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解救的江歌
2017/11/16 侠客岛

    

     一年前的江歌遇害案,将在下个月正式开庭审理。开庭前一个月,这起案件在中国的舆论场激起巨大的漩涡。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这句诗,用来形容江歌案再恰当不过了。

     真相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说,“江歌案”喧闹一时,有很多读者和学生来信,咨询其看法。“但在诸多关键事实尚未厘清之时,我对网上流传的任何结论都不相信”。

     的确,尽管现在网络高度发达,有着高效的传播、充分的信息、多元的渠道,但事实的获得,往往并不如渠道般便利。比如此案,最具说服力的应当是案卷的卷宗,但除一位驻日记者和江母表示曾看过卷宗、且因签署保密协议无法透露信息外,其余的许多案件细节是否属实,仍需要“飞一会儿”、留待开庭后判断。

     但事实上,此次汹涌的舆论,大多数也并非冲着案情本身而去;甚至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案发时刘的反应,觉得懦弱逃避也无法苛责。真正激起网民愤怒的,还在于案发之后刘鑫、乃至刘鑫家人的反应。且不论江歌是否“挡刀”而死,作为曾经的闺蜜、室友、朋友、同乡,也不该在一年内无动于衷、避而不见甚至恶语伤人。

     的确,刘鑫及家人对其母亲说出 “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是你闺女命短,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的攻击性话语,任何一个具有朴素正义观的人,都会觉得难以忍受。

    

     而悼念逝者,关怀好友的母亲,协助警察调查案件真相,不只是刘鑫作为受害者好友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一个普通人的分内事。但是她迟迟不露面,甚至“无动于衷”,肯定是不对的。

     网民的表达,既是对刘鑫的愤怒,更是对正义的焦虑。江歌妈妈的知乎账号显示,“江歌遇害后,我收到的信息是两方面的,一是很多在外求学的孩子通过我和江歌的故事,理解了自己母亲的那种爱二是很多家长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做善良的人。”

     哀莫大于心死。后者是岛叔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也可能是江歌案带来的最大的次生伤害。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舆论中显示出的人之常情,是很可贵的。它说明中国人有着明确的是非观念,以及起码的价值判断。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对此评价说,“唯有叹息,这个故事真让人感到悲哀。中国人最不能容忍的是忘恩负义,这种道义的责任被大家看得很重。人们会对逃避责任的人感到愤怒,这是善良。”

     这种善良的力量,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追问

     舆论喧嚣的背后,有两点值得追问。

     一是刘鑫在事后为什么会表现地无动于衷。江歌死后,她没有参加葬礼,也迟迟没有面对江歌的母亲,双方甚至在网上发生隔空冲突。

     对此,刘鑫的解释是“日本警察曾经禁止我见三叔(江歌的昵称)的家人、以及与我和三叔有关的所有人,为了证据的有效性和保密性”。这一点,从法律上可以解释,从道义上却说不过去。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后双方的冲突与僵局,进一步模糊了舆论的焦点,让原本的陈世峰杀人案活生生改写成刘鑫杀人案

     同时,她的许多行为都让人大跌眼镜。面对镜头,她甚至反问记者,“我都知道错了,你为什么还在这儿一直问?”似乎,江歌担心惹火上身,担心江秋莲和媒体会对自己生活的干扰,于是她选择了“这事儿跟我没关系”的立场。

     “精致的利己主义”、“巨婴”、“逃避”、“创伤后应激反应”……近日来的讨论,有许多对于刘鑫的定义判断。但她越逃避,媒体追得越狠。她越辩白,网民就骂得越凶。这种没有担当的举动,从她的家人的表现中,也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是也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教育子女的吗?尤其是刘父母的作为,绝对印证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性格行为塑造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陈世峰为什么会选择杀人。尽管媒体的声讨严重忽略了陈世峰的存在,但他是凶手的事实却难以改变。没有他的犯罪行为,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根据江母代理律师的说法,陈承认了杀人,但否认是预谋杀人,且声称作案刀具是江歌的。这些扑朔迷离的说法,更需要留待开庭审理。

    

     如今,江秋莲还在东京等待庭审的开始。届时,或许会有更多的真相呈现出来。我们也期待着正义的到来。

     江秋莲坦言,自己曾经想过自杀。但是为女儿“复仇”的信念,支撑着自己活下去。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看《琅琊榜》。这是她和江歌共同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江歌出事后,她反反复复地看,心会静下来。主人公的隐忍给了她力量,“无论多么痛不欲生,我都必须活着,必须忍。”

     曾经,为了逼迫刘鑫出面,江秋莲公布刘鑫一家信息,致使刘家的生活遭受了严重的冲击。那些打电话的、发短信的对不对?当然不对,构成骚扰。有人援引法条说,如果信息公布带来的后果严重的话,江秋莲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从法律上讲这当然没错,但对于一个哀恸至极想随女儿而去的受害者来说,这大概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这继续构成诉讼,想必也会是一起引人关注的案件。

     舆论的确是敏感、易搅动同时又善忘的。一个再爆炒的热点,经过一周,也很容易被大多数人所遗忘,“街市依旧太平”。然而每一次的公共事件讨论,都不应该成为一地鸡毛;按照理想的事态发展,应当对这个社会有所裨益。

     经此一役,社会应该对自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作用有更直观体验,无论这种作用是引领、是推波助澜、是凝聚共识还是撕裂共识,是帮助了案件进展还是滋生了戾气;应当对民意抱有敬畏,区分其中主流的良善,也认清某些过激的地方。具体的细节、责任的厘定,还需交给审判者;一个月后再看此案及其引发的讨论与争议,我们或许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文/巴山夜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侠客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