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身家大揭秘!(值得每个人珍藏)
2016/2/16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羞答答的六味地黄丸,每次提起它,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那个中意思,自是不言而喻。不错,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的功效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滋补肝肾的代表方,但六味地黄丸为何能用于滋补肝肾?又有些什么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正文解谜!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为藏血之脏,精血可互相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相互影响。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小儿囟门不合;脑为髓海,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或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耳鸣、骨蒸潮热、消渴、盗汗、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配伍特点】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补而不滞。

     【运用】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加减变化】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

     【使用注意】脾虚泄泻者慎用。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科学走近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范永升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原创投稿!)

    

     新媒体编辑:王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