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her's Day:关爱父母之老年抑郁症,不容忽视!
2015/6/19 心领神荟

     父情节(6月21日,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所有父亲的节日)已经悄悄来临,预祝全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虽然父亲节往往不如母情节一般声势浩大,但父爱却一点也没比母爱轻。父爱如山,那默默无闻的父爱,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小时候,年幼的我们总爱坐在父亲的肩膀山,看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就像一个超人,用心呵护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是不是觉得爸爸无所不能,是心目中的小英雄呢?

    

     回头一看,猛然发现平时默不作声的父亲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脸上也有了更多皱纹.....他正在老去,可能忘记了自己,却无法不爱你。时间请慢些吧,不要让他这么快就变老,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为他做。

     父母心病有谁知: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被忽视令人忧虑

     子女给予父母的关爱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关爱,对于预防老年人在晚年出现各种精神疾病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多数人由于对抑郁症不是很了解,对老爸老妈出现情绪低落问题常常以为“人老了,就会这样”,而忽略了精神疾病的存在。不少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子女长大后离家求学、工作、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潮流,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日渐罕见,这同时也意味着独居老人的比例会不断上升,空巢,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空巢老年人因子女离家而产生的心理失调、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相当突出。

     调查:老年人患抑郁症在增多

     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为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北京市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潘集阳称,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近十年上升快速,从11%上升到20.3%。

     在临床上,抑郁症是老年人精神心理疾病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疾病,从其发病的情况看,有三大特点:其一、在门诊和住院的约有50%的老年抑郁障碍多数是在60岁以后才起病的,估计与其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发生大改变有关。其二、脑梗死、脑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伴发抑郁,所以在医学上,有“血管性抑郁”的说法,老年抑郁的患者多数存在脑结构性损害,患有一种或两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三、在老年人出现躯体疾病后,常常会伴发抑郁。据调查显示,心梗或做导管检查的患者中,达到重度抑郁症的有1/4,另外还有1/4是轻度抑郁。

     在60岁之后出现的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的情感低落为主要特征、对曾经愉快的活动丧失心境或愉快感的心境状态。潘集阳说,这些患了抑郁症的老年人心情不好,轻症时会感到心情郁闷、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唉声叹气,越来越不愿意参加外出就餐、聚会等社交活动,闭门索居,疏远亲友。严重时会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继而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他们采取的自杀方式也比较激烈。

     困扰一

     当空巢越来越成为常态

     老年人独自居住,这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了。出省出国,跨地域求学就业已成为年轻人普遍接受的事情,留下父母在家,空巢就自然成为一种结果。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里,由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很多年轻人喜欢自由的生活,工作和结婚后更愿意独自居住。所以,子女与父母分开住,这个趋势今后会越来越明显。完全依靠子女养老,儿女一直相伴在身边只能是少数人可以做到的。

     目前,子女照顾老人无非有三种形式———请保姆来照顾、把父母送进老人院或者把父母留在自己身边住。这些方式存在各自的缺点,依旧无法完全让老年人活得舒心,也许等到将来,老年人住进老年公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国外,很多老年人居住在老年公寓,在这样一个“银发社区”里,有医院、有超市、有娱乐休闲场所,还有社工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种生活上难题,而在这样的社区里,由于老年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享受比较有保障的晚年生活。所以,在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后,建立完善的老年公寓、健全的社工制度是社会及公众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除了社会提供的各种养老支持外,子女给予老年人的关爱是必不可少的。潘集阳说,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关爱,对于预防老年人在晚年出现各种精神疾病是非常有意义的。

     困扰二

     孤寂,晚年不能承受之无助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当下许多空巢老人的生存状态。步入老年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氛围越来越冷清,感情上日渐寂寞和孤独。再加上老年人躯体疾病增多,对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减弱,而负面事件可能也越来越多,比如亲友亡故、经济收入下降、健康状态变差等,均会加重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无用、无助感,让老年人的心境沮丧、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普遍。

     一些子女都在国外的空巢老人,更是这样。60岁的陈阿姨,儿子在美国,一年才回来一次。她自己在55岁时就退休了,老公是某学校的博导,依旧忙着工作,经常出差不在家,慢慢地陈阿姨开始心情低落,有时候全身不适,到处做检查,后来几经周折,在精神心理科确诊为“抑郁症”。

     老年人的大脑功能本身就越来越差,加上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帕金森等疾病也会损伤脑血管,使得老年人的大脑功能退化,再加上遭遇一些不良的生活事件,其耐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下降,自然就很容易引起精神心理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更多地偏向于依赖模式,比如生病了需要人照顾,生活圈子窄了,更需要人关心。如果老年人从情感和生活上得到的关心、呵护、帮助少了,他们自己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又有限,这也是促成其精神心理发生疾病的一个因素。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种种因素,使得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十分常见。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医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有其他科室转诊过来的、有家属陪伴来的,还有自己主动就医的。现代社会中,远不止是年轻人的精神心理问题突出,其实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问题更为明显,只不过被大家所忽略了而已。

     困扰三

     退休,从忙到闲的落差

     步入老年后,尤其是退休后,很容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关念红说,尤其是一些事业型人士,退休前就是工作狂,自己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一退休后闲下来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无聊到失眠、早醒,整天在家唉声叹气,对什么都没兴趣,接下来就开始抑郁了。

     71岁的刘先生,原本是工程师,学术地位在自己的领域里相当出名,每天忙碌着到处讲学、做项目,即便是退休后因为返聘也过得很充实。但在70岁的时候,他不能够开车了,活动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这才真正进入了退休的行列。人闲下来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晚上也开始出现失眠,整晚整晚睡不着,抑郁症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这才被家人带到医院就诊。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老年人在退休后不久就出现了抑郁症,这说明一旦退休闲下来,心理上的孤寂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建议在老年人即将进入退休生活时,比如退休的前两年,提前规划好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不仅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还要在行动上加以改变,比如多参加社区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发展自己的新的爱好,钓鱼、绘画、下棋、旅游等,找一样自己喜欢的来做,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对于预防精神心理问题十分有帮助。

     专家提醒

     子女要学会“察颜观色”

     作为子女,你对老爸老妈的关心有多少呢?每月给他们一笔钱,又或节假日带他们去吃大餐?其实这远远不够。你了解老爸老妈的精神状态吗?你知道老人出现抑郁症有何表现吗?

     当老爸老妈吃不好睡不好

     很多老年人出现抑郁症时,先是从睡不好开始的,这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就是早醒,一般比平时提早一小时以上,醒后再难入眠。此时心情为一天的最低点。还有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般超过一二小时。除了睡不着,接下来的就是吃不下,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没有胃口,菜饭不思。

     当老人总是不开心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情绪低落。据调查,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这种情绪体验。可从心情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常常紧锁眉头,目光黯然无神,衣着随便,不修边幅。如果“心情压抑”这种不良情绪持续存在超过2周,愈演愈烈,或者导致情绪不好的客观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情绪仍不能转好,那就要当心是否患抑郁症了。

     当老人总诉说这疼那疼

     在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有不少人是因各种躯体不适来就诊的,包括不明原因的疼痛、食欲减退、失眠、心慌、易疲劳等。他们往往反复就诊、反复检查,由于检查结果没有异常,所以常常被医生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由于没有对症治疗,效果也往往不好。

     在临床上,经常有到内科转诊的病人,对这些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诊以及心理测评,就可发现其隐藏的抑郁症,而患者的躯体不适正是抑郁情绪的一种非典型的表现,这种情况被医生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

     所以,专家提醒儿女们注意,对老年人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没有异常,应考虑隐匿性抑郁症的可能。

     别以为“老人情绪低落是正常现象”

     大多数人由于对抑郁症不是很了解,对老爸老妈出现情绪低落问题常常以为“人老了,就会这样”,而忽略了精神疾病的存在。不少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人老了,身体变差了,各种疾病就来了。由于身体存在病痛,所以,大多数患者家属就以为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导致情绪低落、愁眉苦脸是正常的,以为身体疾病好了,就会开心了。

     据调查,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人有亚临床的抑郁症状,如果这种“不开心”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有可能患者能自行恢复。如果抑郁情绪持续存在(两周以上),且较为严重,使患者感到痛苦或影响其生活及社会交往,即应考虑为是精神心理疾病,应该及时带老人去医院治疗,而不是任其发展或不加理睬。

     别以为“抑郁症无药可医”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表现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但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生理功能的异常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等。所以老年期的抑郁症也是需要药物治疗的。

     老年人用抗抑郁的药物比年轻人的效果还要好。很多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也可以享有幸福的晚年。不过,要提醒儿女们注意的是,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物要留意三个方面:1、药物要减量,由于大多数药物要在肝脏代谢,老年人的肝脏功能并不好,所以,药量要谨慎;2、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他们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3、有些药物老年人不能耐受,比如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尿潴留。

     PS

     面对抑郁症老人,子女要做什么?

     心理护理:由于抑郁症患者常缺乏自信、悲观甚至绝望,儿女应多与患者交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帮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密切观察:儿女应加强观察,注意抑郁症患者情绪变化以及防止其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

     督促用药:应督促患者用药,尤其是病情好转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千万不可病刚好就停药。随便停药会增加复发机会,停药与否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生活护理:注意调理患者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病情较轻者,应鼓励他们多外出活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参加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下棋、跳舞、养鸟、养鱼等。

     鼓励社交:鼓励抑郁症患者回到亲朋好友的社交圈子中,接受他人快乐的感染,这种社会支持的力量对于其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领神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