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良知行 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恼
2017/9/6 王阳明心学

     一天,门人邹守益、薛侃、黄宗明、王艮等人与老师在一起,议论起朝廷中对心学的毁谤、非议越来越厉害。

     王阳明要求他们讲明缘由。于是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因老师势位日高而遭忌恨和嫉谤,有的说是因阳明学说日益彰明,为朱陆争异同而谤,也有的说是因信服王学的人愈益多、弟子日众而遭谤。

     王阳明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们讲的诚然都对,但有一点我自知而你们都未论及的。”众人忙问,王守仁说:我在南京以前,仍不能摆脱乡愿的气味。但现在只相信良知的真是真非,照着本心行下去,没有一点点装体面的打算。我现在已经变成了狂者之心。即使天下人都说我志向高远而言行不一,我也不在乎,我只依良知行罢了。

     “依良知行,信真是真非”,王阳明一语道破了自己的心志。他甘愿做一个“狂者”,只认准自心良知本有的是非,不委曲敷衍、不瞻前顾后,也不左右回护,总之一句话,不管他人怎样说。他以为这便是自己近年来招一些人谗谤的真正原因。

    

     “狂者”和“乡愿”的说法出自于《论语》。孔子在《论语》中曾把道德高尚的人称作“中行”者,“中行”就是做事与处理问题都很有分寸,恰到好处,得“中庸”之道而行。孔子以为这样的人并不多得,所以如果不能得“中行”之士为同道,他宁愿意传道给“狂狷”之人。“狂者”是有进取心而显得急迫之人,他们志向远大而往往不能把说过的话落实于行动,被别人看作“行不掩言”;“狷者”有所不为,虽然有时显得迂腐拘泥,却从不随波逐流。孔子最不喜欢的是“乡愿”之人,说他们是“德之贼”。他们虽然能得到一乡人的称愿,却从没有自己的原则。因而不可与道德之门。

     王守仁引用“狂者”和“乡愿”,把这两种态度作对比,他向学生解释说:乡愿之人以忠信廉洁取悦于君子,以同流合污得宠于小人。表面上看来他们无可指责,但仔细考察他们的心。才知道,他们只是献媚。为了博取他人的赞许,隐瞒自己的主张,顺从他人的意见,只讲他人不反对的话。他们的良心已经坏了,根本就不可能得圣人之道。

     只有狂者一心一意立志于古圣人的理想,一切世间的纷嚣俗染、富贵贫贱都不足以使他们动心,真像是凤凰翔于千仞之峰,远远超出了常人,距离圣人的境界已经不远了。

     王守仁以“狂者”自许,一来表示自己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在内心中也深藏着一种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恼。所以他有时又用“狂”的意思来自述世人对他的看法。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