喝酒、夹菜、拍照、叙旧,老汉在镇上高高兴兴地玩了两天。

     村子越变越好,年轻人开始返乡。多年没人管理的院落,也光鲜起来:坍塌的院墙垒上了新土,破败的枯草刚刚清除,破旧的窑洞得到修补,一幅幅摄影作品装点了枯树……这一切预示着,外出多年的窑洞主人快要回来了。

     “差不多每户都有人打电话,说要准备回村。”走在日新月异的村子里,郭若桥在等着乡亲们回来。

    

     挂在山西省永和县奇奇里村内道路旁的摄影展板

     “大人物”刘林翠也要回来了。这几天,奇奇里村“刘林翠工作室”正在装修,几十幅刘林翠的剪纸作品已经送到村里,“刘林翠可是能人,你想要啥样的剪纸,人家当场就能剪出来!”施工的村民高兴地说,工作室过几天就挂牌,我也要跟她买几张剪纸,挂在我家墙上。

     奇奇里发生的巨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永和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到今年底,全县包括奇奇里在内将有15个贫困村摘帽,3000多人脱贫。

     “第一书记”两年任期到了,郭若桥选择了留任。他觉得,村民整体脱贫后,更要稳定致富,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奇奇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不能掉队。

    

     航拍的山西省永和县奇奇里村山坡上的巨幅摄影作品和光伏设备

     2018年,奇奇里将承办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分会场,建在黄河边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也将正式迎客,村里的农家乐还将扩充提质……又将是忙碌充实的一年!

     新年的太阳冉冉升起。奇奇里敞开大门,迎接冬日的暖阳。摘掉穷帽的村民们,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信心百倍走进新时代。

     “你好,奇奇里!”无论如约而至,抑或不期而遇,奇奇里,就在黄河边等你!

     延伸阅读

     独家调查 | 湘潭凤凰中学17岁少年受辱跳楼死亡事件始末

     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特殊会议,信息量很大!

     2017年这些照片没一张获奖,却温暖了整个朋友圈

     人老之后,有4件事最容易后悔!哪些你正在做?

     十九届二中全会明年1月召开,将讨论修宪建议!

     2017年度测试题(不得满分,今年你就算白过了)

     比吸烟还可怕的9大爱好,看第一个就惊呆了!

     最是坚守内心难,一声好疼金圣叹!

     冬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穿衣!很多人都做错了

    

     监制:易艳刚 | 责编: 刘晶瑶 | 校对: 赵岑

    

     思路,决定出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每日电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