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百年 走进心学大师王阳明
2016/5/21 王阳明心学

     当今社会,每日之所见,在我们每个的心中,我们不得不有这样这样的困惑:当今社会怎么了?

     信仰从人们生活中慢慢淡出,人越活越没灵魂,越活越没幸福感;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有”的越多,则“是”的越少;

     现代人有财富排名榜,但是没有人格排名榜;

     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策略、策略,罗列一大堆数字,但没有深入生命的文化;

     现代人有很多虚假的假象,但没有真正的修养;

     现代人有物质主义、本能主义,但没有理想主义。

     一、理性主导的价值观体系下的人文之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学老师,她在课堂上讲女性应该独立,不能依靠男人,做妓女是非常可耻的,但是这位的女生这样说,我就是要找男人养着我,他凭什么不养着我。然后又说,我觉得做妓女没有什么不对啊,人家也是靠劳动吃饭。这说明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只剩“理性”的时候,那它没有任何的羞耻感,没有任何的一种向上的价值引导了!理性也好,科学也罢,只能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去做,不能解决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做,该不该做。这个东西科学是解释不了的,理性也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理性是只关利害、无关价值。

     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

     现代人每个人都觉得我就是我的主宰,我的理性就是可以主宰我,引导我的,不再“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现代人每个人都殚精竭虑的去博取更多的拥有,满足那满足不尽的贪心,和为了计较自己所得而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其实,到最后,是贪心在推动这个世界,沦为欲望世界的仆役;

     现代人所谓的自由得到充分的扩张,物质能够为人驱使,人类全体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快乐,其实得到的只是舒适,只是便利,并不是快乐,更不是幸福,所谓的快乐,只是不断的变本加厉的感官刺激罢了;

     现代人变得有利害无是非,整个社会依照理性来算计自己,算计他人,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生意场;

     现代人所谓“真理”是服务于即得利益者的意识形态;到最后,只剩下了对平庸的无限赞叹,抹杀差异,混淆标准,这必将导致卑贱者肆无忌惮的要求卑贱的权利,人类曾经的一切的高贵品行遭到社会的一致嘲笑。

     现代人没有了敬畏感,对以前的所有的高尚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于是正心诚意、安身立命都变得不再重要。

     二、高于理性之上的性情

     理性一定要根源于性情,没有性情作为根本的理性是非常可怕的。纳粹时期,帮着希特勒造杀人的武器那些科学家都是有理性的人,可是他们没有性情。有一些科学家这些人,他们的理性都能够分辨纳粹是非常坏的,但是他们缺乏一种性情上的刚正,最后他们都跟纳粹合作了。

     作为儒家立德之门的《大学》,这一篇文章里面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先要修好心,修好性情,你的理性才能够生发出来。所以知止有定,静而后安,这就是性情的涵养工夫。王国维字静安,就是从大学里面来的,因为认为,静安,静而后能安,这是一个国家的维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儒家的学说,它是发端于性命二字。你必须要懂得性命,你才能够懂得儒家。

     康德说:“人要变成为一个拥有最高的善的人,要遵循内心良知的无上律令。”他说,康德的名言——永恒不变者,在上为星辰,在内为良知。

     没有神圣,没有了敬畏,现代人的灵魂无法安放,现代人的生命无法安置,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去追求物质,追求进步。所谓的进步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更快地耗用地球的资源,更有效率地耗用地球的资源。所以做了生活的奴隶、物质的奴隶、社会的奴隶,唯独没有自己一颗自由活泼的心。所以宋儒提出了八个字:鸢飞鱼跃,活泼泼地。大家看那个鸢,一种鹰,在天上飞,鱼在水里面跳。这是何等活泼的一种生机?这才是我们人应该追求的一种与自然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才是生命所应该有的一种状态。

     三、跨越五百年,走进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学说,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他的学说其后广为流传,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产生过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王阳明极为推崇,他称颂王阳明是“千古大师”“百世之师”。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更是称阳明为“儒者之学,唯有阳明善承孔孟”,认为他是孔孟学说的正传。

     作为一位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的大儒,王阳明历经磨难,终于在一个夜晚,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参透了天地万物之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洞悉了心灵的奥秘,从此拥有了一种虽然每个人都有、但却被纷纭的杂念蒙蔽了的大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这是一种根本的终极智慧。应用于处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能根据复杂的现实,作出最精准的应对;应用于修身养性,能灵活自如地掌控自己心灵及情绪的变化,镇定自若地面对一切场面……

     人们常说“力不从心”,指的就是身心分离的情况,此时杂念纷纭,思维效率极低,难以自控。而王阳明认为,通过事上磨练,变化了气质之后,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的境界,无入而不自得,就能随时随地处于一种最高效的状态。

     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形成了三大系统,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三大核心内容

     心即理

     古人认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种器官中处于统帅地位,所以将它称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不会思考,与外物接触时容易被吸引而误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摆正,确定心的绝对权威地位,我们才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对许多外物的诱惑时,能保持内心镇定,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超然境界,这样就能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如果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能下苦功磨练意志力,将会突破自己的弱点,进入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境界,让心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潜藏于体内的智能、天赋和能力挖掘出来。

     这时的心境,就如郑板桥写过的一首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当一个人的心灵无牵无挂时,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他只是闲静地观照这一切,优游自如,无滞无碍。

     此刻心灵的锁已完全打开,融入了整个宇宙,而获得生命的安顿。此时我心就是万物之心,万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与大自然相通,又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大自然的力量?

     王阳明在系统总结了四书五经之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四书:《论语》以“仁”为主;《孟子》以“性善”为主;《大学》以“明明德,诚意”为主;《中庸》以“诚,中和、慎独”为主。

     五经:《诗》以“温柔敦厚”为教;《书》以“百王心法”为教;《礼》以“亲亲尊尊”为教;《易》以“穷神知化”为教;《春秋》以“礼义大宗”为教;

     王阳明以为,《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圣贤学问是生命的学问。

     心即理的凝练概括:

     -心为天心,理为天理;

     -理由心发,即在心中;

     -心即天心 、道心;

     -摄物归心,心以载物、以成物;

     -大其心;

     -开显本心;

     -去私欲 则心明。

     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若要展开,则需长篇大论,各位书友可自己进一步的研究;这个心为“为己之心”,当然不是普通人所说的“为自己着想”的“自私思想”的意思。王阳明认为,圣贤只是为己之学,人还有另一个自我,深藏在身心深处,不为常人所知,这就是“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为这个“真实的自我”着想,为心中更为长远的目标而考虑,才能做到克服自己的种种弱点,也才能因此而完善人格或成就事业。

     可以说,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下决心克服自己弱点与缺点的人,他们修炼自己的心灵,将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虚待物,大脑处理信息更为迅速与准确。

     知行合一

     近代以来,“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愈发扩大。对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学说,梁启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一个口号。”

     在王阳明所处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教育上,也是腐败不堪,王阳明曾经指出:当时的文人不务正业,靠钻研一些“雕虫小技”来表现自己,相互倾轧、争夺名利,外表虽然衣冠楚楚,口头上还宣扬着自己要为恢复三代的儒学正统而奋斗,内心却如同禽兽一般。当时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科举的影响,学生都用心于记诵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都已经不是“明人伦”的教育内容了。

     王阳明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行分离。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反对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进一步提出,当时之所以会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除去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外,士大夫们所奉行的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把知、行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当产生不善之念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去实施这种不善之念,但是也无法去禁止。

     “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当人们在道德教育上刚要萌发“不善之念”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于“萌芽”,避免让这种“不善之念”潜伏在学生的思想当中,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病”。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

     笔者将其总结概括,其思想如下:

     -知的真切,知的笃实,便是行

     -行的明觉,行的精察,便是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真知即是行,即知即行

     -知是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但他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致良知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儒家的“内圣之学,实际上是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圣,是仁者,是大人;而它的实际意义,则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一个无限而圆满的价值。

     良知之说,发源于孟子“四端之心”,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笔者经过系统整理,阳明良知说总结概括为: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是心中的灵明;

     -良知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各得其成”;

     -良知使“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

     -良知是“精一与纯”;

     -良知是“定是非,知善恶”;

     -良知是“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恶”;

     -盖良知:存在之本源、德性之本源 、 理性之本源。

     良知即是“道”,也是每个人的“本心”,它无垢无净,不增不减,妙用无穷,能感通万物,是应变之枢机。如能善用之,就能帮助我们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本心”却往往被各种尘埃遮蔽住了,成为了一颗不为常人所知的“宝珠”。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虚度一生,就要通过精神上的磨练,不断拂去那些尘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这样就进入超越世俗的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表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写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却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磨练心性也是如此,当历经了当初的烦躁与不适的感觉后,观照到十分纯熟,已超越喜悦与痛苦时,一种心灵上“空无一物”的虚无状态便会到来,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就会在心中生起。

     阳明心学其他

     立志

     学问未长进,只是未立志;持志如守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他曾说: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阳明有“五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

     -五岁:对儒家经典倒背如流;

     -十二岁:受于谦影响,到居庸关军事冒险,写下《平安策》;

     -十三岁:老娘去世,求神仙之术;

     -十八岁:大儒娄谅,激起儒家圣人之火焰;

     -二十一岁:国考失败,龙泉山诗社;

     -二十七岁:朱熹: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再度回到儒学这座大山上去,因格物失败,再读回到神仙之术上去;

     -二十八岁:考中进士。

     王阳明最后的结论:辞章—虚文,骑射—无用武之地,道佛—有违人性,处处用心,则处处不能尽全力。遂最后立志回到儒学的这座大山面前,立志为创立心学而不懈努力,并日以继夜思考,王阳明认为,他对于心学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明确的方向,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

     事上磨练

     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亦在实践中。不实践,空言说,则到底无是处。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才会有收益。如果只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练,遇事就会忙乱,终究不会有长进。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才会有收益。如果只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练,遇事就会忙乱,终究不会有长进。

     在人生的旅途中,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过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虽然对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质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但他们却不愿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自己。

     殊不知,许多优秀的素质和能力,在书本上无法获得,都是在实际的诸多琐事中磨练才能获得的。陆游有一首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从实际磨练中得到的经验,一个人才会记忆深刻。如果没有经过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体验,人的潜意识是不会将这些东西记住,并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

     诚意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王阳明认为:“致知者,诚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实。”“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不能割裂,“格物”是“致知”的功夫,明白了“致知”就明白了“格物”。

     如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若先去穷格事物之至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添个敬字才能上心,那终究是没有根源。

     慎独

     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固是独知

     在王阳明看来,“慎独”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在密室独处,还是在闹市通衢,这个人心中的“知”都是自己的“独知”,并不因为在密室独处或闹市通衢就可以有别的“知”。明白这一点,“知”的独立性和可贵性才能显示出来。我们在附和社会追逐潮流的同时要慎独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定律!

     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他一生心学的高度总结,笔者在此不再展开。

     四、一阳来复,此心光明

     王阳明曾在讲学中说过:“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超脱世俗之心,排除烦扰,依照内心良知的指引,耐心地做下去,不理会别人的讥笑、诽谤、也不管别人是赞誉还是侮辱,任凭他功夫是进还是退,我只是抱定致良知的主宰,一心做功夫,没有片刻停息,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感到得力的地方,外界的一切事情也自然不能扰动自己的内心。”

     笔者读此,用现代的术语概括来说,即心灵——态度——行动方式——结果,其实原本的那一切就是你自己的创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