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伪装的小“痘痘”,可能引起大问题!
2017/3/10 悦读中医

     小鸡都孵出来了,你还没关注“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长痘痘恐怕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一般来说,除了影响美观之外,只要注意清洁避免感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后果。然而,有些和“痘痘”长得差不多的家伙,却不是那么好脾气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让你吃足苦头!

     它就是——疖!

     有成语说“养痈为患”,意指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近日,有一位患者就切身体会到这一成语的含义,虽说不是“痈”,却也是吃足了苦头。

     如图所示,半月前,患者发现腹部生了一颗小“痘”,有微痛和痒等症状,因为位置偏,没有太大的感觉,患者选择放任自流;但5天后,这颗不起眼的“痘”扩大了“疆域”,并且痛痒的症状愈加明显,患者到药店买了皮肤消炎药外敷;一个星期后,这颗“痘”建起了自己的“城堡”,周边发硬、结痂,后又流脓,至此,患者赶紧来到医院皮肤科处理。原来这不是“痘”,而是“疖”。

     “疖”是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理例》云:“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清水,后自破脓出”。

     用西医学的描述来说就是:疖起初多为一浅表的毛囊炎性丘疹,随后炎症向下及周围发展,形成一硬结,顶端可出现黄白色脓栓,伴有红肿及疼痛。数天后硬结可变软,有波动感,可有脓液从破溃的脓栓排出。

     疖的发生主要因暑、湿、热邪蕴结肌肤,或脓毒旁窜,或体虚染毒,迁延不愈所致。

     赵本山曾在小品《买车》中笑言:“长在腰上的那叫闷头,长在屁股上的叫火疖子。”其实,疖在任何有毛发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皮肤经常摩擦与多汗部位最常见,包括皮带下方、大腿前侧、臀部、会阴部、腋下与腰部。

     “疖”初发时虽小,但不可轻视。中医对疖的外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兼清暑化湿。

     发作初期:较小的疖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较大者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或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选鲜野菊花叶、蒲公英、芙蓉叶、龙葵、败酱草、丝瓜叶等取其中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日1~2次,或煎水外洗,每日两次。

     成脓期:宜切开排脓,掺九一丹、太乙膏盖贴;创口较深者可以用药线引流。蝼蛄疖[]宜做十字形切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者,待死骨松动后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溃后期:一般出脓即愈。脓尽后用白玉膏掺生肌散收口。

     【注】蝼蛄疖:疖的一种,多发生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疖,其根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蟮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多由心火热毒或胎毒内发所致。

    

    

    

     小编温馨提示:

     1. “疖”看似是小病,但却有引发败血症的可能。如果身上长了疖,要尤其注意是否伴有全身系统症状,如发热,寒颤、倦怠等不适,如果出现,应及时就医。

     2. 疖肿发作的患者,除了外治之外,虚证者要同时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对伴有慢性病者,必须同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本文选自《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红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键购书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