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如何成为可能
2017/5/20 王阳明心学

     编者注:本文根据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与广东社会科学院成建三教授的问答整理而成。

    

     致良知,如何成为可能

     历代大儒的思想系统,实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内圣,一是如何外王。内圣即是修己,外王则为治人,合起来也可称为修己治人。前者必然联系着人性的自我了解与自我净化,后者则更多地表征着人文的诉求或秩序的建构。人性的自我省察与人文的外在开显两个向度,始终都是传统学者致思的核心题域。

    

     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如何内圣涉及个人生命的安顿,与之相应的则是一大套功夫,包括证道践行,优游入圣域,就是要进入真正圣境。实际上是为己之学,实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真实生命。首先就是证道,要率性尽道,尽了道,见了性,了解了自己真正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存在,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完善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子,要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第一条,作为修身要放到前面。但是儒家从来都不是只求自己解脱的自了汉,所以王阳明始终有一个放不下的关怀,就是怎么去重建天下秩序。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虽戎马倥偬之际,仍始终不忘讲学。他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而心不是一堆死物,当然可以发用流行,流行发用乃是性之理透过心而显现,显现则由未发而至已发都必须符合中和之旨。不过,一旦为无私欲遮蔽,心也可能封闭萎缩。

     “知行合一说”的“一”是指本体,知与行乃是本体的一体两面,很具特色。人类的生命活动永远都有知也有行,知行合一即意味着生命的完整和统一,如行分裂则意味着生命的虚假与分裂,行必须有知的引导才是真正自觉的行,知必须转化为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知,否则行必然是冥行,知也必然是妄知。自觉之知与行为的外显,乃一机同时共在共发的,它当然有道德实践的向度,如同人们天然的好好色和恶恶臭一样,心能不待存而自存,知可不待致而自致,二者也可以统一为致良知的生命实践活动,良知的实践活动就是知行统一的人生实践活动,离开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活动只能是天上飘浮的诡异怪物。

     良知本身无是无非,但又随时随地知是知非,它既是“虚明灵觉”的心本体的现象展开,又是天命之性的活泼发用机藏——至善之性不能不有一落实处。致良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过程,体与用合为一体不断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它不仅代表了人生应该臻至的境界,而且也实践化地显现了生命存在的本然价值。

    

     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四句教”,乃是其良知学说义理系统的高度概括。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当是指超越善恶截然二分的绝对至善心体,以此至善心体为本体论出发点,才引出了一系列的工夫论。本体与工夫合为一体,不仅要凭借本体的良知来知善知恶,而且要在工夫论上踏踏实实地为善去恶,最后仍要返回无善无恶的心体,一展超越的人格风姿。生命从此获得了由俗向真又由真向俗的凡圣不二的真谛。牟宗三称良知教为大圆融教,我以为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致良知首先要解决自己修身的问题,必须在性命上透得过,境界上打得通。其次要致力于家国天下的事业,寻找人类合理的安身立命之道,建立良好的人间社会秩序。几千年来的一流儒家人物及与之相应的儒家传统,他们的致思取向都是如何在一个合理、和谐、健康、稳定的秩序中更好维系和发展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包括内部心灵复杂结构的心灵秩序,以及外部的伦理、生态、政治、艺术、宗教的社会结构秩序。所以儒家总是有自己的秩序情结,他们总是汲汲于人间秩序的重建活动。内圣与外王合为一体,才能反映儒家的真实全貌。王阳明一生的作为,包括他在江西整顿乡闾秩序,都必须从内圣外王两个方面,才能获得完整全面的理解。

    

     明代儒学的整体发展方向,是深入民间社会,走觉民行道的下行路线,平民化的历史性特征十分突出。这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即基督教宗教的平民化入世转向,颇有一些相似之处。马丁·路德改革后的基督教可以不上教堂或不经过神父,直接与上帝进行沟通,上帝就在每个人心中。阳明所说良知不像宋儒的天理天道那么高高在上,它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可以说人人心中有仲尼,甚至满街都是圣人。而人人都有良知,即意味着人人都可以透过道德实践获得存在的意义,不必通过权力世界,未必政治活动,一样能够实现生命的价值。良知既内在又超越,虽然难以成为官学,却容易为普遍百姓接受,它明显地有一世俗化、平民化的发展方向。将王阳明说成是东方的马丁·路德,我想当不是太牵强附会的。

     当然,良知学说在普及的过程中,也有不断庸俗化或肤浅化的可能。严格地说,致良知作为一种功夫,不能仅限哲学讨论或概念分析,必须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行为。一切有关存在的学说,一切道德化的表述,都应该是实践性的。在真正的儒家学者看来,社会也好,国家也好,举凡整个大千世界,都是生命实践活动的道场。天地之间只是一个感应,万物一体才能体现灵性生命的本质。良知学说的核心乃内外上下一齐打通,不仅知与行浃然无间,天与人亦完全合一。这是一套将生命彻上彻下开放至极限的学问。遗憾的是,现代人讲良知时,不是丢掉了“上半截”,就是遗忘了“下一截”(阳明语)——或不是有体无用,便是有用无体。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