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冰凉、关节疼痛,却查不出什么病!老中医却有办法
2017/12/26 悦读中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小编导读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体验,总觉着全身有风冷感、两手冰凉、关节疼痛,但检查却查不是什么病。面对这种情况,风湿免疫专家张鸣鹤教授建议可归纳为“风湿症候群”,属中医“痹病”范畴。据此,可以辨证制定治疗方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在临床诊疗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风湿症状,如全身有风冷感、关节肌肉不固定疼痛或两手冰冷,出现苍白、发绀、潮红三相颜色反应体征,但实验室或其他特殊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患者。这会使我们感到十分尴尬,因为我们无法告诉这些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但是又不能告诉他们没有病而不给他们治疗。为此作者建议将此类患者统统归纳为“风湿症候群”。其实在中医学领域里对此类患者早就有所认识,而且把它统一归纳为“寒痹”“痛痹”或“热痹”等范畴。作者认为其具体辨证论治如下。

    

     1肾虚寒凝型

     主症:病者多为女性,整日形寒怕冷,汗出尤甚,虽炎夏酷暑亦需穿着厚实,居室不敢开启门窗,足不出户,腰膝酸软,形疲乏力,关节不痛,舌质淡,苔白,脉象沉迟。

     病机:素体气血亏虚,阴盛阳衰,肾阳衰微,腠理空疏,感受寒邪,寒凝益甚。

     治则:补益气血,散寒固表,温补命门。

     处方:黄芪20g,党参20g,熟地黄20g,当归15g,熟附子10g(先煎),肉桂6g,白术20g,防风10g,仙茅12g,仙灵脾12g,炙甘草10g。

     方解:黄芪、党参、熟地黄、当归补益气血为君药;黄芪、白术、防风散寒固表为臣药;附子、仙茅、仙灵脾温补命门为佐药;炙甘草补中益气为使药。如汗出频繁加白芍20g、生牡蛎30g以敛汗固表。共奏温肾散寒之功效。

     2风寒湿痹型

     主症: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汗出益甚,形寒怕冷,下肢酸软,易抽筋,舌质淡,苔白,脉象沉缓。

     病机:病者素体亏虚,腠理空疏,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而发病。

     治则:祛风胜湿,温经散寒,益气固表。

     处方:黄芪15g,白术20g,防风10g,羌活15g,独活20g,川芎12g,制川乌6g,桂枝10g,肉桂6g,桑寄生20g。

     方解:羌活、独活、川芎祛风胜湿为君药;制川乌、肉桂、桂枝温经散寒为臣药;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为佐药;桑寄生疏通经络为使药。如汗出频甚者去桂枝,加白芍20g、五味子10g以敛汗柔筋。共奏温散除痹之功效。

     3寒阻血脉型

     主症:两手发凉,出现苍白、发绀、潮红三相颜色反应,遇情绪激动、紧张,或遇寒冷、凉水浸渍更甚,关节不痛,舌质淡,苔白,脉象沉迟。

     病机:病者素体亏虚,腠理空疏,感受寒邪,痹阻肌肤血脉而发病。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缓急柔筋。

     处方:制川乌6g,桂枝10g,鬼箭羽15g,土鳖虫10g,红花10g,葛根20g,白芍20g,黄芪15g,桑寄生20g。

     方解:制川乌、桂枝温经散寒为君药;土鳖虫、红花、鬼箭羽活血化瘀为臣药;葛根、白芍缓急柔筋为佐药;黄芪、桑寄生益气通络为使药。共奏温通散瘀之功效。

    

     好 · 书 · 推 · 荐

    

     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困扰人们已有千年,早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痹证”“风湿”的专论,但其病因至今未名。本书提出的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就是用新的思维、新的辨证、新的治疗法则,独辟蹊径去应对所有风湿类疾病。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又根据各种风湿类疾病可能出现的种种病情变化,萌发出清热解毒18法的新思路,有利于扩大临诊的视野和增加应对措施。

    

     扫描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纸书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鸣鹤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图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