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玩微信"漂流瓶",收到失恋女子"伤心"礼物,结果太意外
2018/1/21 新华社

     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玩微信

     但下文中的骗局

     你可能没碰到过

     就是与微信有关哟

     不信你看

     诧异

     玩微信“漂流瓶”得礼物网友寄来的却是“货到付款”

     近日,江苏扬州竹西北苑的刘先生玩微信“漂流瓶”,让他体验了一把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留下了地址和联系方式,很快他收到了回复。对方表示,她会按地址寄出这份“神秘”的礼物,让刘先生收到后告知一下。

     16日,刘先生接到快递的电话,对方还真把东西寄过来了。但没想到的是,快递员钱先生表示:这是一件“货到付款”的商品,只有刘先生付费才能收货。

     钱先生透露,对方寄来的是一个钱包,需要支付35元才能收货。

     真相

     网店随机派送泄露个人信息易“被消费”

     钱先生坦言,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虽然他送快递仅一年时间,就已经遇见了好多起。

     面对这类快件,他一般会提前告知收货人商品性质,属于货到付款。当收货人犹豫是否要付费收货时,他都会提醒一句,也可以拒收。

     经手送出去的这类商品,有钱包、银手镯、化妆品试用装等,价格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

     提醒

     低价商品“包装”营销质量难保证,市民收货要三思

     市民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收到“货到付款”的商品是否属于“被强制消费”呢?

     扬州市价格举报中心主任顾应春表示:截至目前,他们还未接到过类似的投诉,不过从刘先生的遭遇来看,发货人打出“亲情牌”,并未告知这份“礼物”还需要费用,参照价格法来看,已经违反了明码标价的规定。

     顾应春说:不过是否接收这份商品,决定权还是在市民手中,货到付款的商品很多,市民需要谨慎考虑,不要贪小便宜而后悔。换一个角度来看,之所以市民会收到突如其来的“货到付款”商品,根源在于市民泄露了个人信息,给部分微商、电商钻了空子,将低价商品经过包装后进行推销。

    

     顾应春提醒:连商品是什么都不知晓,商品的品质就更难得到保证。市民对于这类商品最好选择拒收,不要花冤枉钱。

     来源:扬州晚报(ID:yangzhouwanbao),综合:杭州交通918、人民网(ID:people_rmw)

     监制:陈知春

     编辑:关开亮、徐晓蕾

     实习生:刘思佳、唐子尧

    

     觉得不错,请点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