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堂】熊继柏:中医怎样考虑治疗与地域的关联?
2015/2/23 悦读中医

    

     提示: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免费订阅

     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一个编织光荣与梦想的地方。你不是一个人在阅读,经方学堂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与您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为什么温病学家大多出自江南?

     张仲景虽然用了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汤,都是清热泻火的,但是他毕竟对温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尽管张仲景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说法,给热病取了个温病的名称,但张仲景毕竟没有提出系统完整的治疗温病的理法方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南方的人,他所接触的面主要在中原地带。而温病学家吴鞠通、叶天士、王孟英、薛生白全是江南人,所以他们对温病有着切身体会,他们在临床中运用更有切身体会,所以就形成了一整套温病的临床辨治体系。应当想到,古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与他们接触的面是直接相关的。比如《内经》中讲诊断,古人的接触面是个什么情况,他就只能举他所接触面相关的例子。《内经》讲“赤欲如帛裹珠,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古人举例说白色要白得像鹅毛。如果是今天我要表达《内经》的这个意思,我就会说“白如电灯管”,因为我接触的白色可以用电灯管比喻。而古人那时候没有电灯管,就只能用他们接触多的鹅毛来比喻。

     为什么温热派医生多出自北方,而清凉派的医生多出自东南?

     因为那个时候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交通发达,他们大多只能局限在生活地的那个领域。叶天士做医生那么好,那么了不起,也只能局限于他所在的那个地域。不像我现在这个时代可以看全国的病人,有机会到全国去看病。当然,我的学问绝不能跟一代杰出的大师叶天士相比,但我现在接触的面比清代时期要广,北到东北、南到海南的患者我都可以碰到。我有切身体会:陕西人的被子、衣服洗了不要到外面去晒,就放在房子里面一天就干了。而在长沙行不行呢?绝对不行!作为我们当医生的来说,就应该知道西北(如陕西、新疆)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风燥之气,多燥气,多干燥,北京也是这样。而东南(如长沙、海南)的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之气,所以东南边的患者脚气特别多。南方人到西北之后,就容易嘴唇开裂,鼻子出血,这是火吗?不是,是干燥。这就是气候、地域使然。而西医是不重视这种地域影响的。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 熊继柏教授,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栏目主持:刘观涛

     新媒体编辑:王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