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小柴胡汤证,到底有什么应用指征?听国医大师掰开揉碎跟你说
2018/7/24 11:20:00 悦读中医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少阳病的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但少阳病、小柴胡汤证,又自古疑窦丛生,争议不休。正可谓“最简单的也最困难”,这么经典的方证,真正能够体悟透彻、应用得当的却并不多。小柴胡汤证到底有哪些应用指征?组方到底又蕴含什么讲究呢?一起来听国医大师李士懋掰开了揉碎了来分析——

     吾师陈慎吾、胡希恕皆以善用小柴胡汤而驰名。关于少阳病的本质,自成无己至吾师刘渡舟,皆云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即太阳与阳明之间;其性质属“热”,为半表半里之热证,这已形成少阳病的主流见解。

     然吾几十年来对少阳病及小柴胡汤不断揣摩,窃有所悟,认为少阳病的性质是“半阴半阳,或半虚半实证”,是个病理概念,而不是病位概念,也不是单纯的热证。因其性质为半阴半阳,所以其传变有“寒化,热化”两途,热化则兼太阳或阳明,或三阳并见;寒化则传入三阴。

     具体来说:

     少阳病本证,即小柴胡汤证,其性质为半阴半阳,或半虚半实证。

     少阳病,位居阴阳交界之处,有寒化热化两途,阳气转盛则热化,外传三阳;阳气转衰则寒化,内传三阴。因而兼证甚多,变化繁杂。

     典型小柴胡汤证,为少阳病提纲三症加小柴胡汤证四大主症,共七症。七症具备者,固易诊断,而不典型的小柴胡汤证,能正确诊断却非易事。

     七症中,再加上“脉弦”,其诊断价值权重,依次为:脉弦,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心烦喜呕,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咽干。

    

     我对小柴胡汤证应用指征的认识

     1.脉弦,弦可见沉、拘紧、数,按之减。

     少阳气郁而弦;

     气郁而沉;

     少阳火郁而数;

     血弱气尽而按之减。

     我把此种脉象,作为小柴胡汤证的典型脉象。

     2.小柴胡汤证,非必七症皆具。七症中,最具特征意义的症状,依次排序为脉弦,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呕吐,不欲饮食。

     3.热型非必寒热往来,亦可见发热、潮热。

     4.小柴胡汤证若兼表热,或三阳合病,以少阳证为主者,可予小柴胡汤统治。

     小柴胡汤方义

    

     少阳病本证即小柴胡汤证,故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之主方。从小柴胡汤的组成方义分析,亦体现了少阳病的本质为半阴半阳、半虚半实证。

     小柴胡汤有三组药物组成,一是柴胡配黄芩,二是人参配甘草、大枣、生姜;三是半夏。

     柴胡配黄芩,是针对少阳郁结化热的半阳、半实的一面。柴胡是本方的君药,《神农本草经》云:柴胡“味苦平,无毒。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解少阳之郁结,复少阳升发、舒启之性,使枢机调畅。邪入少阳,郁结而化热,“火郁发之”,柴胡清透郁热;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邪热。二药合用,则经腑并治,清热解郁,复少阳疏泄条达之性。

    

     党参配姜、草、枣,健脾益气,培补中州,是针对少阳病半虚、半阴的一面,亦即针对太阴脾虚的一面,且有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柴胡、黄芩祛邪,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扶正,故小柴胡汤亦属扶正祛邪之方。

     半夏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但小柴胡汤中的半夏主要作用在于交通阴阳、调和阴阳。《内经》半夏秫米汤治阴阳不交之不寐,即半夏具交通阴阳之功。少阳病,半阴半阳、枢机不利,阴阳不调,寒热往来,故以半夏凋和阴阳。《神农本草经》云半夏“治伤寒,寒热,心下坚”。即取半夏交通阴阳之功。心下坚,心下者,胃也。心下坚满,痞塞不通,缘于阴阳不交所致。阴阳相交谓之泰,阴阳不交谓之痞。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即取其交通阴阳以消痞。所以,小柴胡汤之半夏,重在交通阴阳。方依法出,法从机出。从小柴胡汤方义亦可推知少阳病为半阴半阳、半虚半实的病机。

     好书简介

    

     《李士懋平脉辨证精要》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对脉学的临床和理论作了深度探索。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平脉辨证脉案。 本书提出“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 本书作者李士懋教授、田淑霄教授历经由“舌诊为中心”到“脉诊为中心”转变,临床前十几年,主要倚重舌诊。因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然临证既久,发现一些舌证不符的现象,逐渐动摇了作者“以舌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转而渐渐倚重脉诊,反复验证于临床,发现“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多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研究者、中医医学生阅读。

    

     长按二维码好书带回家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李士懋平脉辨证精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四平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纸质图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