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167
2014/12/13 悦读中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感

     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 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张成华

     有幸拜读由彭子益先生所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感受颇多,记录下来期望大家能与之参考,学习交流。

     一、什么是古中医学

     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解决人民身心健康需求,开展养生、疾病治疗、康复等活动的民族医学,就是古中医学。

     强调古中医学,有三重含义,一是突出对经典的认可,历代中医经典,儒家经典是学好古中医学的基础。二是强调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医学的发展,主要在于继承,一个不了解中医的人,是无法谈及中医创新的,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医,就像以数学的标准衡量语文。要走入中医之门,首先要避免研究中医是一门科学。三是不承认中西医结合归属于中医学术体系,也不承认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独立学科。中西医结合是有利于医学发展的,其成果属于中医理论体系就属于中医研究,属于西方医学体系就归属于西医研究,这样才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二、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

     对于初学中医者来说,往往第一印象是中医是不科学的,但是学会以后会发现中医是有价值的。进入中医院校的学生大多会接触解剖学的知识,相比较之下,会觉得中医是不科学的,而中医也在西医引进的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试图将中医引向科学的道路,也正因此,中医学在这方面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当今规范化的中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的成果反而大多不如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的成功率高,我想,这也应该是原因之一吧。

     “科学”这个词基于西方概念,科学的方法包括若干的基本准则,如依赖准确测量的数据原则,可以重复验证的科学原则等;中医不属于这个范畴,中医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所应用的并不是现代定义的科学方法,解剖学的精确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一定理论之上的针灸却被证明是有效的。

     “科学主义”错误地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在科学尚且不能解释的领域,它成为了“科学殖民者”,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都受到打压被冠以“不科学”“伪科学”之名,只有真正明确中医不是科学,是非科学,但它是“科学的”,抛开证实中医是科学的妄念,才能入中医之门。

     认清中医是独立于现代西方科学体系之外的一种认知体系,真正学会了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去治疗疾病,才能扎根于中医,这时再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才是正确的道路。

     个人认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可作为学习中医的教材,但它不同于以往的中医古籍,是最接近现代的民国时期著作,一方面是循序渐进地从传统文化入手,引导学者步入中医之门,一方面在文法上接近现代阅读习惯,十分有利于学习真正的传统中医知识,这本书不像现在高等院校教材教给学生的是名词概念,而是在反复的讲述过程中使学者形成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正是当今院校毕业学生所不俱备的,它是进行辨证论治思维过程的核心,是中医的灵魂!是否能精通深入一门学科,首要的是要明白确立这门学科的世界观是什么,而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年青一代,形成气一元论、形神一体观的观念靠现有的院校教材是难以做到的,西方医学名词的搀入,更是混乱了中医的思维,而扭转这一危局,给予一个明确的方向的,我想《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最恰当的,正如书中讲到:“言脾胃必称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气而生。脾胃病湿,因土气为湿也。脾胃病寒、因土气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运动是为升降。脾胃秉土气,故脾经病则不升,胃经病则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质,则湿寒升降、皆无根由矣。”文中处处句句传达的是天人一体的观念,而一个熟背天人一体名词而不明二十四节气内涵的中医学生,又如何能成为真正的中医呢?因此这本书对当今学好中医,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疗效真是太重要了。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