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说NO,看看各国都怎么做?
2016/12/12 新华社

     这周末,不少人被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屏。

     文章是由北京市中关村二小的一名学生家长所写,作者在文中称,她的儿子长期遭受同班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然而正当事件不断发酵,人们在网上尽情宣泄愤怒时,又传来相反声音。

     有网友称,文中提及受欺负的学生以前是班长,从小练习空手道,并非文中的孱弱形象;也有网友称,家长和班主任有误会,借题发挥、故意夸大事实等。

     无论如何,事情的各种反转,让真相再次成为了奢侈品。

     12月10日,中关村二小首次通过其官方微博、微信对此事进行回应称,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并将持续努力,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

    

     12月11日,北京市教委发文回应,“将按照九部委印发的相关意见,高度重视,主动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

     事实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大型城市到欠发达的地区,只要有校园,就几乎都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同时,校园欺凌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不少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中面临的顽疾。

     今年4月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的调查曾指出,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频次密集,数量很大。据媒体此前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被媒体曝光,备受舆论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20余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表示,校园欺凌,不是指你和我因为什么矛盾打了一架,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

    

     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映。

     “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童小军说。

     在应对校园暴力上,各国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

    

     美国:严厉立法惩处校园欺凌行为

     美国从2000年以来,开始立法严厉惩处校园欺凌行为。近年来,全美有约45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主要针对学校欺凌。

     并且,美国官方还设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

     美国还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校园安全管理计划,并且同时从学校、家庭、媒体等社会层面采取措施。

     英国:建立校园欺凌防止体系

     在英国,所有学校都必须制定完善且强有力的反欺凌政策,来预防和应对一切形式欺凌事件的发生,告知所有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并按计划在校内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活动,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欺凌是不被容许的。

     在课堂或活动、会议中,学校让学生讨论他们被欺凌的原因,并主动搜索学生之间存在的隐性冲突,第一时间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

     英国教育部在2013年颁布的“学校行为纪律”中明确表明,教师有权在校内和校外对学生进行管教。学生一旦出现法律禁止的行为,校长即可依法处以课后留校或停学处分,不予宽贷,以遏止类似行为发生。

     日本:多管齐下

    

     1984年,日本官方正式将校园欺凌现象作为社会问题列入统计范畴。日本政府一直以来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校园欺凌。

     为此,在教育改革中,日本政府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减少其紧张和压力,避免由此引发的校园暴力。

     此外,日本政府还颁布了《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地方政府和警方三方联手应对校园欺凌,有助于减少学校对欺凌问题漠视不管的现象。

     澳大利亚:设立网站互动

     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辱行为”运动,并建立了互动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对付欺辱、骚扰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

     政府采取的保护学生健康安全的措施包括: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欺辱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骚扰,以大欺小等现象。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也于今年11月公布了相关规定。

     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意见指出,少数地方学生之间欺凌和暴力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预防校园暴力,家长该怎么做?

     1. 一定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更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如果事态已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就需要亲自出面,采取行动,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教育惩戒欺凌别人的学生,而决不能听之任之,把霸凌行为归结为“小孩子之间的事情”,而任由孩子遭受伤害。

     2. 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

     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不少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

     如果察觉孩子性格变得孤僻、缺少有意义的同伴关系,一定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否则不仅容易遭受校园霸凌,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么,如果遭遇校园暴力,孩子们该怎么应对?

    

     愿所有遭遇霸凌的孩子,都能得到来自学校与家长的公正对待,能够获得带他们走出阴影的安慰与支持。

     来源: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

     监制:葛素表

     编辑:王朝、刘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