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悟道了什么?
2017/3/2 王阳明心学

     编者注:习主席曾多次提到阳明心学的价值,认为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阳明心学到底讲什么?阳明心学为什么会在当下这么热?阳明心学能否解决当下各行各业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悟道了什么?

     跟随董平教授走进王阳明的世界,感受心学的魅力,体悟心学无穷的智慧。

     2017年2月25-26日,董平教授在三智书院开讲“阳明心学的智慧”。董平教授对王阳明其人其事,事功与学问全面系统地解读。以下为讲演概要。

    

     阳明心学的重要性

     董平教授首先讲到,阳明心学在当下很热。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讲到阳明心学,很多地方也在学习和讲授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很重要,推广学习也很有意义。但是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阳明心学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习主席讲了阳明心学很重要所以才重要。如果怀有这样的想法学习阳明学,不学也罢。如果我们从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给阳明学一个基本定位的话,就可以说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以儒释道三家为典范的传统文化发展到明代中叶的一个综合形态。返回去说,阳明心学本身已包含着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思想精髓。

     整个思想文化的发展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都不是平稳的而是曲折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急转弯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阳明心学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很愿意给大家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中国古代思想自身发展的脉络,另外一条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我想通过这两条脉络,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领会到阳明心学的重要性,以及当代重新弘扬阳明心学的必要性。

    

     王阳明其人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出生于浙江余姚,后迁居浙江绍兴。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却是极为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的。在浙江余姚的王阳明故居寿山堂正门,悬挂着一块“真三不朽”的匾额。所谓“三不朽”,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真三不朽,当然就是后人称赞王阳明在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天下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人

     12岁的时候和他的私塾先生之间有一场对话。有一天他问他的先生,人为什么要读书,念书是为了什么。先生当然告诉他,读书就是为了要做官,最好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读书中状元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当时想了想说,不对,读书做状元大概不能算是头等大事。先生问他,那你认为头等大事是什么。他说应该是读书做圣人还差不多可以算是头等大事。历史留给我们的记载非常简短,就这么一点点,这一场对话,从中看到的是两个字,那就是王阳明后来特别强调的两个字--立志。我们可以说,差不多从12岁的时候开始,王阳明就已经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志向。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王阳明告诫弟子“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年少的王阳明确立的“读书做圣人”的志向,为他此后全部的人生道路奠定了方向。

    

     ▲董平教授

     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书得罪了太监刘瑾,遭受廷杖之刑,又被贬谪为龙场驿丞。龙场环境极其恶劣,瘴气丛生,苗、僚杂居,加之物资匮乏,王阳明遭遇了生命的绝境,几乎命悬一线。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王阳明还在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的结果,实质上是他的“圣人之志”在特定条件之下的喷然勃发,他真切地体悟到了“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此也直接导致他与朱熹“格物致知”之说在思想上的分道扬镳。与朱熹学说的分离,同时也就是他自己以“本心”为核心理念的心学哲学体系建构的起点。基于“心即理”的体悟,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他贯彻一生的关于“心即理”的实践原理。

     正德五年,王阳明离开龙场,升任庐陵县令,这是他第一次实际管理地方政治事务,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运用于政务管理并取得实际效用的最初实践。同年冬天,他离开庐陵,此后经过了五、六年的职务频繁变动时期,而同时也成为他讲学活动相对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知行合一”这一新学说,随着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传遍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思想影响。

    

     良知本自光明

     生活中,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良知所在,领悟到光明心体,明了哪些是对,哪些是不对的。这都可以有生活经验,好的,继续保持;不好的,不要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二过,这叫致良知,叫改过,叫改正,回归到良知的本来中正。

     我们总要和人打交道,总是要和事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关注你所说的,你所做的,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如果违背的,就不要做;没有违背的,放心大胆地做。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只是相信人是物质的存在,只需要有物质,这个观点要破掉。

     房子是要打地基的,高楼大厦必须建立在宽厚的地基之上。人要支撑起生命的大厦,同样需要坚实的根基的。王阳明说,那个基础之所在,就应是我们的良知。只有奠基在良知的基础上,我们的生命才会发达,才会辉煌,才会光明。因为良知原本是光明的。

    

     心外无物

     王阳明讲“心即理”,身体的本然状态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天地万物一体。那如何能够做到呢?

     王阳明跟学员在会稽山游玩,繁花盛开,一个学生就跟王阳明说了“老师,这山里的花在山中自开自灭,明明是在你的心外,怎么会在你的心内呢?”阳明先生的回答“你没有来到这座山,在没有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到这里,看到此花时,花就在你的心中一时分明起来。所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并没有说你没有来到这座山,没有看到花,花就不存在。而是说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寂”就是未显现,是没有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对于这样的一种状态,没有成为日常生活认知对象的这种状态对你而言就叫做“寂”。处在一种“寂”的状态,你能否对这样的对象发表任何的评论和意见?根本没有可能性。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存在,当它成为你的实际相联系的对象之前,它的存在状态对你来说,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无法对它加以任何描摹的,更谈不上对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作出任何判断。你来看此花时,则花即时便成为心的对象,心与花之间在那一刻就有了实在的关联,建立起了一种“关心”的联系,花就以它自身的原本样态来向你呈现它自己。这一“关心”的结果,是花原先作为纯粹客观性而存在的“寂”,立即向“分明”,也即是“显”转变。“显”的状态,就是对“寂”的消解,而实现这种消解的恰好是“你”作为主体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事物的纯粹客观性在实践的意义上既然被消解,与你有了一种“关心”的联系,自然也就进入到了主体的心灵世界,而成为主体自身之生活世界、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的部分了,它自然不在“心外”。

    

     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人在世界当中生活,世界事物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原本都是“寂”,都是纯粹客观性意义上的存在,但人是“活体”,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时时都处于“感”的状态,与人、与事、与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感”的交往,正是这些交往活动把我们自己与周遭的世界联系到一起。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来不断地把事物世界之“寂”的客观性消解掉,并把它转变为对我们自己的“显”的状态的。这样的实践活动,按王阳明的说法,实质上就是“致良知”的活动。

     每一个人都处于同一片蓝天下,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共享一个世界,因为每一个人的实践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方式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不管你是否满意这个世界,你都必须要承担起由你自己建构起来的这个世界的全部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要不要致良知、要不要知行合一、要不要扩展你生活的世界,要不要扩展你存在的领域,存在的价值这个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阳明先生全部学说的意义也只不过是给我们指明这样一个方向,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事上磨练。

    

     王阳明曾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中”就是正直公义、廓然大公、无私无偏。良知即是中道之体。公平正义,即是至善。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实际上正是特别强调了中正公义即是最高善。

     我们不论与人、与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体”的本然良知实现出来,处事大中至正,公义廉明,不掺杂任何私意私心而还原事物原有的本来面貌,就是“致良知”,就是对于最高善的实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