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之道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外王篇)
2016/3/14 王阳明心学

     内圣已学,其人心性老成,不为情见念习所困,知广阅深,体健行敏,经验丰富,言谈无碍,聪明睿智。于待人、接事、应物,皆行云流水。可以举重若轻,拨乱反正,转害为利,转败为成,转无为有,转穷为通,转贱为贵,转阴为阳。

     人事物潜害未萌,能塞之防之。人事物潜害已萌,能削之除之。

     人事物潜利未萌,能扶之促之。人事物潜利已萌,能固之加之。

     错综复杂,能化而简之。矛盾冲突,能转而安之。

    

    

     事例篇

     昔太公垂钓渭水,修十一学,八十三岁出山,定周八百年。享年百三十九。

     张良读书圯上,修十一学,二三十岁出山,开汉四百余年。享年六十四。

     孔明避世卧龙岗,修十一学,廿八岁出山,佐蜀三分天下。享年五十四。

     故知,太公之于内圣之学,造诣高深。所以功成、名遂、全身而退。

     至于张良,功成、名遂、退而不能全身,被毒死。(久辟谷者不可饮食,一旦饮食,如服毒药。吕后知其辟谷,犹赐以饮食。)

     至于孔明,功败、名成、身不全退不能,累死。

     至于郭嘉,功败、名成、身不全退不能,病死。

     至于范增,功败、名成、退而不能全身,病死。

     至于范蠡,功成、名遂、全身而退。有三聚三散美谈。

    

     杂论篇

     十一学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以是为修身之本。

     有重“知”者,视知为学问之全,谬矣。

     有重“验”者,视验为学问之全,偏矣。

     学而不思者,乃重知不重智。智乃思维、理解也。若不思维、理解,不谙知之内在联系,则无以建立体系,则无以举一反三。则知愈多,惑亦愈多。

     思而不学者,乃重智不重知。弃前人已得之知,复前人已走之路。自忖高明,挂一漏万。且一人之智岂周万物?不免于某处专攻,深入而有过人之见。于某处忽略,谫陋而有贻笑之嫌。重知者,不轻视先贤已得,重智者,不盲从他人所证。必亲思亲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择三人之善,成一家之言。

     有重体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有重性者,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无能之极。

     有重见者,如教徒固执信仰、学者固执理论、庸人固执己见、后人固执古人成见、愚人盲从众人之见。此乃为见所惑。

     有重言者,堕于诡辩、好逞口舌。

     有重行者,蛮干而不三思。

     修性修情之果,曰德。修智修知之果,曰才。多德多才曰圣人。多德少才叫君子。少德多才曰小人。少德少才曰庸人。

     以十一学量人,如镜照物,纤毫不失。

     人于十一学,多有偏重,所以不足者补之。

     为人师者,当知十一学。

    

     归宗篇

     内圣不离外用,外用不离内圣。内圣即是外用,外用即是内圣。

     修内圣者,非离群索居,不食烟火,之乎者也,道貌岸然。无非在吃喝拉撒睡中练就。五欲浊尘,即修行之道场。何以故者?譬如吃饭:

     囫囵吞枣被汤烫。此乃性急,性学未到家。

     喜者多吃,厌者不吃,致营养不良。被情所惑,情学未到家。

     认山珍海味是贵,认青菜萝卜是贱。此乃社会畸形观念、成见、偏见、邪见。科学有明证,后者更有营养。见学未到家。

     吃碗里,望锅里。贪心不足,欲念不止。此乃念学未到家。

     边抖腿、边赤身、边阔论。此乃陋习,习学未到家。

     何者能食?何者不能食?何者少食?何者多食?何为主食?何为零食?不能食却食,能食却不食。当少食者却多食,当多食者却少食。主食当零食,零食当主食。邀病入口。此乃智学未到家。

     书上识得西餐,到西餐厅不懂吃法。此乃验学未到家。

     饮食不重爽口,而在营养协调;菜不乱搭,谨防不良反应;挑食贪食之果,易得恶果;烧烤腌制,易得癌症;老少分餐,有利和睦。如此种种皆不知,此乃知学未到家。

     或一味沉默不语如木头,或一味唾沫横飞不检点;该言不言,不该言言,如此种种,皆失分寸。此乃言学未到家。

     边观电视小说,体态歪曲,卧榻就食,饭后不漱。久而久之,吃出病来。此乃体学未到家。

     涉世未深者,曰世上无如吃饭易。曾经沧海者,曰世上无如吃饭难。此乃行学到未到家之别。

     为学至简,只在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扬眉瞬目、嬉笑怒骂中。

     故曰,寒窗苦读,只是痴人说梦。劈柴挑粪,端的内圣之学。

     内圣成者,外用必成。故知,圣人治学,不独重内圣。只是首推内圣,后起外用。非重此而轻彼也。且内圣外用,并非二者,实乃一体两面焉。

    

     教育篇

     当今国中教育,重“德智体美劳”五育。

     何谓德?修性修情。

     何谓智?修知、记忆、理解、学习、思维等能力。

     何谓体?修体质、体技。

     何谓劳?修动手、实践、执行、行动、操作、实验等能力。

     何谓美?修是非观、世界观、道德观、美丑观、人生观、信仰、戒条、理念。

     惜,落实到实处,亦仅“智育”而已。且智育当中,又偏重“知”学,即概念、公式、理论、原理之背诵、理解。

     至于德育,根本谈不上。夫德者,乃真善美之性情为本,发挥于言行,于待人接事应物之结果,方成所谓德行,即好人好事。故知,真善美之性情,德之根本;真善美之事迹,德之枝叶。今之德育者,仅重枝叶而已,一叹。

     老外已有“情商教育”,似我传统“心性之学”。反观今日之国中,尚有此传统乎?

     关于体育,国中学子有篮球、足球、眼操、体操、跑步之类。然体育何止这些?举凡刷碗筷、玩游戏、练武与舞、烧饭涤衣叠被子、种树浇花、制作小发明等,皆属之。其宗旨,意在塑造人之体魄,提高人之体质,掌握一些体技。

     如拿筷子,即手之技能;走路,即脚之技能;余如写字、讲话、煮菜等凡需肢体配合者,皆为“体技”。此类体技,零碎但非无用,一有不会,即不能自理。

     实际上,人类让“双脚学会走路”这一简单的体技,与人类让“大脑掌握算数”的智技相比。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体育之目的,除健体质、强体魄外,更在学习使用身体,掌握更多体技。身体所能练习者,不逊于大脑。惜国人素重“智技”而轻“体技”。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等为证。

     教育之普及,四眼龙骤增,这其实正好说明“智育”过度,而“体育”不足。十个博士中,九个脖子以下是废物,今连眼睛都是废物了。如果“智育”的代价是削弱“体育”,大脑的发展是以身体的退化为前提。那么,这是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种缺陷呢?

     关于美育,人并非草木矿物。对一切外界的事物没有任何态度,没有任何爱憎倾向。相反,人是有态度,有爱憎倾向的。由之产生的就是“是非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信仰、戒条、理念”之类的东西。

     美育就是教学生建立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世界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人生事什么?人应该有哪些信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人应该有哪些理想?等等的观念。使人能够正确的看待外界。

     这一点我们国中的教育到达了洗脑程度。很多学子的“是非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信仰、戒条、理念”等,都被学校成功的建立了。

     由美育思想,而衍生的观念有三好学生、先进模范、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等。当然,这一部分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扩充于整个社会。

     关于劳育,赵括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他纸上谈兵。而是因为他劳育不够。在实际的动手、实践、执行、行动、操作、实验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而这一部分欠缺本来是可以弥补的,只是他老子明知道儿子的缺陷,却不知道让他弥补。这不得不说,是他老子的劳育意识不足。若长平之战前,先让赵括打一些小仗,吃一些败仗。积累足够的动手、实践、执行、行动、操作、实验的能力。那么,以赵括的天赋,事理双融后,未尝不是白起的对手。即使不是对手,也不会输的如此惨。可见,都是劳育不够的后遗症。

     劳育的本质,就是将“性、情、见、念、习、智、验、知、言、体”这十种学问,有机结合起来。

     让我们以调解一次人际矛盾为例:

     首先。我们自己要戒急用忍。此乃“性情”之学在具体中的运用。

     其次,我们先去掉各种内心里的偏见、成见,心无旁骛、客观公正、不拘泥成规的去了解这件事情。此乃“见、念、习”三学在具体中的运用。

     再者,我们要懂得“搜集相关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了解矛盾的现状、原因、趋势、后果、成分、结构、性质等方面。我们要调用各种经验,知识、道理,看是否适合当前情况。或照搬现成,或加以改进,或别出心裁,最终定策。此乃“智、验、知”之学在具体中的运用。

     最后,我们通过言行将策略落实到客观实际。根据具体的变化,随时调整既定策略。解决人际矛盾。

     从上述可知,劳育并非简单的,动手动脚,动嘴动脑,而是内圣各学的有机结合。劳育不但是智力在行动中的体现,也是毅力、知识、经验各方面学问在行动中的体现。各方面学问的综合作用,就产生了劳育的结果。有的人在一次劳育中发挥了心性之学、有的发挥了智力之学、有的发挥了知学等等。所以再劳育时,就要有意识的弥补自己的内圣之学在实际发挥中的不足之处。要能在实际发挥中联系自己一贯所学的内圣学,把内圣学在外用中发挥出来。如此,才算懂了“内圣就是外用,外用就是内圣”之理。使事理双融,内外合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