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不用慌,推拿治疗来帮忙!
2017/4/24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推拿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小儿推拿作为推拿疗法的一个分支,因其操作方便、疗效明显,更是得到了众多奶爸奶妈的喜爱。尤其对感冒发烧之类的病症很适合,小儿发热到底该如何使用推拿疗法呢?且看正文!

     发热是指人体口腔温度>37.5℃,或肛温>38℃,或1天中体温波动超过1℃,即可以认为发热。

     小儿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正常体温范围:肛温≤37.5℃,口温≤37.2℃,腋温≤37℃。以肛温为标准,发热分为低热(37.5~38.5℃),中度发热(38.6~39.5℃),高热(39.6~40.5℃),超高热(>40.5℃)。

     1.外感发热

     偏于风寒者可见发热,恶风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鲜红;偏于风热者可见发热,微汗出,口干,鼻流黄涕,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2.阴虚发热

     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神疲,盗汗,食纳减少,舌红苔剥,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紫。

     3.肺胃实热

     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而引饮,舌红苔燥,脉数有力,指纹深紫。

     4.气虚发热

     活动劳累后发热,低热,语声低微,懒言乏力,动则自汗,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或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指纹色淡。

     1.外感发热

     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处方:推攒竹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清天河水200次。风寒者加推三关200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掐风池5次;风热者加推脊100次。

     方义:清肺经、清天河水宣肺清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以清热解表。

     加减:若兼咳嗽,痰鸣气急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隆、运内八卦;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门、分腹阴阳、推天柱骨;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宁,惊惕不安者加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2.阴虚内热

     治则:滋阴清热。

     处方: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揉上马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推涌泉300次,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各200次。

     方义:补肺经、揉上马滋肾养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运内劳宫以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增进饮食;推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

     加减:烦躁不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3.肺胃实热

     治则:清泄里热,理气消食。

     处方:清肺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揉板门50次,运内八卦1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枢100次。

     方义:清肺经、清胃经可以清肺胃两经实热,配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结滞以通便泻火;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理气消食。

     4.气虚发热

     治则:健脾益气,佐以清热。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摩腹、分手阴阳、揉足三里、揉脾俞、揉肺俞各200次,清天河水、清大肠各100次。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摩腹、分手阴阳、揉足三里、揉脾俞、揉肺俞以健脾益气;清天河水、清大肠以清热。

     加减:若腹胀、纳呆者,加运板门、分推腹阴阳、摩中脘;若大便稀溏,加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加逆时针摩腹、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若恶心呕吐,加推天柱骨、推中脘、横纹推向板门、揉右端正。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实用推拿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明军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戳原文,一键购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