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心学传承
2014/9/24 王阳明心学

     中国的心学传承

     圣贤之学, 心学而已。通常将宋明新儒学——与程朱相对待之一派——陆王心学, 称之为心学, 即本义之心学然追溯其源, 世传所谓十六字“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危微精一, 允执厥中”乃肇其开端;

     孟子的心学

     孟子在心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 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心性学说, 堪称心学理论第一人。孟子心学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心之主宰 孟子之“ 心” 是充满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之心。他说: “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又说“ 侧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进而指出, 人所以为万物之灵, 即在于人有理性, 知有抉择,这也是异于禽兽的关键。他说: “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 察于人伦, 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人能求仁, 即可为贤为圣; 不能求仁, 则不免沦为禽兽。仁与不仁之别, 亦即人与禽兽之别, 这是第一点, 其次, 心之主宰功能还体现在君子小人之辩上, 他说: “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 君子必自反也。”(《离类》下)自反而仁, 自反而有礼, 而仁与礼必须出自内心之诚, “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思诚之极致, 则为至诚, 即是超凡入圣的阶梯。至此, 孟子在中国心学发展史上对于心的主宰作用已畅发其意, 而开了宋明心学本体论之先河。

     2.心之陷溺 人性本善, 普心即良知良能, 而相对善之恶从何而生呢?孟子认为是因为人“不能尽其才” , 以致“ 陷溺其心” , 其所以不能尽其才, 则主要是由于物欲的引诱, 环境的压力, 以及自暴自弃等因素所造成。 就利欲引诱而言,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告子》上) 耳目声色, 皆属于物, 耳迷美声,目眩美色, 不觉神摇心醉。耳目蔽于外物, 外物接于耳目, 交相接引, 流连荒亡终则不免于沉沦; 就环境压力而言, “富岁子弟多赖?怠惰?, 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就是说, 丰年衣食饶足, 则可资以为善, 凶岁衣食不足,则易陷溺其心而为恶。而在物欲之引诱及环境之感染之下, 只要个体的人有坚强的意志,生恶之心是可以克服的, 然物欲与环境又常使人自暴自弃。

     3.心之存养 既然有为恶之可能, 而人性本善, 则须存心养心, 此乃孟子心学之逻辑。存者操存, 养者涵养, 孟子的操存涵养功夫, 言之颇为详备,而撮其大端, 则不外求放心、寡欲、从大体, 存夜气, 养气和知言六个方面。首先, 学者之患,在放失其心而不知求。求放心, 即求仁, 而求仁之切要功夫, 不外“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 以敬自持, 以义自律, 恭敬于一念一事, 不逐外物以流, 把持本心, 其次, 心之放失, 多由于私欲, 所以养心应先寡欲。物欲私欲无节、即心逐于物, 则使人“ 陷溺其心” , “ 心为物役” , 其去禽兽不远, 要做到寡欲则必须增强内力的克制, 减少外力之诱惑。即使声色臭味诱于外, 荣辱利害交于前, 只要心境清明, 则心不至于桔亡, 也就是说:“ 无为其所不为, 无欲其所不欲, 如此而已矣。”(《尽心》上)有了不正当的念头才会有不正当的行为, 在私意初萌时, 如果能斩钉截铁, 不使不善之念潜伏在心中, 由此存养扩充,则义不可胜用。其三, 存夜气。所谓夜气, 即夜半醒后之心情, 以其未与物接, 故最易体认本心。即所谓“天良发现”之时。此时万籁俱寂, 心境如晴空万里, 了无纤尘, 能在此时反观内省, 切己体察, 透显良心良能, 保持其清明之气, 实为修养道德本心之良机。而要保存夜气, 则在于旦昼之所为, 在子明好恶, 明事理。道理愈明, 夜气愈清。故存夜气即明本心。其四, 从大体, “ 体有贵贱, 有小大” , 贵而大, 是指心志; 贱而小,是指血气, 若养目便贪美色, 养耳便贪美声, 养口腹便贪美味, 养四体便贪安佚, 此为以小害大, 以贱害贵。因此, 从大体, 就是要从耳目如何视所, 口腹如何言食,四体如何动作等方面, 都做到合乎礼仪。其五, 养气, 即养心。这里所说的气, 即所谓“ 浩然之气” , 培养“ 浩然之气” , 在于因其自然, 不违背规律。即一“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 勿助长也。” 〔《公孙丑》上〕其六, 知言。“坡辞知其所蔽, 淫辞知其所陷, 邪辞知其所离, 遁辞知其所穷。”(同上)坡、淫、邪、遁之辞, 言之病也, 蔽、陷、离、穷之失, 心之病也。知言即能知人。反之, 不知言则不知人。

     4.心之扩充 存养的目的是为了体认本体, 即孟子所谓的“ 天” 。体认本体在孟子看来即为尽心。孟子日:“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尽的上》〕尽心, 即扩充心。尽其心官能思之性, 扩充其良知良能, 即内心固有的善端, 知性即在善端的基础上再加以扩充, 透显至善的人性; 由此而知天, 体认世界的本体。

     至此, 孟子从人禽之辨, 君子小人之辨及义利之辨论述道德之心的主宰开始, 比较详备地论述了心之陷溺及存养、扩充所必须下的功夫, 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心学理论体系。所以, 孟子心学实发前人之所未发, 上继沫洒之正传, 下开宋明之先河。可以说, 宋明心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都逻辑地蕴含在这一庞大完备的体系之中了。

     禅宗的心学

     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之后, 到隋唐时期日臻成熟, 与本土儒墨道结合, 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禅” 是天竺语“ 禅那” 的音译, 意为“ 静虑” 。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来华传授禅法而创立。由达摩而慧可, 僧王集、道信、至第五组弘忍门下, 分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 有“ 南能北秀” 之称。但后世唯南宗顿悟说盛行, 主张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禅宗兴起后, 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佛教其他各宗的烦琐义学, 流行日广。顿悟说为六祖慧能所创, 他将中国儒道两家中传统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同佛教思想熔于一炉, 构成了以自心为本体, 以顿悟为成佛方法的心学体系。 这正是禅宗在心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

     1.自心本体 他认为, 诸佛和佛理以及万事万物都在自心之中,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宇宙万物)在自性(自心)。” 这里所说的自性(心)即是真如佛性, 是人人所普遍具有的,永恒的、绝对的, 无所不在, 灵明不昧的宇宙之“ 心” 。因为自性(心)是清静的,自性(心)就是法性, 所以, 万法都在自性之中; 不仅如此, “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能合万物色相。”所以, “ 仁者心动” 则能派生万物。即: “ 心生, 种种法生,心灭, 种种法灭,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以上均见《坛经》) 因此, 自性不仅是众生的本性, 成佛的根据,而且是宇宙的实体, 世界的本原。如此, 慧能把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体统一起来, 把宗教道德实践和体认宇宙本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不仅将佛性还原为人性, 而且将佛教天国建立在人的心中,从而确立了“ 心” 的本体地位。

     2.心之“ 无念” 与“ 顿悟” 因为清净之本心常为妄念的浮云所盖覆, 所以,慧能主张以“ 无念为宗” 。他说: 我此法门, 从上以来, 先立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无位为本。无念就是去掉各种妄念, “ 于诸境上心不染” , 即置身于客观世界而不受其影响。“ 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 便与佛祖不别, ” (《古尊宿语录》)所以应该去掉任何欲念, 包括自身成佛的欲念。因此,他反对礼佛, 坐禅等以往一切佛教的戒律,力主教外别传。

     禅宗重心之“顿悟” , 其所述之禅宗历史, 以为此宗直受释迎之心传, “ 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 。《坛经》云: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 一刹那间, 妄念俱灭, 若识本性, 一悟即至佛地。”心之顿悟, 须要人帮助指点, 以机锋、棒喝等言语行为来启发人的佛性, “利剑一斩, 一时俱断, 丝数虽多, 不胜一剑。发菩提心人, 亦复如是。” 〔《神袭香录》〕一念成佛, 这种方法甚为简易直捷, 于是以后的禅宗, 遂有专恃机锋、棒喝,使人顿悟的说法。

     禅宗的心学作为佛教的系统理论, 是深受中国固有的儒道两家思想影响的产物。与孟子的思想在许多地方相似或相通, 而其思辨性和理论水平则高于孟子;同时, 它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宋明理学, 因此, 禅宗的心学在中国心学发展史上, 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陆王的心学

     宋明心学, 即我们通称的与理学相对待的心学, 其主要代表是陆九渊和王阳明。陆王心学的出现, 在理论根源上, 是假借复兴孟子心学之名, 实则兼综道释二氏而创立和发展的。陆王心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儒家心本体论, 而王阳明则是中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

     1.本心说 陆九渊是宋代与佛教和朱熹理学相抗衡的心学创始人, 他不同意朱熹将心与理析为二, 将理置于心之上, 而将理从天的位置上拉下来与“心” 相齐, 从本体论的角度赋予“心” 宇宙本原的内涵。他说: “ 天之所以与我者, 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 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心与理实是一个东西, 因为“盖心, 一心也; 理, 一理也。至当归一, 精义无二,此心此理, 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在这个基础上,他得出了“ 心” 是客观世界的本体, 是永恒绝对的存在这一结论。他说:“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杂说》) 把整个世界塞进人的心理; 还把人反映宇宙万象的能力夸大膨胀为吞并宇宙万象的能力,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语录》) 又说: “ 墟墓兴衰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鹅湖和教授兄韵》)人心不仅充满于宇宙, 无所不包, 而且千古不变。

     吾人之心, 本是宇宙全体, 但普通人则常有所蔽。他说: “ 道塞宇宙, 非有所隐遁。……遇不肖者, 不及焉,则蔽子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知者过之, 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与赵监书》) 既然贤者、智者、不肖者皆不免于此, 则为学的任务, 即在于去此心之蔽, 而复其本体, 即发明本心。

     为学的功夫, 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涵养, 一是读书。一方面, 涵养主要是保持本心和求放心。心即理, 自然不需外求, 只需保养本心(自立), 不致放失。他告诉周济道说:“请尊兄即今自立, 正坐拱手,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 有何欠阙?” ?(《学案》)“ 精神” 即是心, “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 这是孟子从大体的存心养心工夫的不同表述。存得心, 养得心, 则什么应该作, 什么不应该作, 自然分得清楚, 不需外求。这个工夫可久可大,简易直截; 其二, 求放心。求放心之必要“ 不音如饥之于食, 渴之于饮, 焦之待救, 溺之待援”(《语录》) ; 此外, 存养工夫中还有一项是闭目静坐。达到“ 内无所累, 外无所累, 自然自在。” (《学案》) 另方面, 读书亦极重要, “后生惟读书一路” , 只是读书一方面要“仔细玩味, 不可草草。” 一方面又要“ 平平淡淡” , “ 优柔宽平” ?(《语录》) , 存心养心, 去此物欲之蔽, 则本心得以发明, 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的心学渊源, 他自称是“ 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 他与孟子之间的承继关系和陆学对孟子的改造痕迹十分明显, 陆氏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且专作《孟子说》、《求则得之》等文章来阐述孟子的思想。但又不完全同于孟子, 与禅宗的承继关系也十分明显。他38岁时, 在《与王顺柏书》中说他“ 虽不看释藏经教, 然而《楞严》、《圆觉》、《维摩》等经, 则尝见之。” 事实上, 他与禅宗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在本体论方面, 都是以心为本体, 在心性论方面, 心都具有主宰性; 在修养论方面, 陆学以理性为主, 兼重直觉, 而禅宗则以直觉为主, 以至后期禅宗嬉笑怒骂、口喝棒打, 皆成佛道,两者都具有非理性色彩, 在境界观上, 圣佛实质上也是一样。 但是陆学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禅学。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陆九渊是从传统儒学经典里发掘出可与佛教相抗衡的研究内心世界的方法, 目的是入世, 而禅学为出世; 讲内心修养鼻与禅相同, 而内容不同。

     陆学之道、理、心为一口有灵明, 有意识之精神主体。这乃是他心学的最大特征。他建立的心学, 除了道德哲学外, 也涉及到本体论。 由于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禅宗心学的部分成果, 这种本体论及其思辨色彩, 显然已超越了孔孟的传统, 孔孟从来没有明显地肯定天地万物即是一个至大无外的心或精神。在修养论方面, 强调本心, 可谓抓住了要领,从而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心学体系。然而这个体系是不完备的, 他所建立的体系还无法取代禅宗, 也无法与朱熹抗衡。但他所指引的方向, 他的理论缺陷又开启了后来的王阳明, 为儒学心本体论的完成作出了贡献。

     2.良知说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儒家思孟学派为根基, 又极取了佛教禅宗思想和道家思想, 从陆九渊哲学出发, 构造了完备的、首尾一贯的心学体系,其核心在于他的所谓良知说。“ 良知” 一词, 出自《孟子· 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讲的是一种不经过后天教育与学习, 与生俱来的先验的是非准则和道德意识。王阳明把这个词借用来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指某个肉体器官能知觉、能思维的灵明之“ 心” 。

     人的良知, 是天地万物的良知, 他说: “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人心即天地万物之心, 所

     以人心?良知?能造化天地万物, 这样, 就成为了与物无对的绝对本体。因此, “ 心即天, 言

     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答季明德》)所以, 他认为对于不符合良知的东西要敢于摒弃, 即便“ 其言出于孔子” 。(《答罗整庵书》) 这样, 良知即灵明之心就成为不折不扣的万物之唯一绝对的本体。

     “良知是天植灵根(《传习录》下), 是上天赐予人的“ 天理” 的根蒂, “良知之在人心, 不但圣贤, 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 而且良知“ 亘万古, 塞宇宙, 而无不同。”是不变的。照此道理,应该满街都是圣人, 可是事实上, 圣人却不多, 上下几千年, 只出了为数不多的几个, 这是由于天理受到了物欲的引诱和蒙蔽。若“ 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同上)“知行合一” 说是阳明心学的核心, 是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集中表述, 也是中国古代心学理论终结的标志。阳明认为陆象山缺乏对知行的系统论述,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来弥补这个缺陷。实际上他的“ 知” 即是一种先验的良知, 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行即是对这种先验的道德良知的体认。换言之, 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即是知与行的关系, 而知与行是一致的,合一的, 因为“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 一念发动处, 便是行了。”(同上下)这样, 知行就在自己的良知本体中绝对同一了。

     阳明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 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 甚至在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 这自不必说; 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他说: “ 吾自幼笃志二氏” , 又说:“ 释氏之说, 尔自有同于吾儒, 而不害其为异者, 惟在于几微毫乎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 而遂不敢以言; 狙于其异, 而遂不以察之乎?”(《答徐成之》)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 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传习录》下曰:“ 目无体, 以万物之色为体, 耳无体, 以万物之声为体尸合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 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 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首创之功在于象山, 而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为学功夫上, 也有禅宗的痕迹。一友问致良知之功, 他说: “ 此亦须你自家求, 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日有禅师, 人来问法, 只有魔尾提起。一日, 其徒将座尾藏, 试他如何说法, 禅师寻魔尾不见, 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说法的座尾, 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总之, 阳明克服了象山心学的缺陷, 建立了理论上足以与佛教、理学相抗衡, 政治上为封建伦理道德服务的精细的心学体系, 集心学之大成。虽然以后有阳明后学继续宜扬其学说,其贡献亦不复出阳明, 而走向衰落。因此, 基本上可以说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心学的终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