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良知是体认出来的 不是说出来的
2016/12/13 王阳明心学

     本文为周月亮老师的授课讲稿

     心学是意义建构学,企业家精神就是给别人满足,让别人有所得,自己才能获利。功夫就是把二者打通:通过发现意义找到商机。

     信息文明时代走到了“意义为王”的时代。农业文明讲作用,工业文明讲价值,信息文明讲意义。意义的“根”在“心”,心通(点对点传播),他心通,心物一元(心物通、商务通),信息是通知,意义是通道。通道就是“易”,找到通道的方法就是“诚”,诚了才能开觉悟性、诚是无私心杂念的无念状态,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诚之所以重要,因为迷误由己、损益由己。须于不可见的世界多下工夫,主要是于“见不可见”的能力下工夫。这个见不可见的能力,主要在心,不在眼。用心学功夫建立企业家精神,简单地说:定得准(不动心)、见得破(智的直觉)、透得过(出奇制胜)。

     王阳明的心学就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句是意义贯通的。阳明说:“知良能,是良知;能良知,是良能。此知行合一之本旨也。” “知得”就是觉悟性,就是良知的知觉性,所以是命根。当下去消磨,就是“致”,致良知是立命功夫。

     心即理,心是良心,理是天理,天理良心。心是目的,理是规律,目的规律贯通(心物一元)。怎么贯通?事上磨、事上练。练什么?炼胆识,胆是担当,识是判断,因为世界是不确定的,市场是不确定的。怎么才能判断准呢——把自己空掉。破我成佛,无我成功。无我才能虚灵不昧,虚了就灵了。怎么虚呢,静生明,空生慧。如同打太极拳“一分松一分功”,因为松了才“顺其天则”,“心空才明”,寻找虚灵本体。

     日本培训搞打坐。打坐为了找到“本觉”——本来面目的觉悟性(譬如初心、初恋)。这个本觉就是良知就是佛性(自性)。致良知先找到它,再到方方面面落实它。

     心中的良知是人人心中固有的“本觉”,圣人能够一直有此“本觉”是因为圣人悟了以后不再迷,愚人被自己的理障欲蔽埋没了、弄丢了“本觉”。怎样才能找回本觉、“致”出良知来呢?此间诀窍或曰良知诀窍,就在“凛然一觉”,只有靠心之“灵悟”。

     首先是个“正念头”的修养功夫。用良知作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做人最怕欺心),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这就把念头端正了。念头正了,至少可以解决“开头”、“入手”问题。对于思惟修来说,正念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凛然一觉出滋味。阳明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妄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觉悟性就是这诀窍的机括、开关、阀门,把握住了就能“自救”、自我成就。如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妄念一起就念佛,一天起一万次妄念、念一万次佛,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悟的滋味从“提澌之沛然得力处”出。如果“忽易”,就不会得“滋味”。所谓“提澌”也叫“操持”,就是“操存舍亡”——提住觉悟性良知就存、放弃了良知就亡(没有)。滋味则是“稳当快乐”。在儒门谱系中快乐的标兵是颜回,“人不堪忧,回也不改乐”,因为颜回有巨大的内心资源、滋味满满。念头正了,“只要在良知上着功夫”就是保持这“凛然一觉”的觉悟性。点铁成金靠的是知觉性翻转,烦恼即菩提。但这“一觉”是不允许自封、口说的。口头功夫是脚不点地的,就是单凭聪明悟到此与做功夫做到此,也有天壤之别。

     第三,绵密保任良知,功夫不能断。功夫一断就会被私意遮蔽。断了,就赶紧“继续旧功便是”。他让学生读《坛经》。“致知存乎心悟。”“功夫节次”没有别的奥妙,就是保持“致良知的主宰不息”。

     第四,“事上为学”功夫不断。禅宗讲究一个“那边会了,来这边践履”(南泉普愿禅师),“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阳明的公式是:致良知就是格物。譬如,审案子,“不可因其应对无状,就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词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就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曲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譛毀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便是著空。”阳明说:这样在格物上用功,是“有根本的学问”,流行的儒学让人到事事物物上去讨寻,是“无根本的学问”,没根的终须放倒、终要憔悴。

     阳明之所以找到“致良知”这个诀窍后大快平生,就是因为这样可以内外一体了:出则救时济世、致良知于现实人事,处则静养心体、致良知于心灵发育。

     第五,细心知微以入德。阳明说:“良知至微而显,故知微可与入德。” 这个“微”字,类似印顺法师说阿赖耶识只是个“细心”,细微处才是“得力处”、才出“入德”的滋味。笼统了,就颟顸。心学的简易直捷是配置着细微入德功夫的。《传习录》下224条载:“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这话他多次说过:善恶都是人性、善恶是一体的,只是过了或不及就是“恶”,是非也是个“‘当下’是否恰好”的问题。必须坚持知微入德这种“悟后修”,才能临事不失、本能反应即恰到好处。

     再重复一遍:1.念头一起,就克己审察;2.事上磨炼;3.诚意与格物致知交相支撑;4.时时处处致良知。——道德必须成为科学的前提,不然人类就得自我毁灭。

     心学功法主要是内感觉的精细修炼,从而提高直觉的质量。这种感悟式的参究又是在“亲证”义理,辅以学理支撑。阳明学的要求,一是求根本,“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逻辑上只能说:即知“格心”)。二是求心安、求是当,戒“苟从”,不能狃于旧闻,不管是谁说的,苟从则难以见真、难以心安是当。要学曾子反求诸己,别学子夏笃信圣人。笃信圣人如果不苟从,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不如反求诸己更能从心里长功夫。三是要“善看”、“善思”,这个“善”是种能力,相当于佛禅之巧善方便之“巧善”。

     善的意向确定善,爱的不间断义务才是道德行为的源泉。就是阳明说的“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作为原则,深爱为根永远有效。没有爱就没有仁,没有大爱就没有义。

     天理是未发之中的中和,所以,主一只是一个主中和,入中和之象,出中和之功。念念守住未发之中那股心气,不如此不是功夫。“静”“敬”“空”都是守住“中和”的方法。

     守住中和,就守住了“复杂共同体”,就能物来顺应、虚己应物、物各赋物,把任何事情干好,而不会强持强行、意必固我、非此即彼,更不会蛮干任性、冥行妄作,从而成为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大师。

     《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解释意、必、固、我是“私意、期必、执滞、私己”,四者的关系是“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成于我”。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我”又生“意”,循环无穷。朱熹的解释很精彩。私意具体化便是许多人的“我以为”——人都活在“我以为”中,检验对错、有效与否的标准又不是一个“我以为”,于是误解舛错丛生。所谓无意必,就是灵活点,别执扭,随体赋形,应物不伤,左右逢源,“物各付物”、“物来顺应”。想有出息的人千万警惕自己的意必。有意必就有固我。张载说,这四样有一个,就与天地不相似了。西方人讲人是上帝的肖像,中国人讲人与天地一体,如果你固执僵化、自我中心,就不能与天地相似了。

     阳明对学生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灵都是虚的,一旦实了就昧了,昧的基本意是昏蔽。所有的修行就是个让灵不昧。一昧了就无明了。这个念头功夫的宗旨是找“虚灵不昧”的心体。所谓“虚灵”就是“空”,所谓“不昧”就是“明”,能空能明就具有了超越现实和各种妄念的能力,虚灵不昧是心体的本然状态,所谓“找”是做功夫,因为习性遮蔽了这本体。这是一种自救,用自身这个超越觉悟性的本源来达到觉悟的目的——良知如光源自备的明镜,因为它自身是虚灵不昧的。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这虚实之间的要害是个“诚”字。知行合一是训练诚意的功夫。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正意、诚意及其用力过程。不但诚则明、不诚无物,而且不诚就没有力量。有智无力,即此智还是无智。无智无力的行只是个冥行妄做。知行合一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恰恰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为什么要主一呢(定得准)?为了不被境夺、不被物牵、不被欲蔽。主一是“格心”的方法。格住了心,就不逐物了。一逐物,心就放出去了,心放出去了,就会散乱、昏沉或掉举。心散了神就乱了,连废话也说不好,因为心不“在”了。心跟着零散出现的外物东飘西荡,自我放逐,逐物而被物化,最后成为所追逐对象的牺牲品。追逐什么被什么吃了。

     主一功夫与佛教之戒定慧三学相通,但不相同。心学不讲五戒、十戒、菩萨戒,但是讲究戒惧慎独、有所不为,没有戒惧人就会无所不为。主一于天理,就不会逐物纵欲,可名之曰“良心戒”。同样,心学不明着提禅定,但是要求心定、要求存养“未发”前的“中”,要求静坐收放心。阳明在官衙无事时就静坐。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入静,才能回归本体。阳明的主一功夫意在开根本智慧:智的直觉(见得破)。

     虚灵不昧的要义在于随念随机的返观自身,没有这个返观,人与别的动物就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个返观也叫“逆觉”,是人的主体性的建基,众理都是从此出来的,良知就是这个知觉性。《坛经·悟法传衣》:“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所谓意向性,就是人的心理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将外部事物纳入自身,并赋予外部事物意义。这就是“意之所着为物”的道理和含义。最容易引出歧义的“心外无物”是在强调物是意之所着。

     人最大的毛病是“傲”。好高不能忘己是众病痛的根源。只一傲字,便能结果了一生。“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 轻,是浮躁、轻率、浅薄。轻傲是狂的末路,是狂的堕落形态。狂,志存古道,是有理想的英雄主义。傲则是变态自尊,妄自尊大,蔑视人本身。用阳明的话说则是“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轻傲、自是,在心理学上叫自恋,是不顾条件的自我欣赏。其实,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是所有庸庸碌碌人的共性,要“谦诚”。阳明体验到的现量的奥秘是个“空”字,他说孔子“扣其两端”的方法是在运用“空”的原理。

     一直坚持“修悟双融”的阳明先生,无论是从内心里还是在讲论中,都为自己建构的“良知即圣”的公式而欣喜,因为这样他实现了自己少年立下的学做圣人的大志,对自己是个相当圆满的交待;对于天下学子和大众则是指明了一条金光大道:上至帝子神孙下至百姓乞儿,只须致良知都可成圣人!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透得过)。佛祖是最成功的房地产大师。

     在三年企业自然灾害期间,从找商机到创新业,伟大的产品创造人的需求,这才是真创新,转型不转业。工业去产能,金融去杠杆,教育住房免费。做金融的要跑得快,做企业的要坚持得住。

     心学不是认知心理学,而是意义建构学。诚,既是未发之中也是发而中节,只有诚了才能澄明,诚是于相离相、于空离空的澄明之境。

     人生中有一种叫做“两难”的困境。中国智慧之要着是孔夫子标举的无可无不可,阳明则能做到两难而两可。因为阳明的良知是通道;

     良知是体认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体认的核心要求是:良知成良能。良知即是独知时,良知即是诚意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