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的真意】不以烛上为光
2015/9/30 王阳明心学

     【心学的真意】不以烛上为光

     「作者为本平台粉丝:詹良水,现为武汉大学国学院研究生」

     在《王阳明全集》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樾方自白鹿洞打坐,有禅定意。先生目而得之,令举似。曰:“不是。”已而稍变前语,又曰:“不是。”已而更端,先生曰:“近之矣。此体岂有方所?譬之此烛,光无不在。不可以烛上为光。”因指舟中曰:“此亦是光,此亦是光。”直指出舟外水面曰:“此亦是光。”樾领谢而别。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阳明先生舟行过江西贵溪境内,当地一位叫徐樾的弟子到船上拜见他。徐樾刚接触先生的心学思想不久,认为心学需在静坐寂定中才能体悟其真谛,这次刚刚从白鹿洞打坐回来。阳明先生见其人而识其道,一眼便望出徐樾有禅定意,于心学似有所得的样子。于是就让他说说他对心学的体悟,于是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先生否定一个,一再变更。最后先生终于说:“有点相近了,不过心有固定的方位处所吗?就像这根蜡烛,它的光无处不在,不可以把光固守在蜡烛上。”先生又指着船舱说:“这是光,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的水面说:“这也是光。”徐樾听完后,心领神会,拜谢而别。

     这个故事有点只可意会不可道破的传奇色彩,不禁让我想起《论语》里的这段文字——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论语》中,因为有同门不解而问曾子,曾子道出了其领会的夫子之道。而在这里,故事戛然而止了。那么阳明先生要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结合上下文以及全集中先生关于心学的论述,还是可以知其大概的。

     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三年而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只要复得此心明亮如镜、澄澈安定,就像擦去灰尘后的镜子、拨开乌云后的太阳,那么人、事、物来了,此心就能照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进而处理得妥妥当当,所谓“感而遂通”“发而中节”。正如先生所说:“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未能尽。”但这阳明先生通过“百死千难”、“事上磨炼”而得之于心的“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更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终究需要弟子们自己“深造自得”,才有真切的体悟。所以刚开始先生指点弟子入门时,曾让他们试着在静坐中去体会和感悟,以逐渐去除外界纷扰,去“务外而遗内”之弊。先生就此曾说:“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不难看出“静坐”只是入门时调整、准备的功夫,但不想弟子中渐渐有喜静厌动者,这就误解了先生的本意。先生尝言:“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可以看出先生对一心求虚无寂静而不问家国天下之事是不赞同的;复得此心之本然,致得此心之良知,为的是时时处处将这颗真诚、明亮的心发用到身边的人、事、物上,那么“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便是信与仁。”

     至此,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徐樾初学心学,还停留在认为心学就是通过静坐让内心处于寂静不动状态的阶段,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他“不可以烛上为光”,点亮蜡烛并不是为了照亮蜡烛本身,而是为了烛光能照亮周围的事物;而恢复心的真和亮、点亮“心灯”,不能只固守此心以致于落入空寂,应当随时随处发用于万物,应当用这盏“心灯”的光芒照亮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照亮你的整个世界。这才是心的妙用,才是心学的真意。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鼓励分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