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当年饿了一夜的山西穷村子,现在这里的人能吃饱吗?
2018/8/11 16:00:00 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8月10日《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社记者孙闻、刘敏、王井怀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皎月如盘,星汉灿烂。地处吕梁山腹地的中阳县万年饱村,夜色与两千年前别无二致。月盈亏、星明灭,两千年物换星移,这里却沉寂如初。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的沧桑巨变,似乎就发生在一次月升月落之间。

     (一)

     故事从村民刘记成家炕头上扯开了话头。

     2000多年前也是这样一片皎白月光下,起兵讨莽的刘秀带一队人马被王莽部下追击,慌乱中逃进深山沟里的这个无名小村。人困马乏,村民们挨家挨户搜罗一番却凑不出一碗饭来。次日临别,村民见这将军气宇不凡,便请他给村子起个名。刘秀思忖片刻,脱口而出三个字“一宿饥”,说罢策马扬鞭,一骑绝尘。后来登基做了东汉开国皇帝的刘秀每每念及这刻骨铭心的一夜,感念村民的收留,意味深长地将“一宿饥”改为“万年饱”……

     女主人一声“开饭了!”将记者的思绪拉回眼前的饭桌。桌上摆了三个菜:西红柿和鸡蛋绿色天然,菜园里现拔的水萝卜甜脆水灵,莜面碗托浇上陈醋和辣椒,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白面条,喷香的滋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谈笑间,记者在这个曾让堂堂光武帝饿了一宿的村子里,吃了一顿熨帖的晚餐。

     就是这么一桌时下村里家家顿顿吃得上的平常饭菜,却让这个村子足足盼了两千年,等了两千年。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二)

     “一宿饥”也好,“万年饱”也罢,皇帝的金口玉言未曾给这个村子带来好生活。在邻村人的嘴里,这爿山洼洼里的土地从来就只有一个诨名——“千年穷”。

     好似中了魔咒,这里一穷就是两千年。十年倒有九年旱,一把黄土半把沙,好不容易开出巴掌大的耕地,一场倒春寒土地变冰沙。麦子种不活,常年玉米荞麦充饥,窑洞里半边住羊半边住人,吃碗稀糊糊还得给羊留两口。最困难时,方圆几里的榆树都成了白花花的没皮光杆。

     饿怕的地方庙多,几百口人的村子里就有三座庙——观音庙、刘公庙、天地会。无论什么年代,进庙磕头烧香都是为了向老天爷求顿饱饭。任凭山高坡陡草深、野猪毒蛇出没,也挡不住村民上香的脚步。年景越差,庙里的香火越旺。

     山川不变,星月依旧。天王老子、神仙皇帝,任谁也拔不掉那个深埋的穷根儿。两千多年的光景里,贫穷的日子是硬挨着挺过来的。《中阳县志》记载,即便是在康乾盛世,村民仍“以泥土充饥者甚多”。

     ——“哪个村的?”

     ——“万年饱。”

     ——“咦唏……”

     人穷矮半头,村穷人受气。遇上万年饱村民卖羊,羊贩子都想在公平价上砍两刀。

     难道这就是命?

     (三)

     命运的根本改变源自有一群人带领他们站起来了,而且真正关心他们的疾苦。站起来的万年饱人好似有了主心骨,埋头苦干命运开始改变。

     1970年,老支书从内蒙古买回了几十匹高头大马,给附近的国营工厂运石头、建材,一些村民的日子逐渐有了好转。慢慢地,开始有村民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了窑洞模样的砖瓦房。在改革开放浩荡春风吹拂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给万年饱村点染了越来越多的亮色。

     “那时候吃得饱但是还不算好,一年里一半时间是吃粗粮。”刘记成的媳妇回忆着,“把莜面和玉茭子当成零食,调剂个口味,也只是近几年的事。”

     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好似一声春雷,彻底震断了村里的穷根。

     2015年起,大批扶贫干部下到乡里,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了田间地头、锅台炕头。“精准扶贫政策图解”把贫困户能享受到的几十项政策一一列出,贫困户享受到哪一项便在哪一项上打钩。

     一不用烧香,二不用磕头,好政策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好生活。

     2017年,县里和乡镇帮扶的木耳香菇试种植成功,合作社年香菇种植收入能达到15万元,村民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每年每人分得3000元;去年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村里还引进了200多头西蒙塔尔牛……

     哪怕贫有千种、苦有百样,矢志不渝的奋斗终将一朝梦圆。

     2018年年初,万年饱村村民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千年穷”的根子永远铲掉,“万年饱”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头!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四)

     一个阳光里泛着花香的清晨,村西头老杨家的羊圈外热闹起来,石楼县的羊贩过来收羊了。

     “咋卖呢?”羊贩子打量着圈里三十几只羊问价。

     “800(一只)。”老杨头回得不含糊。

     “太贵了,称斤卖不?”羊贩子精明,看着羊群里羔子多,想换个买法。

     太不合算了,公道价啥样都知道,别小看了人……三五个村民一旁议论着。

     “不卖了!”老杨头把烟头一扔,摆了摆手高声说道,“反正中秋前后肉价也会高起来哩!”说罢扭头背着手回家了。

     “老汉儿牛气唻!”羊贩子望着他的背影不甘地说。

     临告别,记者要跟刘记成结清几天的饭钱。

     “咦——不就是多一副筷子嘛!”

     想起刘记成说他喜欢种花,“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心里就亮堂”,记者就从网上买了一株欧洲月季送给他。

     万年饱的饭香还没从记者的味蕾上走远,刘记成的短信到了,“花收到了,明年就能开成满满一面墙。”

     (五)

     2018年8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右玉、吉县、中阳3县退出贫困县。

     新华时评

     没有爱民心,何来“万年饱”

     新华社记者刘敏、王井怀

     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右玉、吉县、中阳3县退出贫困县。在中阳县,汉光武帝刘秀命名的“一宿饥”和“万年饱”村,历经两千年沧桑,没能改变受贫挨饥的命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这一“千年穷”的印象才真正开始改变,“万年饱”的愿望也随之实现。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心中有百姓,才会见心见肝地关注这片饥贫之地。一脚跨进老乡家,掀开锅盖看看吃食好坏,摸摸炕头试试温度冷暖,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力量,埋得再深的穷根儿也必将被拔掉。

     万年饱村何尝不是中国扶贫攻坚图景万千笔画中的一笔?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千金诺言也是行动指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批基层干部坚守在最贫困的山区,服务于最贫困的人口,用艰辛铺就脱贫之路,用智慧引来致富金凤凰,为贫困群众带来希望与力量。

     攻克非常之艰难必下非常之功夫。给予更集中的支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开展更有力的帮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重中之重,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向贫困发起一轮轮冲锋,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哪怕贫有千种、困有百样,矢志不渝的奋斗必将梦圆今朝。决战决胜贫困正当最后冲刺阶段。啃下贫困的“硬骨头”,打赢摆脱贫困这场“硬仗”,需要再接再厉,尽锐出战,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面向未来,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万年饱村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社会,取得反贫困斗争的历史性胜利。

    

     延伸阅读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

     梁思成的“广汉绝照”:中华古城池的最后图存

     玉林“母亲河”污染调查:环保督查后仍直排污水

     中央苏区如何度过艰难的“缺盐岁月” | 关山远

     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地宜昌:国运决定城运

     日寇在华北用刺刀和机枪也没得逞的“奴化试验”

     这部小说有何魔力?竟化解母女30多年的恩怨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每日电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