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伤寒汗出病解的方式有哪些?
2016/11/23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伤寒论》在中医界的地位,毋庸置疑,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六经辨证体系的确立和对方剂的贡献,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伤寒论》中讲述的汗出病解的方式,赶紧看正文吧!

     一、用发汗药汗解

     太阳病表证虽据其有汗无汗、脉象浮紧浮缓等表现划分为表虚中风、表实伤寒,但用汗法祛除邪气,理致则一。

     尽管服麻黄汤或桂枝汤有啜粥与不啜粥的区别,但覆取微似有汗的原则相同,因以汗出方式祛除邪气,故有“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的告嘱。要想祛除邪气,必须掌握汗出的程度,“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汗出适度,则邪去病解;发汗太过,则损阳伤正,变证丛生。可知,非汗出无以祛表邪,大汗出反而伤正气。此即以发汗药得以汗解的要领。

     二、非发汗药汗解

     得汗病解,除用诸如麻黄汤、桂枝汤发汗药物以外,用非发汗药亦可使疾病得汗而解。如第23条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即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宣通上焦气分,使上、中、下三焦之气调达畅通、津液道路畅达,则能布散周身,内而脏腑,外而百骸。胃气调和,则津液化生有源,一身之气谐和,故能化津作汗、带邪外出。此虽不用发汗解表药而起到汗出病解的作用。

     除用药物外,针刺发汗腧穴有时亦能达到汗解的目的。

     如第216条曰:“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刺期门并无发汗作用,然能达到汗解的目的。血汗本同一源,汗为心之液,今热邪入结血室,致血分热盛,血热伤及心气,心气既伤则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故但有热蒸血中营阴致头汗出症,而周身无汗。热伤心气则有谵语,治之必刺肝之募穴,因肝主藏之血,充肤温肉,澹渗皮毛。刺期门则血中之热化汗外出,血室胞中之热邪亦随之外散,则疾病即可痊愈。

     三、自汗而解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伤寒论钩沉与正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梁华龙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