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精解之“良知本来自明”
2017/11/23 王阳明心学

    

     【原文】

     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原静所以致疑于此,想是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译文]

     陆原静信中问:

     程颢先生说:“气质美好的人明德尽显,缺点也就融化消失了。”怎样才能做到明德尽显,让缺点都融化消失呢?

     王阳明回信说:

     良知本来就是自然光明的。天质差些的人,思想里的渣滓多,障碍昏蔽得厚,良知不容易呈现出光明。天质好的人,思想里渣滓原本就少,没有太多的障碍和遮蔽,只要稍微下一点致知的功夫,他们的良知就自然晶莹剔透。那原本的少许渣滓就像滚汤上飘落的浮雪,怎么能构成障碍遮蔽呢?这本来不是太难理解,原静你之所以对此有疑惑,想必是因为一个“明”字的意思不明白吧,也是你稍微有些心急。以前和你曾经当面讨论过“明善”的含义,“明善就是诚身”,并不是像后世儒生所解释的那般浅薄。

    

     [解读]

     这段书信的内容不难理解,表达的意思主要有两点。

     其一,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气质,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心上只是有些浮尘,稍稍打扫一下就能清明彻亮,有的人心上蒙蔽的灰尘比较厚,打磨起来费些时间。阳明先生这里的潜台词是,纵使天资不同,每一个人都可以去下功夫打磨心体,如此成为圣贤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二,阳明先生明确指出了陆原静有“欲速之心”,其实陆同学前面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源于这个“欲速之心”,此处恰好呈现出了阳明心学非常微妙的地方,即使哪怕是“非常热切地渴望能学好心学”,也要防止由于这种热切的心所引起的急于求成的弊病。

    

    王阳明心学|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