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阳明学述要——事上磨炼
2017/8/20 王阳明心学

     北宋以来所谓“敬、义夹持”, “明、诚两进”,讲工夫上的争端,在阳明手里算是打并归一了,这已在上节约略阐述过。至于本体方面心与物的争端,阳明又如何来解决?据普通一般简介,阳明自是偏向象山,归人“心即理”的一面;其实阳明虽讲心理合一,教人从心上下功夫,但他的议论,到底还是折衷心、物两派。别开生面,并不和象山走着同一的路子。他曾说: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这样说来,既不偏在心,也不偏在物,他在心、物之间特别指点出一个“感应”来,这是王学超过朱、陆之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条问答,粗看好似近代西洋哲学中的那些极端的唯心论;但我们若细玩阳明讲学宗旨,从另一方面来解释,似乎阳明语意所重,仍只在“看”与“未看”上,仍只在心与物的感应上。舍却你的一看,非但不见有花树,也何从见有你此心?所以阳明晚年讲学,特地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乃有心与物可见。看便是一事,只因此一看,便见此心和岩中花树同时分明;若无此一看,则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何尝是说舍却视听声色事物感应独自存在了这一个心?

     九川问: “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 “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 “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 “实无无念时……?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又问: “用功收心时,有声有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又问: “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 “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阳明只说心无无念时,天机不息,一息便是死;除非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如何能不闻不见;只待闻与见,此心与外物便同时分明。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这里才见得是阳明精一之训。阳明平素教人,只指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下面再抄《传习录》陆澄所问一节,以见阳明如何用良知的感应来融通心物,说明天地万物之与我一体。

     问: “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 “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 “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 “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 “人又甚么叫做心?”

     对曰: “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问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此处阳明把天地万物说成只是一个“灵明”,岂不很像近代西洋哲学中的所谓极端的唯心论么?其实阳明毕生讲学宗旨,别有其精神所在。他所说的灵明,仍只是感与应,仍只是必有事焉,仍只是一向所讲的知行合一。我们须注意他所说“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们的灵明”那一句转语,自可见王学的独特精神处。

     现在再看阳明所谓的在“事上磨炼”,究竟是指的什么。传习录又有陆澄问一条: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先生曰: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 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现点请教于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包含在人情中,其关键只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又只在于‘谨独’。”)

     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陆澄又接着说: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这段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我们若捉住此等教训,何至再有所谓“现成的良知”。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谗讥交作,便自明得先生这里所谓“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的意义和来历。先生又说: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试问阳明此等处,岂不显然是宋儒讲学的大传统?但是“心体”如何识得,如何呈露呢?陆澄又有下面一段的问答。

     澄曰: “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雉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 “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思,固然是私欲,像闲思杂虑,为什么也叫私欲呢?”

     阳明先生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起来的,只要自己寻找它们的根源就可以发现。就像你心中肯定知道没有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种念想。你要是对于货、色、名、利等念头,全部像不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决心一样坚定,都消灭了,只剩下清清静静的心的本体,看一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会‘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解析】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麦田里拔草。草是麦田里非麦类植物的统称,有好几种,其中那些外观和麦苗区别大的很容易辨认,也是我比较喜欢拔的种类。但是有一种草长的和麦苗很相似,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分别清。当时自己也小,来地里干活的次数也不多,老是分不清到底是草还是麦苗,于是只敢捡那些容易辨认的草来拔。

     这里陆澄说的“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就是那些外观容易区分的草,闲思杂虑就是那些和麦苗长得相似的草。但再相似,也终归是草,它们只能结出草籽,而不会抽出麦穗。

     陆澄这里问的问题,其实是已经在心体修炼上达到一定境界后所产生的疑惑,就是他对那些容易辨认草的清除工作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需要探讨一下那些似麦实草的东东了。

     但感觉阳明将病根只说成好色、好利、好名三种,也恰好陆澄只是提出了这三个方面来提问,阳明就其所问而开其悟。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扩展开来谈,如好怒、好惰、好傲等等,凡是性情上的偏私之处,皆是病根。这些偏私之处的共同特点是心没有摆在天理的窠臼里,心稍微游移出天理的窠臼。其在游移天理不远之处的心念起处就是闲思杂念,由于其偏移天理不远,心中那个负责监察职责的“知”心,往往对这些念头会产生姑息之念。

     光这样讲道理,过于抽象,举个例子吧,自己知道早上早点起床,活动一下筋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当早上从甜蜜的睡梦中被刺耳的闹钟吵醒时,你看了一下窗外在寒风中摇曳的树枝,又感受了一下被窝内那温馨的暖意,在心底对自己说,今天太冷了,明天再起床锻炼吧,在主观私意的笑脸说情下,监察机构的内心良知很快被“感化”了。于是,一个继续在被窝内再赖一会儿的决定很快被达成了。赖到再不起床上班就要迟到的时刻,你匆匆从床上爬起来,做完必须做的事情,开始了你一天的生活。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场景。

     在床上稍赖一会儿,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小私意,甚至不把它当作恶,可以归类到闲思杂虑的类别,但是这个闲思杂虑的根在于“好惰”上。喜欢容易的,厌恶难的,这是人的通病,因为其恶小,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这里纠结太多。但是从阳明心学的体系中看来,小恶也是恶,心体不能在此处下力,姑息养奸,便是心体没有“纯”于天理之处。

     比阳明更早的刘备刘皇叔,也很早洞悉了其中的玄机,虽然刘备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学说体系,但是他说过的话和阳明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在给自己儿子刘禅的遗言中是这样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但是只要合于天理,虽小而不可轻视,恶虽小,但只要发于私欲,虽小而必去之。一国之君在临终之际对自己的接班人惇惇教诲以这样的话,其中的深意值得每一个有志于实学的人深思。

     本来话说到这里,差不多也就说透了,但是《菜根谭》中的有句话放到这里也很有萝卜找到坑的允当,所以不避赘言之嫌,我也引用到这里,以和同道共勉: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功夫,所以阳明说: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我们若能明白他所谓的“事上磨炼”,也便能明白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能明白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我们若能明白这些,再回头看北宋以来相传的所谓“变化气质”,试问和王学到底有几许不同?如是说来,阳明又何尝打起革命的叛旗,来求推翻他前辈一般的见解和觊图呢?他晚年特别提出“事上磨炼”这句口号,只为要在朱子格物和象山立心的两边,为他们开一通渠。后人必然要说阳明尊陆抑朱,怕也未必尽然吧?

     (未发之中:“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的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用中医的理论来讲,这个叫做“治未病”;用兵法的思想来说,是将力量用在战场之外,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的“不战”,是因为你在事理没有发见时已经将内心廓清为明镜状态,当然就可以事来能应,可以“不战而胜”了.)

     (发而中节之和:心正了,就是未发之中,身修了,就是发而中节之和。”)

     以上七点,总算把王学大纲,约略写出了一个大概。阳明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中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窥见王学的一斑。尤其是在他重“行”这一点上,不仅能显示出他的为学精神,其学说的全部组织,也集中在这一面。所以阳明说: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我们此刻也可套他的话说:

     无有不行而可以知阳明之所谓良知,与其一切所说者。

     所以朱子言格物穷理,未免偏重“知”,而阳明格物穷理,则根本脱离不了一个“行”字。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亦在实践中。不实践,空言说,则到底无是处。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