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女孩笑着讲述自己的故事,却看哭了亿万妈妈
2016/9/8 新华社

     导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5岁的小主人公付浠诺“笑”着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却看哭了亿万妈妈!

     完整视频如下,请备好纸巾:

     “我不到一岁就学会叫爸爸妈妈”、“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央视公益片中,原本这样可爱的浠诺,却因为一次发烧后用药不当,渐渐失去听力。

     而事实上,“浠诺”,只是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聋的30000个孩子之一。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有约30000儿童,陷入无声世界。3万个“浠诺”故事,折射儿童安全用药“盲区”。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无数“浠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儿童用药问题上,多谨慎都不为过。

     另外,每年约7000名儿童死于用药不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1/3。

    

     当前的情况是,儿童专用药品在中国尚属短缺药品。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儿童专用只有60种,仅占1.7%。

    

     事实上,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未对儿童药物或成人药物的儿童用法提出特殊规定,也没有专门监管儿童用药的机构。

     换句话说,中国实际上并不区分儿童药与成人药。

    

     欧美国家都有针对儿童药物的法律,并设置专门机构监管

     这就导致了“儿童药不够,成人药来凑”,很多儿科医生也是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陈运彬从业超过30多年,接受采访时曾直言儿童吃成人药安全很难保证,药品过敏的几率很大,“很多儿科医生开药心都是慌的,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

     同样缺失的,还有家长的安全用药常识。长期以来,儿童在接受治疗和被使用药物时,常被当作“缩小版的成人”。

     《2013年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家长最常见的用药误区包括:

     1、担心副作用,症状消失就停药;

     2、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

     3、用药剂量不按医嘱;

     4、将药溶于食物后给小孩服用;

     5、用药不见效,会自己加大剂量;

     6、中午忘吃药,晚上会加倍用药等。而在这6种不科学用药行为中,无一犯错的家长占比只有18%。

    

     75%的家长存在1到3种不合理用药行为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动儿童安全用药问题的解决。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提出“儿童非成人缩小版,鼓励优先生产儿童药”。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国家级监管部门发布的与儿童用药直接相关的各类政策文件多达13项,相关政策密度前所未有。

    

    

    

    

    

    

     女孩浠诺的“无声”讲述,不到一天就获得了千万播放量。相关话题也吸引了1400多万阅读和7.7万讨论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是比吃饭、穿衣、教育还重要的育儿课。该短片也一语戳中众多网友泪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