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86
2014/9/10 悦读中医

     杏林人在路上,从未停歇

     作者:贵阳中医学院 2010级中西医临床(2)班 钟纪超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短短的24个字,道出了物之本性,气之升降浮沉,积淀着华夏文化的千年古韵,承载着国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真谛。不仅仅是《千字文》,翻开华夏的灿烂文明史,《内经》、《难经》、《千金要方》……这些中医古籍不都是在向后人传递这一真谛吗?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是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刻录着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性情的人类奋斗史,然而令全世界引以为豪的四古国文化,流传至今从未间断的只有中国文化,可谓炎黄子孙之万幸。说起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提祖国医学,古有伏羲氏制九针,神农氏尝百草,轩辕氏作《内经》,汲取各民族医学精华,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它就像是那华丽动人乐章的四横线,就像是那重峦叠嶂名川的脉络,就像是那汩汩流淌小溪里的水草,记录着过去的辉煌,承载着未来的希望,紧紧地链接着神州空间。

     现代医学的“非法入侵”,让祖国医学措手不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中医人重新审视中医这个职业,认真思考中医的发展方向,虽然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依然阻止不了中医向前迈进的车轮,因为支撑中医的不是吹嘘、不是侥幸,而是实实在在的疗效,是挽救生命、抗击疾病的功用。1954年,毛主席在浙江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就曾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毛主席也是中医的一个受益者,20世纪30年代在延安时,由于环境恶劣,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往往痛的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一次,名中医李鼎铭到杨家岭来看望毛主席,为其切脉之后,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主席身边的西医都不同意他服用中药,但毛主席力排众议,坚持把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之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之后,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并且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

     中医力挽狂澜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1956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是先祖仲景的“白虎汤”阻止了疾病的蔓延,挽救了诸多患者的性命,疗效超过当时世界水平;再比如2003年SARS流行,世界有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8400多例SARS患者,全球死亡率为11%,大陆为7%,其中广东为3.6%,是因为中医药介入治疗最早,因此效果也是最好的。当然,中医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万物皆有其所胜和所不胜,中医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从不拒绝接受外来的好东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比如中药胖大海,实际上是进口货,但中药拿过来了,现在谁能说它不是中药呢?还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乳香是产自红海沿岸的,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的西洋参原产地是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森林区。一人独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医自古以来就以救治更多的人为宗旨、对外来学习者也持开放态度,日本汉方医学、韩国著作《东医宝鉴》的鼻祖不都是祖国传统医学吗?1972年尼克松首次率团访华,参观了“针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术、神经外科做颅脑肿瘤的切除手术,感到十分惊奇,代表团带着赠送的英文版《中国针刺麻醉》一书满意回国,中医针灸随之传入美国,并在世界上产生了“中医热”和“针灸热”。

     中医不仅仅是治病之术,还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中医人性格谦逊、心态平和,“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一位妇女因子宫内膜太薄,受精卵不能正常着床,而不能生育小孩。现代医学对于这种病例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名女子求助现代医学三年多,也未能圆成为妈妈的心愿,最后走投无路,她想到了中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黄老师,起初黄老师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黄老师并没有放弃,用《傅青主女科》里的两个基础方加减治疗,每个月定期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经过十个多月的配合和坚持,这名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奇迹般地生长到能正常受孕的数值,再继续治疗四个月后,患者成功受孕了!你或许会说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你或许会说是前面三余年西医治疗后期起效了,你或许会说这种方法并不会让另一名患者受孕,效果待定,可不管怎样,事实是黄老师用中医让一名妇女圆了作母亲的梦,让一个家庭的争吵声变成了期待孩子降生的幸福笑声,并且黄老师也没有给自己大肆宣扬,只是打心底里替这家人高兴,继续像往常一样进行着自己的医疗工作。不争不抢,不代表不在乎;不嚷不喊,不代表不争辩,只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需要心态淡然,需要专注,需要心无旁骛。

     借用毛主席一句话,“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医生,是一份背着人道主义的重担、冷暖自己的职业,它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却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中医人在医疗战线上坚守了上下五千年,我相信中医必将会一直延续下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杏林春暖,予患病之人一缕阳光照亮前行之路,予有疾之人一阵清风吹散眼前雾霾,予绝望之人一道火光融化心中坚冰。中医人携手杏林路上,静待花香满园,郁然成林。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