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176
2014/12/23 悦读中医

     对中医与人性的所感所思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医学信息工程 杨明艳

     这本书是我一个月前看完的,写这篇读书心得之时我没有重温,在记忆中有些话依然如在耳畔叮咛,始终如最初听到一般分明,这便是我想写下来分享给大家的。

     ——题记

     看一本书就是要汲取些什么,可以是生活常识,可以是人生智慧,可以感受爱和勇气,可以体验悲伤与怨怼,书籍让我们触摸到更多的人生,那些别人的经验经过精挑细选被我们接受,融入我们的潜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性格与人生。

     这本书让我收获良多,无论是从人生观价值观还是生活常识,以及对一些我始终迷惑的问题的一些的观点,都引起我的共鸣。

     1. 对中西医的审视

     首先是对中医的态度。最初我对中医的感觉完全来自小说里那些神乎其神的描述,接触到的第一本和中医稍稍相关的书便是《抱朴子》,这本书本是道家经典,自然充满了各种神奇异能,各种集天地之精气日月之精华,举霞飞升羽化登仙的故事,虽然不怎么相信,但是仍然对种种神通向往不已。《黄帝内经》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而实际的中医显然与想象不同,所有中医都有老态龙钟的一天,许多中医自己也病魔缠身,就像文中的母亲,这是中医的现实。

     曾经在各大论坛上见过中西医优劣的激烈辩论,那些毫无理由主观臆断的谩骂自不必管,有些有识之士也确实道出了中医在面临西医诘问时尴尬的境遇。

     首先我们早已打倒了牛鬼蛇神,作为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洗礼的人,并不觉得世界的运动、物质的变化是如同《易经》对阴阳五行变化的描述一样朴素而模糊,而是如化学和物理定律那样明确而斩钉截铁。而五行学说一直被认作是道家理论体系的基础,由此蒙上了神秘学的色彩,医学上目前人类认知的还很少,甚至生命是怎么开始和结束的都没有弄明白,但是那样很多人也拒绝让类似神学的说法来解释,这就使中医面临了信任危机。

     质疑并非没有价值,探索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质疑便是其动力之一。有些维护中医的人士也会反诘:请先用阴阳五行的观念来解释西医吧!以此证明二者无法圆融贯通的互相解释,我觉得这未免消极,就像量子力学中海森堡、波恩、约尔丹等人发展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发展的波动力学最终被证明是两种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的等价描述一样,中西医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沟通的桥梁,但是现代的中医研究工作已经在向这方面努力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像几何援助代数一样,互相发展来更明晰的认识我们的身体。

     最初作者与我们一样质疑,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对中医理论完全的不认同,并把质疑的目光投向母亲——这位医术高超宅心仁厚的中医,虽然母亲妙手回春邻里称颂,她仍然与父亲一同坚持批判,母亲并没有给予什么有力的回击,只是依旧用自己的经验治好一个又一个病人,这又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不甚相信阴阳五行对人体的描述,但是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却又无法辩驳,经验成为我们信任它的原因,而它的原理却仅仅被认为是辅助我们记忆的工具,这不是中医学习的正路,所以母亲宁可把医术带进坟墓,也不肯让作者偷工减料的学习。

     传统中医无法解释阴阳对应哪种物质,对脏腑的工作没有明确的描述,从而被轻视,然而,最终作者的态度转变,因为许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银屑病等等都曾经被母亲的回春妙手治愈过,只可惜方法随着母亲仙逝了,可见著书立说很重要!西医日渐科技化精细化,也日渐昂贵,日渐远离自然,也许文中澳大利亚医院对产妇的错误护理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许各种以排除隐患为目的的手术最终加速病人死亡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许一场疾病让一个家庭倾家荡产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许狗的肺、狐狸的心治好哮喘和心脏病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却不得不让我们对西医产生怀疑,西医真的是治疗疾病最好的手段吗?

     2. 对人生以及生活的感悟

     在为人处世上,文章带我们走入上一个时代,物质匮乏但是民风淳朴,以母亲和母亲的师傅为代表。师傅给我的印象便是高风亮节,收留一个有家难回的女孩,并且对她视如己出,将自己的行医经验倾囊相授,临了将医书药柜一分为二,一份给儿子,一份给她。而母亲亦有师傅的风骨和仁慈,不但是尽心竭力救治病人,而且对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以至于当一个女孩做出抛弃初生婴儿的荒唐事的时候,她理解到那个女孩银牙咬碎和血吞的悲怆与无奈,而深深的谴责那个把她揪出来批斗的卫道士,支持那些不被祝福的爱情,散药给穷人更是常事。受到母亲的影响,作者亦仁爱而明理,甚至在面对精神病人的时候,都能知道她们内心一样同正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而敢于上前抱住她,告诉她,你累了。这是何等温柔的光辉。

     文中师傅的死亡也给我很大震撼,我们有过种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而师傅的选择却透露着智慧与坚强,曾经看过《我即我脑——在子宫中诞生在阿茨海默氏病中消亡》,其中提出一个观点,现代医学统计人类死于各种各样的疾病,却从来不说死于衰老,那些身患绝症的人歇斯底里的哭泣,真是可悲可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机能下降,各种问题一一出现,再逐渐走向死亡,这本是最最自然的过程,却是很多活着的人难以接受的,而医院里种种耸人听闻的治疗手段,高昂的价格,让家庭蒙受巨大的阴影。

     文中提到西方医学思想对中国女孩造成的误区,我们或多或少都遭遇到了,曾经听说某些东西排毒养颜,我们都恨不得多吃一点再多吃一点,全然不顾是否合乎我们的体质,为我们身体健康制造了巨大隐患。

     3.结语

     由于作者并非中医医师,所以有些事例中的医理并没有阐明,而母亲又早已辞世,而无从受教,这无疑是遗憾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人思考的空间。无论是从中西医的观点还是人生道理人生经验上来看,都是收获甚多,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适合中医爱好者读的好书。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