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实在难受,5张妙方话神奇!
2017/1/1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生活中的很多琐碎小事,都让人心烦意乱、头痛不已。说起头痛,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只是很多人都觉得是小毛病,多半是不以为然,但很多时候,头痛让人难以忍受呀!其实,头痛无论轻与重,都该积极治疗,如何治?小编今天与您分享几个妙方,或能有益,不妨收藏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本文论述的头痛,是指溺毒证中所表现以头痛为主症者。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中医学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藏精纳气,乃元阴元阳之所在,溺毒日久,肾精始衰,故常出现头晕健忘、视物模糊、耳鸣、腰酸腿软、夜尿多等症状,皆属肝肾阴虚的表现。溺毒证日久,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别,溺毒所致头痛辨证多为内伤,治疗当辨脏腑虚实。

     一、肝阳头痛

     主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溺毒证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忧郁,肝气郁结,肝失疏泄,络脉失于条达则烦躁易怒,拘急而头痛;或平素性情暴逆,恼怒太过,气郁化火,日久肝阴被耗,肝阳失敛而上亢,气壅脉满,则见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清阳受扰而头痛,舌脉均为肝火上炎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牡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首乌藤。

     方解: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潜阳;栀子、黄芩、牡丹皮苦寒清泄肝热;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调血,引血下行;首乌藤养心安神。

     加减:若因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而症见头痛剧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黄者,加夏枯草、龙胆、大黄;若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木,症见头晕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软者,可选加枸杞子、白芍、山茱萸。

     二、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隐隐,甚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分析:溺毒日久,脾肾亏虚,气血化生不足,营血亏损,气血不能上营于脑,髓海不充,窍络失养则见头痛;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则见面色少华;气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失所主则见心悸、失眠;气血虚少,则见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苔薄白,脉细弱俱为血虚之象。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方剂:加味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生地黄、白芍、何首乌、川芎、菊花、蔓荆子、五味子、远志、酸枣仁。

     方解:当归、生地黄、白芍、何首乌养血滋阴;川芎、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平肝止痛;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

     加减:若因血虚气弱者,兼见乏力气短,若阴血亏虚,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者,可加入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等。神疲懒言,汗出恶风等,可选加党参、黄芪、白术。

     三、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分析:由于肾病迁延日久,气化失常,升降失司,三焦阻遏,气机逆乱,浊毒壅滞,脾失健运,肾失温化,以致水湿内生,聚湿生痰,痰浊壅滞,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因而头痛昏蒙,脘闷纳呆,甚或泛恶;痰阻脑脉、痰瘀痹阻、气血不畅,均可致清阳阻遏、精血失充、脉络失养而痛。诚如朱丹溪所谓“头痛多主于痰”;苔白腻,脉滑或弦滑,主风主痰,为痰浊头痛之象。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陈皮、生姜、白术、茯苓、天麻、僵蚕、天南星。

     方解:以半夏、生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健脾化痰、降逆止呕,令痰浊去则清阳升而头痛减;天麻平肝息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加僵蚕、天南星以加强化痰息风之力。全方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息风之功。

     加减:头痛甚者,加蒺藜、蔓荆子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加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若痰郁化热显著者,可加黄芩、竹茹、枳实清化热痰;兼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化浊。

     四、肾虚头痛

     主症: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分析:肾病历久,肾精久亏。肾主骨生髓,髓上通于脑,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则会发生头痛;真阴不足,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则见眩晕耳鸣;精亏血少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肾失封藏则见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均为肾精亏虚之象。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剂: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杜仲、续断、龟甲、山茱萸、山药、人参、当归、白芍。

     方解: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滋肾填精,杜仲、续断补益肝肾,龟甲滋阴益肾潜阳,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诸药合用,滋肾填精、大补气血。

     加减:若头痛而晕,头面烘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泻火; 若头痛畏寒,面色?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若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理气消胀;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纳呆食少者,加麦芽、神曲健胃助运。

     五、瘀血头痛

     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肌肤甲错、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或细涩。

     分析:肾病历久,瘀浊内阻,络行不畅,气滞血瘀,清窍阻遏,不通则痛,遂见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甚或痛如锥刺;脉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四肢、肌肤、筋骨失于濡养,则有面暗、腰痛、肌肤甲错;舌、脉均为瘀滞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麝香、生姜、葱白、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大枣、郁金、石菖蒲、白芷、牛膝。

     方解: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为主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宣通气血运行;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加郁金、石菖蒲、白芷以理气宣窍,温经通络;用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引瘀浊下行。诸药合用,起宣窍通络、活血化瘀、滋肝益肾、引浊下行之功。

     加减:头痛甚者,可加全蝎、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以收逐风邪,活络止痛。久病气血不足,可加黄芪、当归以助活络化瘀之力。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溺毒证治概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周富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阅读原文”,一键购本文图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