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吴鞠通推崇的养胃阴,到底有多重要
2018/3/19 悦读中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小编导读

     胃喜润恶燥,以保持充足的津液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若阴液亏虚,胃失濡润,就会产生胃脘嘈杂、灼痛,脘腹痞胀等症状。养胃阴,是中医名家叶天士、吴鞠通极力推崇的,用之得当,就会在各科诸多病症治疗中获得一个制胜法宝。此篇文章清楚地讲解了养胃阴的方法,思路清晰,阐述透彻,文笔流畅,希望您能从中获益。且看正文~

    

    

     1.胃的生理功能

    

    


     胃属腑为阳土,其体阳而用阴,胃阴在人体的作用主要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以及濡润宗筋百骸。养胃阴能使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增强,进一步则可使胃之阴阳协调,降而不逆,并能游溢精气,以供脾气散精,上朝于肺,肺朝百脉,九窍通利;还可以使上下阴阳相交,卧眠得安,又可以防御肝木顺乘。

    

     2.叶天土的贡献

    

     叶天士深得《内经》之旨,承袭了仲景的急下存阴其治在胃的思想,立论: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胃喜清柔,最恶刚燥。他认为东垣之法大升阳气,其治在脾,而治脾之药不能笼统治胃。若脾湿寒凝,胃阳不振,则东垣之法效如桴鼓;如遇体质属木火之性,脾阳偏盛,胃阴素亏者,芪、术、升、柴不可轻投。从而叶氏制定了养胃方,由麦冬、玉竹、沙参、生草之类酌加石斛、大麦仁、乌梅等,燥极加甘蔗汁。后来,吴鞠通受叶氏著述影响和启发,并加以发挥,设立益胃汤、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使养胃阴的理论更加完善。

    

     3.胃阴亏损的病证

     胃阴亏损的病证有胃痛、中消、噎膈等;胃失和降则可造成呃逆、呕吐、嘈杂、梅核气、卧不安等;津液失于上潮可引起干咳、失音等。胃阴不足的典型症状,可见不饥少纳或虚痞不食或多食而瘦,咽干口燥,口渴思饮,形瘦枯槁,五心发热,午后及夜寐烦躁,大便干结,脉细略数,舌质光红无苔,或有裂纹,或苔剥脱。

    

     4.治法与方药

     养胃阴旨在沃焦救焚,主要用甘寒养阴,一来柔润,二来清降。此外,急下存阴可使釜底抽薪,以间接护养胃阴。

     甘寒养阴的方剂有叶氏养胃方、吴氏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五汁饮、消渴方等。急下存阴的方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水行舟的方剂有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护胃承气汤等。

     养阴药用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生白芍、生地、知母、花粉、寒水石、梨汁、藕汁、荸荠汁、西瓜汁、甘蔗浆等。

    

     病案举例

    

    


     楚某,男,32岁,干部。病历号:94280。

     主诉:4个月来呕吐。

     病史:3年前开始,常有胃脘嘈杂不适,饿时更甚,进食稍安,食油腻则胃胀。近4个月来,消谷善饥,过饥或受凉即发呕吐,吐出少量黄色酸水。每次发作均需注射止吐针。

     现症:烧心泛酸,时有嗳气,前天呕吐少量黄色酸水,口干思凉饮,易汗出,头额时痛,大便稍干,小便如常。看之形体较瘦,牙板燥白,舌质略红无苔,口气微臭,脉弦大。脉症合参,此乃阳明有热。阴愈伤则胃愈热,胃失冲和,逆而不降则发呕吐。拟甘寒养胃佐清热降逆之剂,宗叶氏养胃方和白虎汤意。

     石斛12g,沙参10g,玉竹12g,知母10g,生石膏(打)12g,马尾连3g,代赭石12g,陈皮10g,生谷芽10g,神曲12g,生草6g。

     二诊:上药进5剂,泛酸、呕吐止,仍口干思饮,消谷善饥,二便调,睡眠安,脉弦舌净。继守原意,前方去神曲、生谷芽、陈皮,加生地15g,生扁豆12g。6剂,隔日服1剂。

     三诊:自述口干易饥好转,食量正常,呕吐一直未作,二便调,脉缓舌净。仍服上方6剂,隔日服1剂。后拟丸药常服,调理善后。

     丸药方:生地30g,石斛24g,麦冬20g,玉竹24g,藿梗12g,知母20g,生扁豆24g,陈皮12g,生草12g,生谷芽20g,清夏曲20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服1丸,每日1次。

    

     好 · 书 · 推 · 荐

    

     《中医好文选第一辑》

     在知识爆炸年代,每天发表的中医文章,数以十计,甚至百计。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论文中,发掘被湮没的佳作,发现新推出的精品,及时把它们介绍给读者,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 《中医好文选》可考虑以临床医生为主要对象,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宗旨,不定期地连续出版。每篇好文加简要按语,画龙点睛,提示价值所在。内容形式可以综合卷和专题专号卷相结合。每卷字数掌握在10万字左右。总之,选文以高质量,内容贴近读者需要为准则。

    

     扫描二维码,购买本文好书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好文选(第一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邢斌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纸质好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