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2013/11/6 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主要教育活动

     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从34岁起他开始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历时23年。其中除6年(1522-1527年)是专让从事讲学之外,其余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此外,他还不拘形式,随处讲学。王守仁如此热心设学、讲学、其目的一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二是为了对民众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教化,即所谓“破心中贼”。但在客观上,对于明中叶以后书院的发展、讲学之风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关于“心学”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学说,带有明显的哲学色彩,哲学思想是指导他的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而教育学说又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发挥,在他的教育学说中贯穿了他的思想的基本原理。把他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考察,能够更好地把握他的教育思想。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尽管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研”,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注意的。

     (三)、“致良知”的学习论

     “致良知”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学习论。在王守仁的学说中,“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本体,道德修养的本体。“致良知”既是认识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王守仁批评朱熹的学习论是“支离”,标榜自己的“致良知”学习论是一种“简易”、“轻快脱洒”之教,实际上是以内心的直觉体验来代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否定人们向外界学习的重性要,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学习论。这种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去其昏蔽,”从而达到“灭人欲,存天理”,这又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异途而同归,所不同的是,朱熹提倡通过读圣贤之书来达到,而王守仁则强调通过自我体验来实现。

     但王守仁“致良知”的学习论,也包含了一些富有意义的见解。第一,他反对盲从《六经》,提倡“自知”、“自得”,认为学习不能死抠典籍,盲从典籍,为典籍所束缚,而是要“自知”、“自得”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第二,他反对迷信古圣先贤,提倡“惟是之从”,肯定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反对道学教育对个性的束缚,提倡“点化”、“解化”和“谏师”。所谓“点化”,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点和开导,朋友之间的砥砺和切磋;“解化”指发生独立思维解决问题,认为这才是“一子百当”的功夫;所谓“谏师”是指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生之间应以朋友之道相待、提倡师生之间直谏。上述这些见解对今天的教育来说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四)、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要地位。他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在此基础上,也使学生的各种才能得到发展,日臻精熟。

     王守仁所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优良品德,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

     正是基于让述认识,他猛烈抨击当时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虽然仍以“明伦”名堂,但实际上由于受科举的影响,为了追逐“功利”,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全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由此可见,王守仁“明人伦”的道德教育目的论,虽然并没有超出儒家思孟学派的一贯主张。然而,他在当时士人“皆驰于记诵辞章”,重功利而轻修养的社会风气中,重新强调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四个基本主张。

     (一)、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

     (二)、事上磨炼

     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才通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又提出“事上磨炼"。"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在事上磨炼”,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问,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反映。

     (三)、 省察克治

     王守仁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克已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副而来"。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克己内省"思想,强调了"拔去病根次"斩钉截铁久"扫除廓清"一毫不存"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已”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包含的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四)、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要能改过,首先必须对过错要有认识,表示悔悟,但悔悟并不就是改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这种“贵于改过”的主张,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实精神和向前看的态度,是可取的。

     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五)、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现简述如下: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弊端

     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常常借故逃学,“以肆其顽鄙”,“以遂其嬉游”,放肆地从事各种顽劣活动,达到嬉游的目的。久而久之,“偷薄庸劣,日趋下流。”因而,他深刻地揭露到:“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王守仁的揭露和批判可谓入木三分,切中时弊。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牙,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16)因而,他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代替“督”、“责”、“罚”的方法,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3、儿童教育的内容,“歌诗”、“习礼”、和“读书”,具有促进情感和身体发育的作用。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和“读书“教育,是为了顺导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粗顽,让他们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儿童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收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充分反映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这在十五、十六世纪就已提出,确是难能可贵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