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下病、月经过多,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2017/1/14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而精血又是维持女性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女性的生理活动与脏腑功能关系紧密,妇科疾病与脏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对于带下病、阴挺及月经过多等的治疗,妇科专家韩冰教授认为,还可通过温脾渗湿、束约带脉法的方式来搞定,一起来看看吧!

    

     温脾渗湿,束约带脉法是通过温补脾阳,渗利水湿使带脉复约,从而调摄诸脉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治疗带脉失约而致的带下病、阴挺及月经过多等。

     一、病因病机

     湿邪为致带脉病变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外感湿邪、内生湿邪之别。外感湿邪,湿为阴邪,黏滞重浊,且湿性趋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带脉绕腰腹一周居下之阴位,故湿邪易侵犯带脉,又带脉与诸经脉均相通,尤与生湿主要脏腑脾所主经脉直接相会,湿邪极易循带脉留滞于脾经,导致内生湿邪。此外,湿邪内生,多由脾、肝、肾功能失调所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于腰腹部与带脉相会,故有遗湿于带脉之虞。内外湿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形成湿邪缠绵的病机。

     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伤脾,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损伤任带,失于固约,发生带下病。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带脉失约,致月经过多;素体脾虚,中气不足,分娩损伤,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或产后调养不及,耗伤脾气,或久居湿秽之地,寒湿袭于胞络,损伤冲任带脉而失于固摄,致阴挺的发生。

     二、疾病及其辨证

     脾虚湿滞带脉引起的带下过多,分为脾气虚证及脾阳虚证,辨证时应根据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异常及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辨证分析。若带下过多,色白,质稀薄,无臭味,脘腹满闷,泄泻,面目浮肿,舌淡,苔白腻,脉缓弱,为脾气虚弱、湿滞带脉、带脉失约之证。若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面色不荣而呈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乏,腹中冷痛,喜热喜按,腰部酸楚,舌苔白滑,脉沉无力,为脾阳虚弱、湿滞带脉、带脉失约之证。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抑制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大凡脾虚湿停,易损伤脾阳,致脾阳虚损,进一步影响脾之运化功能。

     脾虚湿滞带脉引起的阴挺,症见阴中有物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劳倦伤气后症状加重,带下增多,色白质稀,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滑。脾虚湿滞带脉引起的月经过多,症见月经量多,色淡红,质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红,脉薄白,脉细弱。

     三、用药经验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韩冰奇经八脉辨治妇科病理论与临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宋殿荣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阅读原文”,一键购本文图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