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揭开:华佗《中藏经》,竟然媲美仲景《伤寒论》?!
2014/9/11 悦读中医

     作者:孙光荣 主编:刘观涛

     “我的梦想:从21天开始”。

     邀“知己”见证梦想的开始,和“好友”分享梦想的实现。

     我的中医梦,实现在当下……

     收到读者“和平同学”同学的来信,也祝贺你天天快乐!

     悦读中医六十四天读书笔记:首先祝主编刘观涛老师以及所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谢谢老师!卢崇汉老师的这篇讲稿是第二次刊发第二次阅读了,讲了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暴哑、暴聋、暴盲的病案。展示了经方的力量。然后讲了当下社会附子炮制所存在的问题。再次祝所有为了中医药传承的老师节日快乐!

     下面是“悦读中医”的精彩文章,如果您觉得很棒的话,请您向最好的朋友“分享喜悦”。

     谜团揭开:华佗《中藏经》,竟然媲美仲景《伤寒论》?!

     作者: 孙光荣

    

     为正本清源、续脉延命,国家中医管理局开展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太素》、《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内经知要》列为十一项国家中医古籍整理研究重大项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中,《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脍炙人口,代代相传,广为应用,而唯独《中藏经》因其作者与成书年代之谜而尘封一千六百余年。

     此书实为璀璨之明珠,医家之宝典。

     《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凡三卷(另有一卷本、八卷本)。

     上卷和中卷共有49论:

     第一篇至第十六篇,为理论概述部分,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全面系统、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条分缕析。以“人法于天地”开篇引领,分论天地、阴阳、生成、阳厥、阴厥、阴阳否格、寒热、虚实、上下不宁、脉色、生死、病有灾怪、水法、火法;第十七篇至第二十篇为大病概论,分论风证、积聚、癥瘕、杂虫、劳伤、传尸等。

     第二十一篇至第三十二篇,为脏腑辨证纲要部分,为全书之核心,亦属最具创新价值之部分,全面、系统、明晰,创立“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脏腑辨证八纲。首先总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然后分论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

     第三十三篇至第四十七篇,为杂病辨治部分,分论痹证、中风、疔、痈疽、脚气、水肿、淋证、服饵得失、痞证等,并论失治、误治之治疗交错致死候。

     第四十八篇至第四十九篇,为决生死部分,胪列几近失传之决死候法,包括杂病死候及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下卷附“疗诸病药方六十八道”。多为后人增补之奇方稀药。

     全书原文约3万字。乃一部文字古奥、行文简约、理论系统、内容丰富、方法独特、临床实用之中医典籍。余疑为古代散佚之医经,经华佗弟子搜集整理又经后世道家与医家补充而形成之古代中医用于课徒之读本。

     《中藏经》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揆诸大旨而融会贯通,条分缕析且发挥蕴奥,最早形成以脉证为中心之脏腑辨证学说,奠定脏腑辨证理论之基础,为中医明经正道,厥功甚伟。所蕴含之学术思想确实全面、完整、系统、精辟,可谓上继古典,下启新派,是为千古之密。

     《中藏经》学术思想包括:①指导思想为“天人相应”,提出“阴阳否格、上下不宁”病机学说;②诊断思想为重“形证脉气”,创立“寒热虚实生死逆顺”脏腑辨证八纲;③治疗思想为“从顺其宜”,倡导“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大法;④学术观点为“贵阳贱阴”,启迪扶阳温补之医学流派。

     ㈠基于“天人相应”之指导思想,总结“阴阳否格’、“上下不宁”之病机学说。

     《中藏经》以“人与天地相应”为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人之动止,本乎天地”;“天合于人,人法于天”;“人之百病、病之百候、候之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

     然则,阴阳逆从何以为病?《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曰:“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此则本于《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旨。而阴阳者,气血也,上下也,虚实也。故《中藏经》以《阴阳否格论第六》、《寒热论第七》、《虚实论第八》、《上下不宁论第九》、《脉要论第十》诸篇论述病机。

     “阴阳否格”者,谓气机不从顺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而气有阴阳之分,阴阳有否顺之机。阴阳否格,则诸病乃生。何谓“否格”?《中藏经》认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如何结合临床辨识“否格”之病机?《中藏经》曰:“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如何治疗“否格”之证呢?《中藏经》曰:“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由此可以初窥《中藏经》病机学说与治疗思想,而从“阴阳否格”入手论述病机,可谓提纲挈领。

     “寒热”者,病机也。《中藏经·寒热论第七》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总括之,则曰“阴阳相胜”。

     “虚实”者,病性也。《中藏经》就“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总论而又分论之,本于《内》、《难》而全于《内》、《难》,论寒热虚实,可谓要而不略。

     “上下”者,病位也。脏腑之位有上下之序,五行制化有母子之系。而母子者,亦上下也。故一脏受病而累及他脏之病机,《中藏经》以“上下不宁”喻之。如“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如疟也。”若此,则脏腑受病之传移变化,五行生克之制化机变,均涵泳于上下不宁论中矣。《中藏经》论病位及其变移之意义,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

     气血者,阴阳也,亦病机之所本也。《中藏经·脉要论第十》曰:“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故以脉象察病机,为《中藏经》之一大特色。

     ㈡据以“形证脉气”确立诊断思想,创立“寒热虚实生死逆顺”脏腑辨证八纲。

     中医学之辨证方法众多,而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为公认之“八纲”。而究其源起,八纲辨证是孕育于《内经》,滥觞于仲景。方隅《医林绳墨》云:“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三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直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以阴阳二纲统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方使八纲成为统一之辨证纲领,且以“阴阳”为其总纲,推演于各种辨证方法,相沿运用至今。

     世所鲜知者,《中藏经》源于《内》、《难》而异流,以形证脉气为依据确立诊断思想,创立“脏腑辨证八纲”,曰“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辨病机定性为寒、热、虚、实,辨病势预后为生、死、逆、顺,开脏腑辨证之先河。“《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经具有脏腑辨证的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华氏中藏经》。”⑽

     《中藏经》指出:“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其脏腑辨证八纲之学术思想十分明确,独具特色。兹列述如次:

     ⒈指导思想——天人相应。认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百病、百候、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

     ⒉生理观点——脏腑中心、阴阳平衡。认为“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

     ⒊病机观点——阴阳否格、上下不宁。认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而“寒热乃阴阳相胜,脏腑有虚实之变”。

     ⒋辨证要旨——判定顺逆、决断生死。认为“生死致理,阴阳中明;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

     ⒌辨证依据——形、证、脉、气。

     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

     ⒎辨证纲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

     核之原文,自第二十二论至第三十二论,均以形、证、脉、气为依据,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为纲领进行脏腑辨证。例如:《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二》依次论述:①肝之生理,即与胆为表里,其经为足厥阴少阳,旺于春,嫩而软、虚而宽为正常之肝气,弦为肝之正常脉象;②平脉、病脉;③以脉象而分虚实和太过、不及;④太过、不及诸证;⑤肝病之脉、证、形、气,以此而辨虚实寒热,依次辨识肝实、肝虚、肝积、肝寒、肝热、肝冷诸候,并决生死逆顺。

     《中藏经》,是以形证脉气为中心辨识脏腑病证最早之著作。纵览医籍,凡虚实寒热之辨者,汗牛充栋;而决生死逆顺者,凤毛麟角。《中藏经》则将决生死逆顺列为辨证之纲,明断其病证“不治”、“死”、“几日死”、“十死不治”,或断“可治”、“不妨”、“不治自愈”,辞确言明。

     ㈢主以“从顺其宜”之治疗思想,倡导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大法。

     中医之治法千变万化,但其总则不外《内经》所言正治、反治、扶正祛邪、补偏救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中藏经》所论治法,既遵从《内经》之旨,又有所创造发挥: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曰:“病起于六腑者,阳之系也”;《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曰“病起于五脏者,皆阴之属也”。由此可见,《中藏经》之诊法固以脏腑辨证为准绳,《中藏经》之治法亦以脏腑阴阳为依归。

     然则,如何救治脏腑诸病证?《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提出治疗总则:“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确立“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大法。

     所以,“水法”云:“喜其通者,因以通之;喜其塞者,因以塞之;喜其水者,以水济之;喜其冰者,以冰助之”。

     “火法”亦云:“喜其汗者汗之,喜其汤者汤之”。

     《中藏经·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继之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

     《中藏经·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更推而广之,分论“有宜汤者,有宜丸者,有宜散者,有宜下者,有宜吐者,有宜汗者,有宜灸者,有宜针者,有宜补者,有宜按摩者,有宜导引者,有宜蒸熨者,有宜暖洗者,有宜悦愉者,有宜和缓者,有宜水者,有宜火者。种种治法,岂能一也!”

     或曰:如此种种治法,皆“正治”之法,何以《中藏经》未详“反治”之法?盖《中藏经》既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为脏腑辨证之八纲,则“反治”之法则施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之证候,已寓于“不宜”之中矣。故《中藏经·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详明“可汗而不汗,合吐而不吐,当灸而不灸,当针而不针,宜导引而不导引,宜按摩而不按摩,宜蒸熨而不蒸熨,宜暖洗而不暖洗以及不当下而下,不当汗而汗,不当吐而吐,不当灸而灸,不当针而针,不当导引而导引,不当按摩而按摩,不当蒸熨而蒸熨,不当暖洗而暖洗,不当悦愉而悦愉,不当和缓而和缓”等误治之弊。又以脉证为据戒之勿汗、勿下、勿吐、勿针、勿灸、勿导引、勿按摩、勿蒸熨、勿暖洗、勿悦愉、勿和缓之诸病候,曰“顺此者生,逆此者死耳。”全面系统,正反详明。

     《中藏经》治疗大法“水法”、“火法”之主导思想为何?《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曰:“病者之乐慎勿违背,亦不可强抑之也。如此从顺,则十生其十,百生其百,疾无不愈矣。”《中藏经·火法有六论第十六》亦曰:“温热汤火,亦在其宜,慎勿强之。如是则万全万当。”《中藏经·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归结之曰:“大凡治疗,要合其宜。”故《中藏经》之治疗思想是“从顺其宜”。

     根据“从顺其宜”之治疗思想而确立“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大法。此乃因“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中藏经》以“水法”、“火法”统万法,并明确指出:“水火之法,真阴阳也。治救之道,当详明矣。”

     ㈣宗以贵阳贱阴之学术观点,启迪扶阳温补之医学流派。

     《中藏经》对于《内经》阴阳学说不仅有归纳、有继承,而且有创新、有发展。其“贵阳贱阴”之学术思想,即为又一特色,实有启迪后世扶阳温补学派之功。

     “贵阳贱阴”思想由来久矣!自《周易》始,即以天地类比而定阴阳贵贱之位。《繫辭上》曰:“天地尊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种观点与老子坤柔守静观点同时渗入《内经》,后世医家发挥则各有侧重:主阴者,以“水善火恶,泻心火溢肾水”为宗旨,成河间、丹溪一派;主阳者,以“阳生阴杀,温补脾肾”为圭臬,成元素、东垣一派。《中藏经》则推崇“贵阳贱阴”思想,《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集中论述,曰:“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故“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因之,强调“阴常宜损,阳常宜盈。”

     然而,既云“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又何以言“得阳者生,得阴者死”?为何“阴常宜损,阳常宜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气者生之本,气者,阳也。证之于临床,气绝者,必亡阳;救逆者,必回阳,故曰“盖阳为生之本,阴乃死之基”,遂有“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之说。由是可知,“得阳者生,得阴者死”,因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此乃顾惜真阳以作为养生救逆之基本法则。且揆诸阴阳之大要,则先天因气以化形而阳生阴,后天因形以化气而阴生阳,无论先天后天,惟真阳之火,乃生命之根本。

     自《中藏经》弘扬“贵阳贱阴”思想之后,继之者代不乏人。张元素“以扶护元气为主,谓类王道”(杜思敬《济生拔萃》);李东垣提出“阳主生,故寿;阴主杀,故夭”(《脾胃论·阴阳寿夭论》);薛立斋私淑易水而重温补,故特加意于“火”之一字;张介宾则对“阳贵阴贱、阳先阴后”思想发挥之,《景岳全书》谓“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可见《中藏经》“贵阳贱阴”思想对后世扶阳温补之医学流派启迪甚巨而又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中藏经》以“阴阳”统领寒热、上下、虚实、气血,而创立百病之病机学说为“阴阳否格”、“上下不宁”。源出《内》、《难》而所论更全面、简洁、扼要,其指导思想则基于“天人相应”。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