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脉与用脉,名医教你弄个明白!
2015/12/16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中医的神奇之处,很多人都是有所领略的,而中医诊脉在人们的眼中更是玄之又玄,所谓的“三根手指走天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说起脉诊,人们除了觉得玄乎不解之外,很多业内人士对于脉诊的研究却是兢兢业业,但脉诊的那点朦胧之美,总是难以摸透,比如体脉和用脉,还如何区分?今且听听本文作者的简介!

     关于脉诊的体用,我自己的体会是,以定位为主的是体脉,以定性为主的是用脉。或者说以诊断为主的是体脉,以辨证治疗为主的是用脉。我们教材上从未涉及体脉,只讲用脉。学脉诊,如果一开始就从用脉入手,就会出现“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情况。体脉是不需要用动脑子的,只需要去感受。体脉多在江湖上,在师徒间传授。最近网上有人提出“微观脉”的观点,在我看来即为体脉,像金伟先生、王光宇先生、许跃远先生,他们的诊脉就是以体为主的。我们许多科班出身的中医,因为对体脉不了解,多是以脉诊病、诊断精准但疗效不佳者。其实,这是因为他没有明白体用相应的道理,有体而没有用。体脉是技术,用脉是理论;体脉是纯凭直觉的,用脉则重逻辑;体以诊断为主,用以治疗为主。如果没有用,而只讲体,那么就会出现诊断虽然准确,但效果不好的情况。如果没有体,直接讲用,心就会不定,会很乱。所以,学脉应该是先学体脉,后学用脉,把体脉和用脉分开来学,这样就更容易上手了。怎么就知道自己学会了体脉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如果病人不开口,你能说出他主诉,这基本上证明你的体脉学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再返回来学《内经》、学辨证,我们再把到的脉才可靠。

     《内经》中的脉诊,大部分篇幅都在讨论四季脉,四季脉属于用脉。而《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这就属于体脉。所以,理解体脉和理解用脉是不一样的,它的指法、指力是不一样的。当然,熟悉了以后,可以不分这么细,但初学还是应该分清楚体脉和用脉。体会体脉的时候,要把自己当傻瓜,不用脑子,不要去考虑辨证,不要一边摸脉一边想别的,仅体会它,这才是体脉。

     《伤寒论》也有体脉和用脉的描述。《伤寒论·平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是用脉。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属于体脉。所以,当我们分清了体脉和用脉后,临床就不会这么迷惑了。

     我鼓励大家熟读《脉经》,因为《脉经》里面除了载有用脉的内容,还载有对体脉的认识,只是大家都忽略了。

     后世的脉书有很多,我比较推崇《四海同春》和《治病法轨》。《四海同春》是明代医家朱栋隆所著。这本书在《四库全书》里没有收录,所以它的流行也不广。但是朱栋隆对不同的脉进行了规范化和定量化的描述,用了《内经》的术数理论。如果我们平时把脉,没有量化的话,浮和沉就很难确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四海同春》这本书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脉药相应,什么部位出现什么脉、用什么药。当然,也不必完全按脉组方,但是至少可以把这本书当字典,在平常辨证基础上,拟定一个主方,然后出现什么脉,再查查用什么药,根据脉来进行加减,这是比较实用的。而《治病法轨》对脉也有很独到的见解。

     脉是难以描述的,古人善用比喻,但是后人对古人比喻的理解有偏差。我举几个例子。一是涩脉。古人的比喻是如轻刀刮竹。有人解释,因为竹子有结,刮到节的时候会有阻力。这种解释是把刮竹理解成削竹,刮和削一字之差。削竹子的时候,竹子和刀之见是有倾斜角度的;而刮竹子时,刀子和竹子是垂直的。刮的时候,刀不需要过节,就在其中短短的一节刮,所以,我们就能体会到涩脉的感觉。二是紧脉。《脉经》说:“紧脉,数如切绳状。”《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转索”与“切绳”意思是一样的,但多了一个“无常”。“无常”要怎么理解呢?在我所看的书中,没有看见医家对“无常”进行解释,只是对“转索”有描述。“转索”就是搓绳子,把绳子搓得很紧。“无常”是把绳子搓得很紧后,突然松手,绳子屈曲毫无规律,这个屈曲的没有规律的状态,就叫“转索无常”。这样的脉在临床是很容易见到的,尤其是用轻举的方法来把脉的时候,很容易见到这种脉象。所以我很佩服张仲景,他是真正的临床家,他对脉的描述,蕴含了他的临床经验。

     还有《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里有判断痉病预后的脉象,“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关于“暴腹胀大”的解释,我在钱超尘老师的《张仲景研究集成》一书里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河南的一为医家写的,他认为“暴腹胀大”应该与前一条连读,“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其中,“暴腹胀大”说的是脉,不是说患者的肚子突然胀大。我对这位作者的解释很认同。“暴腹胀大”的脉象就像蛇吞了老鼠、吞了青蛙、吞了鸡蛋,其他部位都是细的,只有一个部位突然鼓起来。如果患者的脉整体都很粗大,那就已经痊愈了,不是“欲解”了。

     在1990年我跟着我师父学习的时候,对破伤风观察、治疗得不少,我一直没有发现暴腹胀大的脉象,原因是早年的时候我对脉有点不太重视。最近,我又碰到了一位破伤风的患者。我对他的脉观察得比较细。这位病人发病的时候,他的脉是沉紧的,他痊愈后,脉是浮缓的,但却没有出现暴腹胀大的脉象。所以我自己有一个想法,这个暴腹胀大,不单是只有一个部位出现,而且也不是从始至终地出现,它是瞬间的。我们把脉的时候,对这个瞬间出现的变动特别不容易把握。把脉的时候,如果脉突然哪个部位有异样,就不要放过,可以只按这个部位来辨证,其他都可以不看。这样更准,这就是我的体会。

     栏目:经方学堂

     >>>>

     栏目主持:刘观涛/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名师经方讲录?第五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赛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原创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