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火针疗法有疗效!(尽显“针”功夫)
2015/6/13 悦读中医

    

     提示: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免费订阅本刊

     小编导读

     痛风,已然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了,而痛风也不仅仅只发作于年老之人,现如今,痛风也渐渐向年轻人靠近。经历过痛风的人,对其发作的痛苦,定是刻骨铭心。夜半三更,美梦正香甜,痛风突然发作,剧烈的疼痛让您从美梦中猛然惊醒。那个中滋味,是难以言表的苦楚。痛风,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如何解除痛风的痛苦?看神奇的火针疗法,如何一显“针”功夫!

     痛风系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趾、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认为,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从而引起组织的炎性反应。

     【诊断要点】

     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为特点。可伴发热、头痛等症。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足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郭、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必要时做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脏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辨证分型】

     1湿热蕴结

     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瘀热阻滞

     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肌肤干燥,皮色暗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3痰浊阻滞

     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院痞闷。舌胖质暗、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4肝肾阴虚

     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疗】

     1取穴

     主穴:阿是穴、行间、太冲、内庭、陷谷。

     配穴:湿热蕴结加丘墟、大都、太白,瘀热阻滞加血海、委中,痰浊阻滞加丰隆、阴陵泉,肝肾阴虚加太溪、三阴交。均取患侧穴。

     2操作方法

     足部腧穴用粗火针,踝关节以上腧穴用细火针。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几层报纸。穴位常规消毒后,将火针烧至通红甚至白亮,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0.2~0.5寸。每穴点刺1~3针,足部腧穴以出血为度。每次治疗总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每周治疗1~2次。针后,嘱患者在48小时内保持针孔清洁,24小时内不要着水。

     3要领及注意点

     火针点刺阿是穴和经穴每穴出血量要尽量多些,这样疗效会高些,最好能到10ml以上,但一般不超过30ml。针刺深者,要严格保持针眼局部洁净。

     【典型医案】

     李某,男,62岁。2009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痛风2年。2年前,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突然红肿热痛,查血尿酸高,被某医院诊断为“痛风病”。经服用秋水仙碱、羟基保泰松等药物后症状缓解。但服用秋水仙碱后胃肠不适、腹泻,且每隔3~5个月该处肿痛发作一次。查患者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及足背肿胀,肤色紫红。伴有头晕目眩,形体肥胖,胸脘痞闷,舌胖质暗,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湿热痰瘀蕴结。遂在患侧痛点、太冲、内庭、大都、太白处用粗火针点刺放血,总计出血量约为50ml,治疗3次后肿痛消失。嘱其调整饮食,戒烟酒,增强运动。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临证备要】

     对于“痛风”病名,历代医家均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由上可见,传统中医认为痛风的病机在于风寒湿浊闭阻皮肉筋骨,久则郁而化热而发病。现代医学所说的“痛风”还散见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病症的论述中。

     针灸三通法治疗痛风疗效卓著。所选主穴行间、内庭为荥穴,“荥主身热”;太冲、陷谷为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本病系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郁而化热所致。采用火针放血,一方面“以热引热”、“火郁发之”,郁热之邪可随血而去;另一方面,在肿痛处放血,可迅速祛除“宛陈”之血,起到止痛消肿、化湿除痹的作用。辨证配穴,可治病求本,巩固疗效。

     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因素引发,特别是摄入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是引发痛风的主要原因,对此要高度重视。高嘌呤的食物有动物内脏、深颜色的肉类、西式浓肉汤、鸡精、海鲜、鹅肉、部分野生动物、硬壳果(如花生、腰果等)、菜花类、豆苗、笋、豆类等;植物幼芽中嘌呤含量中等,但也不可多食。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火针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光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