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只因这是你的天堂。
2018/9/17 7:25:00 新华社

    

     秋培扎西: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站长,承袭父辈的遗志,守护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

     “在可可西里,

     你踩下的每一个脚印,

     都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

     人类留在这里的第一个脚印。”

    

     极致的美景,

     或许是你对可可西里的印象,

     但在他眼里,

     这个名字意味着无情的斗争。

    

     他的舅舅——索南达杰

     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

     他的父亲——扎巴多杰

     丧生于雪原上的袭击。

    

     为了守护可可西里,

     为了热爱的藏羚羊,

     他依然作出同样的选择,

     申请调往这片生命禁区。

    

     十二年过去,

     盗猎的枪声,

     再也没有在这片净土上响起过;

     空旷与荒芜,

     多年的寂寞,

     被目睹羊群时的欣喜一扫而空。

    

     新青年第37期

     邀请“可可西里守护者”

     秋培扎西

     讲述他们在无人区守护藏羚羊的生死情缘

     《我在可可西里无人区》

     演 讲 秋培扎西▼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秋培扎西。

     很多人了解可可西里,是从一部电影开始的。而我第一次听到“可可西里”这四个字的时候,只有12岁。在大人们的眼里,那时我只是个小孩,对可可西里的意义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之所以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又残酷的名字,是因为我的两位亲人为保护可可西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一位,是我的舅舅杰桑·索南达杰,就是电影《可可西里》里那位为了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主角日泰的原型。

     1994年1月18日,我的舅舅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解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舅舅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零下40摄氏度(?40℃)的风雪将他塑成一尊“冰雕”。为了纪念他,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以“索南达杰”命名。

     1995年2月22日,我的父亲奇卡·扎巴多杰主动请缨降级,前往可可西里担任西部工委书记一职,同年组建中国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部队。1998年11月8日晚,父亲在我们家的附近,头部遭枪击牺牲。

     残酷的现实,让我记住了“可可西里”这美丽的名字。

     2009年6月的一天,我开车赶往五百多公里开外的格尔木市,向上级组织递交了我的特殊申请书,请求将我调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安分局。通过努力,我得以留在了可可西里。我知道,心仪的这一份警察职业得之不易。之后,我从不畏惧所遇到的任何艰难险阻。

     最艰险莫测的,要属一次又一次的巡山。

     有一次,我们9名巡山队员遭遇到50多人的两伙非法盗采团伙。现场控制完毕后已经是凌晨,就地休息后,我们和两个犯罪头目同挤在一顶帐篷里,其余的犯罪成员都被安置在其他的几顶帐篷里。如果犯罪团伙袭击帐篷,我们将面临极大的危险,谁也不知道当天晚上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第二天还能不能平安与家人团聚。在没收他们所携带的全部刀具后,我们把子弹上了膛,然后睁着眼睛等待漫长的一夜。这样,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终于将他们带回格尔木“大本营”。

     这样的一次,也是经历里的许多次。无论经历怎样的劫难,我和我的战友们从不畏惧、妥协和退后半步。

     这里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冬天最冷的时候,温度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40℃)。有一位战友因车辆损坏被困在可可西里腹地太阳湖,车内没有办法取暖。他全身冰凉,几乎冻僵,在无奈之下,只好把车子的备用汽油拿出来,倒在太阳湖畔的沙子里,然后用打火机点燃,跳进沙火里,以获取短暂的暖意。

     对可可西里这片广袤的荒野,大众至今知之甚少。你在这里踩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有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在这里的第一个脚印。我常常会想,这应该就是世界最初的样子。

     感受过无人区里的孤独,就会更加珍惜有人区的温暖。

     有一位前辈曾告诉我,他在一本外国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中国人没有保护净土的意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如今,可可西里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我见证,我经历,我骄傲并自豪我是这群热血男儿中的一员。我会用毕生的精力、忠诚和信念,誓死守护和捍卫可可西里这片净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可可西里于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无人区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要禁止非法穿越无人区?

     访 谈 秋培扎西▼

    

     问:在高原上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答:有一天早上,我准备爬到我们板房的屋顶上面去拍日出。一大早就起来,然后拍照片。拍着拍着,我转身一看,看到那满潭子都是星星点点的。我心里想,好像有好多石头啊。后来,我把相机镜头拿过去一照,然后拉近一看:“我的妈呀,是藏羚羊!”平坦的草地上面都是藏羚羊,前后的山丘上面也全是。当然,我的机子不是特别好。我就自己扫了一圈,扫了个大圈,扫完以后拿回去在屋子里翻过来。我把队员们叫起来,说今天拍了个好东西。虽然有一点虚晃,但是拍出来的数量真的惊人。惊到什么程度,我只有在《动物世界》里面见过,像非洲的角牛。

     其实那个时候的感受是,这么多年,我们真的付出了那么多去保护这个地方,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知道保护到了什么程度。这个只是专家们去预测、去调研的数据,自己没肉眼见过的,但是这一次我是真的见到了。回来以后,一有朋友到家里来,我就拿出来给他们看,说:“看,这是我们保护的成果!”那就是我自己拍的,不是从某个地方摘来或贴进去的,不是这样的。

     问:你怎么看待非法穿越无人区?

     答:关于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条例上面不是非常严格。但是我们之前的四个自然保护区,新疆的阿尔金山、西藏的羌塘、青海的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都联合发出声明:不允许任何人非法穿越无人区。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公示,因为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你踩下去的每一步脚印,可能是这个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在这里第一个脚印,你觉得有没有破坏它?

     它的生态相当地脆弱,更何况你是开着车进去的。这个地方生长一棵草需要多大的代价?你碾掉一棵草,需要多久的时间来恢复?这个是没有办法去估量的。而且这里又是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你去干扰它们,打搅它们,甚至有一些人追赶野生动物,导致它们直接死亡。我们保护区有一个理念:我们现在保护好,等有更成熟条件的时候,或者说是将来我们的子孙,他们需要的时候,有更成熟技术的时候,再去做研究也没事。我们现在能保护下来,已经不错了。

     问:巡山队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答:在我们没有成为国家公务员范畴和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前,有37个编制,其余基层一线的管护队员基本上都是临时工。但是保护区已经发展到今天,是不是到了一个应该转型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去保护这个地方。那么,这批老的巡山队员行不行?哪怕是现在新的队员,他们行不行?有没有大学生愿意来考可可西里的公务员?他们的家人,我敢说,99%都不会很愿意让他们的亲人,在这个地方从事这项工作。你来了以后能不能进山?你来了以后会不会走?

     所以,对我们保护区来说,这可能是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招募这些基层一线管护队员的时候,管护要求可能相对来讲是很低的,会降低一些。至少有一点:你要喜欢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职业。这就能保证我们的可可西里一直是这种安宁的状态。

     问:你是怎么理解“新青年”的?

     答:我觉得,你在这一辈子里面,多多少少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段,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看过一个片子,就是《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就像他在电视剧里做的一样,其实我们真的没有说的那么伟大。但是你除了对物质的追求以外,能不能静下心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人,一辈子,付出二十年,做一件好事,我觉得我们的中国绝对赞。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什么是责任?

     是继承父辈未竟的事业,

     是始终不改的拳拳之心。

    

     什么是动力?

     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庞,

     是漫山纵跃的藏羚羊。

    

     什么是勇气?

     是面对歹徒时毫不恐惧,

     是严寒天地间绝不胆寒。

    

     “感受过无人区的孤独,

     才更懂有人区的温暖。”

     亲人离去的残酷,

     让他记住了可可西里这个名字;

     传承遗志的使命,

     让他决心为这四个字奉献一生。

    

     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脚下的路就有多远。

     天地之间,

     大道致远。

    

     往期链接:

    

     【彭凯】【黄俊鹏】【杨臻】【马薇薇】

     【张一山】【徐卓】【尼格买提】【王源】

     【陈冬】【胡玮炜】【徐萍】【惠若琪】

     【冯潇霆】【郭柯】【丁宁】【潇涵】

     【张皓宸】【劳动节特辑】【冯维】

     【柯洁】【徐颖】【穆小龙】【大鹏】

     金承志【王彦入】【左手韩】【兰玉】

     【翟天临】【杨扬】【边江】【张铁泉】

    

     第32期:赴一场和鲨鱼的“约会” | 李光洁

     第33期:远行18年,把世界塞进背包 | 小鹏

     第34期:我,不止搞笑 | 叨叨

     第35期:幸好,我没有错过非洲 |陈皓

     第36期:是谁,让他们念念不忘? |教师节特辑

    

     全球化故事分享品牌

     讲述新时代的青年故事

    

     ↑↑

     更多故事请关注

     — 新华社新青年工作室出品 —

     为守护者点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