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49
2014/8/4 悦读中医

     多情笑我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作者:云南中医学院 民族医药学院 2012级中医学(定)班 周贵权

     且行且成长,随着中医学习的深入,感触也越来越多,趁此机会浅谈一二。

     中医起自《三坟》,上古有黄帝、岐伯发明至理,余教后世。中古有长桑、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中医历代一脉相承发展至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仍是中医的两大精髓。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中医发展数千年来,仍然生机勃勃,而不是面目全非的呢?我想这就是中医文化的包容性所在。

     说到“包容性”,马上就会联想到蔡元培先生曾经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把北京大学打造成了中国一流大学。纵观我们中医,能源远流长地发展到现在,也证明了中医文化本身必然具有无限的优越性。

     在此我以几个事例说明:首先,中医文化中多种矛盾甚至对立的观点能同时存在。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代表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到了明代,“温补学派”张景岳又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很明显他们的学术思想是相互矛盾的。而到了近代,火神派大医家祝味菊先生更是有一句名言:“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曰:阴常有余,阳常不足。”如果说张景岳和朱丹溪的观点只是相互矛盾的话,那么祝味菊和朱丹溪简直是相反对立。

     再看看我们现在对三者的看法吧,很显然他们三位都是我们中医史上的大家。我们不能因为朱丹溪的先入为主而否认张景岳、祝味菊的新思想:反之,也不能因为祝味菊的与时俱进而否认张景岳、朱丹溪的伟大。对于我后来的中医学习者来说,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他们某一个的一家之言,而是都要学习借鉴。因为他们的各种思想,在中医文化的包容性面前是没有孰对孰错的。有的只是这种百家争鸣的思想竞争,铸就了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

     中医如是,但反观现代医学就不是这样了,几种矛盾的观点在现代医学中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古罗马时期,现代医学的“医圣”盖伦横空出世,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第二个医学权威,是西方的“张仲景”,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医学理论被奉为经典,他的学说被提升为“盖仑主义”,成为医学的教条,他的著作成为医学教材。但是在现代医学史上,即使是盖伦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物,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他的许多论述被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他的名字渐渐被历史埋没。在今天提起“张仲景”可谓家喻户晓,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仍然是中医永垂不朽的经典。而提起“盖伦”,恐怕现在已鲜为人知。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现代医学缺乏中医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中医更重思想理论,而现代医学则更重结果。在现代医学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种理论如果被另一种理论推翻,那么它就会被完全否定。即使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希波克拉底、是盖伦。在现代医学里只有对错,只有一个“标准”;而忽视了“思想”和思想背后的“精神”。

     我们不能说中医的“包容性”和现代医学的“标准性”哪种更好。因为“包容性”让中医一脉相承地发展到数千年后的今天:而“标准性”则让现代医学与时俱进、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殊途同归吧,因为医学发展只有一个目的:维护健康,治疗疾病。

     最后谈谈我的一己之见吧。中医和西医孰优孰劣,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才疏学浅自然不敢给这个问题妄下定论,且谈谈我眼中的中西医吧!一开始我是个铁杆中医,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最终归宿;“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医学模式,将疾病和患者的关系阐述得尽善尽美;中医学“模糊中有精确、精确中有模糊”和“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都让我深深着迷。从岐伯到扁鹊,从张仲景到华佗,从王叔和到皇甫谧,从巢元方到孙思邈,从李东垣到朱丹溪,从李时珍到张景岳,从叶天士到吴鞠通,历史上无数医家把中医从涓涓细流汇集成了汪洋大海。与此同时,这些医家们的传奇故事和他们留下的不朽著作,也让我痴、让我醉。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序》让我声泪俱下、义愤填膺;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让我痛恨叹息、顿生大慈恻隐之心;读吴瑭友人的《温病条辨序》让我顿感自己的渺小、立志抗志希古……和至理对话、和哲人比肩,只有中医才能给我这种器宇轩昂的感觉。我爱中医并不只是爱中医本身,还爱千年来中医所孕育出的一脉相承的文化,以及文化中那些永远在历史星空深处熠熠生辉的不朽仁慈!

     但是“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客观来看,中医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许多器质性的病理改变,好多囊肿、肿瘤,单用中医消痈散结之法,效果并不明显,只有用西医手术切除的方法方能立竿见影。这样,虽然用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本着的是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之愚见:中医和西医在基础理论上虽然天差地别,不可能真正结合,但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这点上是一致的,这是医学的共同目的,所以中医和西医可以做到殊途同归。西医微观精确的诊查技术,是中医无法比拟的;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治未病”的思想又是西医所望尘莫及的。西医长在微观,中医长于整体。所以我认为,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应该扬长避短,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诊断上,望闻问切与先进科技互参分析;治疗上,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中医西医取长补短、合理施治。这样才能为厚重的中医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祖国医学的发展具有时代特色……

     恕我孤陋,这是我对《中医基础理论》千虑之一得,其浅薄之处望世之子云赐之斤正。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