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连载3:能治好感冒,就能治好所有的疾病(中医内科,原来可以这样学!)
2014/4/23 悦读中医

     作者/师承 编辑/刘观涛

     独家:中医内科,原来可以这样学![连载3]

     师承

     (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专家团队)

     《中医内科学》里“内伤发热”这一节,讲的是“内伤”。所谓“内伤”和“外感”相对应。外感即表证,内伤即里证。

     也就是说,“内伤发热”皆为里证,没有涉及表证。今天,我们来谈皆为表证的“感冒”。

     有“内伤发热”,是否就有“外感发热”呢?有,最常见的外感疾病,就是每个人都曾经体验到的“感冒”。

     有多同学可能会说,感冒是最好治疗的疾病,吃点感冒冲剂就行。甚至几天不治疗,也能够自愈。

     但是,感冒并非只有简单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那样简单。区区感冒小病,其实把中医全部病机都能涵盖。所以,反而有很多资深的中医临床家意味深长地说:

     “能治好感冒,就能够治好所有的病”。

     且让我们自行推导一下感冒的“全病机”吧。

     自行推导“感冒”简表(下划线部分,为补充病机)

     单纯表证类: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对传统的表证概念,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第一个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所有“表证”都是实证。

     表证,虽然有表实、表虚的传统说法,但实际上,表虚=表实+里虚。

     《中医诊断学》5版教材明确指出:“表虚证之称,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虚证。”担任《中医诊断学》7编教材副主编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庄泽澄教授在其著作《中医诊断学疑难解读》中则直截了当对太阳伤寒表实证、太阳中风表虚证进行定性:“其实两者均为实证”。

     第二个观点:从本质上来说,“表证”只有风寒、风水。

     既然表证都是实证,那么,从理论上推导,表证包括:实热在表(风热)、气滞在表;实寒在表(风寒或风邪)、水湿在表(风水或风湿)、痰在表(风痰)、饮在表、食积在表、血瘀在表。

     但实际上,气滞在表、饮在表、食积在表、血瘀在表,临床中并不存在;风痰,实际上是里痰而引发的动风症状,并非表证;风热=风寒+里热(此观点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教授论之甚详)。

     所以,单纯表证只有实寒在表(风寒或风邪)、水湿在表(风水或风湿)。

     还会有人说,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已经成为中医界千百年约定俗成的术语,你的上述“病位在表”的病机,把暑、燥(风燥或外燥)放到哪里去了。

     我们认为:暑作为外感病因,或为里证,或为表里同病,不会是单纯表证。若为表里同病,则其真正的病机为:风寒(实寒在表)+里热(多兼里湿或气阴两伤)。燥作为外感病因,其真正的病机为:凉燥=风寒+里痰;温燥=风寒+里热+里燥(津虚在里)。

     综上所述,表虚、风热、风燥(或外燥)]、暑(若为表里同病时),其实都是表证和里证的组合。若论单纯的表证,则只有风寒、风水。

     风寒(实寒在表):风寒束表证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

     风水(水湿在表):表湿较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风寒夹湿证 代表方:荆防败毒散

     表里同病类:

     表证+里实:

     风寒+实热:风热犯表证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风寒+气滞:

     风寒+实寒:

     风寒+水湿:暑湿伤表证[即:风寒在表+湿热在里]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风寒+痰

     风寒+饮:外寒内饮证 代表方:小青龙汤

     风寒+食积:

     风寒+血瘀:

     表证+里虚:

     风寒+阳虚:阳虚感冒 代表方:再造散

     风寒+气虚:气虚感冒 代表方:参苏饮、玉屏风散

     风寒+阴津虚:阴虚感冒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

     风寒+血虚:血虚感冒:代表方:葱白七味饮

     这里,我们尽可能只填写教科书规定的代表证型和代表方剂。当然,有时候手痒不由自主填写上我们认为教材明显忽略的证型和方剂(如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血虚感冒的葱白七味饮证),其实,所有空白的地方,都是更值得我们深思,并希望我们自行填写上相应方剂的地方,这是疑难病症的藏身之处!

     悦读中医:中医学子的掌上家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独家奉献。

     本订阅号致力为全国中医院校师生服务,陆续推出“悦读中医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中医师承校园行”等系列活动。

     本周主题:“中医内科,原来可以这样学”。由本订阅号独家策划,特邀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专家团队为读者倾情奉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