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宗师邹云翔:学术特点与用药经验分享!
2017/3/29 悦读中医

     ↑ 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关注我们

     小编导读

     无锡名医邹云翔,近代中医肾病学宗师。治病以全科为主,对老年病、妇科病、温热病、疑难杂症都有独特的治疗经验,尤其擅长肾病,钻研颇深。邹老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创制了治疗肾病的中成药“保肾丸”,对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今天的文章且与您分享邹老的学术特点与用药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学术特色

     1强调整体观念为辨证论治的主导思想

     邹老认为,《内经》是中医临床工作的指导原则,无论是诊治外感急性病,还是调治慢性病,都不应该违背《内经》中反复强调的整体性诊治原则,不能囿于对某些局部临床症状的感性认识。强调整体观念为辨证论治的主导思想,有了对疾病的整体性认识,治病就能求其本,就能效若桴鼓。尤其要重视《内经》中的多因素致病理论。因为病人实际上是生活在致病的多方面因素的开放性环境之中的,所以临床医生必须要从这个基本实际出发,研究与病人有关的气候、地理、社会环境等致病因素,要重视病人的饮食习惯和情绪状态。在审察病情、分析病机时非常注重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界环境、情志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从而确定治疗法则。他认为在肾病的诊疗全过程中,必须牢牢地抓住整体思想。一般医生在肾病诊治过程中常常容易受西医概念的影响,习惯着眼于病人尿液排泄不畅之类的肾脏局部功能上去认识其病理,由此也只好局限在利尿消肿的治标方面去设计治疗方案和处方用药。这样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局部认识而专事治标,既体现不出中医在临床方面的特色,实际上也往往很难得到佳效。“肾脏有病,非特肾脏有损害,即内脏各部分都不健全,抵抗力薄弱才发生肾脏病”。肾病症状涉及各个脏腑,治疗中不能拘泥于肾而应整体调摄,根据临床所见不同情况而辨证施治,注意治肺、治脾、治心、治肝及多脏器同治,如肺肾同治、脾肾同治、心肾同治、肺脾肾同治、肝肾同治,以及气分、血分同治,补气行气与利水消肿药同治等法。

     2倡导多种方法治疗肾病

     邹老是著名的肾病专家,在肾病的诊治方面坚持按照中医特色。他经过不断归纳总结,形成了邹氏二十法,如发表利水法、健脾疏滞法、补气行水法、养肺滋肾法等,临证时或一法独用,或几法合用。根据前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末在肺”的理论,不独从脾肾着眼,亦重视肺之功能。临床用清宣肺气之剂每可使小便量增多,水肿消退,此法不仅适宜于急性水肿而有肺卫症状者,慢性水肿亦用之获效。治肺法除宣肺利水法外,还尝用清肺解毒行水法、降肺理气法、养肺滋肾法等。肾病不仅治脾法则运用较多,而且也用治肝法则,如慢性肾病水肿患者,经治面、肢浮肿逐渐消退,唯独腹大不减者,应考虑已累及肝经,从肝络瘀阻证候辨治,从养肝运脾、温肾化瘀法治疗,多获良效。邹老率先提出用活血化瘀方法治肾病,指出各种慢性肾炎,中医治法都用补气养血、化瘀温肾的整体、根本治疗,增强抵抗力;温肾行血宣瘀,佐通阳行气的药物,肾脏血流才不发生障碍。他创用大黄抢救尿毒症,口服用熟大黄,解毒而不伤正气;灌肠解毒则用生大黄。使用冬虫夏草为主治疗尿毒症和肾结核,对有水肿患者疗效显著。还用中医疏泄法治肾病激素疗法的毒副作用病证。邹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一部分肾病是由药物损伤肾气引起的,有的患者本身肾气不足,加上药物损伤导致肾病。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药物伤肾”的病因学说,比国际上早十多年。

     3调理疾病须重视和缓

     邹老在临床治疗中重视孟河医家的和缓学说,认为疾病的调理主要依靠患者对自身阴阳平衡系统的调节能力,寒热温凉,应病情需要,当用则用,用药乃是所谓四两拨千斤。治杂感宜重视扶正疏和之法,指出今人外感病兼内伤者居多,用药全要分别。如七分外感,三分内伤,则治外感药中,宜用缓剂、小剂及姜、枣和中为引,庶无大动正气汗血等累;若七分内伤,三分外感,则用药全以内伤为主,盖内伤之人,才有些微外感,即时发病,不似壮盛之人,必所感深重,其病乃发也。从这个意义上看费氏的和缓学说很有临床参考价值,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经验之谈。邹老提倡在中医学术上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无止境,这样才能丰富与发展中医学。见同行中有一技之长者,必登门求教; 凡自己未能治愈的病人,转至他人治愈者,必请教学习。儒学医学,融会贯通,如果一知半解,高深的医道是学不到手的。

     用药特点

     在肾病治疗方面,常用陈葫芦、泽泻、大腹皮、车前草、赤小豆行气利水,黄芪、党参、炒山药、白术、茯苓、薏米补气健脾渗湿,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杜仲、淫羊藿、川椒目温补益命门,龟板、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滋阴益肾,参三七、桃仁、红花、当归、地鳖虫、水蛭、川芎、泽兰活血化瘀。根据《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载,确认冬虫夏草有较强的抗痨作用,从而应用于肾结核病、尿毒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佳效。根据反佐疗法和泻南补北的理论,创制导阳归肾汤(大生地黄、败龟板、川石斛、大麦冬、黑玄参、生蒲黄、炒黄柏、川黄连、肉桂粉、生甘草)治疗肾性高血压病,凡属于心营肾阴不足、虚阳无制、浮越于上者都适用,是治疗虚阳上越的有效方剂。治疗高血压、失眠等症运用内服、外贴之法。内服方药,外用附子或葱、蒜等捣烂贴涌泉穴,疗效很好。治疗急性黄疸喜用金银花解毒退黄。此外,通过比较发现天竺黄对脑炎病人具有特效。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孟河医派三十八家:临床特色及验案评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夏婷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键购书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