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藏着的身体疾病密码
2021/7/26 11:14:29 悦读中医

    

    悦读中医

     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目是五脏六腑的缩影,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可反映于目。医生常常会通过观察眼睛来获得一些疾病信息,这便是目诊法。目诊法可以观察眼睛的很多方面,胞睑是其中的一项,胞睑即我们所说的眼皮,小小眼皮藏着哪些身体的秘密呢?不妨来看看下文。

     1.胞睑虚浮肿者,主风、主虚;胞睑赤肿者,主风热;眼圈青色,主肝寒、伏饮;胞脸黯黑,肌肤甲错,为内有干血;睑内色白者,主血虚、脏寒;睑内色滞黄白者,主食积;睑内有粟粒状白粒,主虫积。

     2.胞虚如球 指胞睑肿胀如球,按之虚软,皮色光亮,不红不痛不痒。为脾虚失运,湿邪停聚;或肾阳不振,水湿上泛所致。

     3.实热生疮 指胞睑生疮,红赤肿痛,触之灼热,压痛明显,甚至腐肉成脓者,多因热毒炽盛所致。

     4.眼睑丹毒 指胞睑局限性红赤肿胀,如涂丹砂,触之质硬,表面光亮紧张。因风热火毒外袭,郁于肌肤而成;或眼睑皮肤外伤,邪毒乘伤袭入所致。

    

     5.针眼 为眼睑边缘或睑内局限性红肿硬结,继之成脓,压痛明显者。多因邪毒外袭,或脾胃热毒壅盛,瘀滞胞睑而成。本病反复发作者,多因脾胃不健所致。

     6.胞生痰核 指胞睑局限性肿胀,不红不痛,触之有核状硬结的病变。多因痰湿郁滞胞睑,血气不分,混而遂结;或因睑内针眼,日久不溃,硬结不消,转化而成。

     7.风赤疮痍 指眼睑皮肤红赤,出现水疱、脓疱、糜烂渗水的病变。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胞睑肌肤,或脾胃湿热蕴积,上攻于目,郁于胞睑而成;或因点用某种药物发生过敏所致。

     8.眼睑带疮 指一侧胞睑簇生水疱,疼痛剧烈,水疱基底暗红,疱群之间皮色正常,其范围不超过颜面正中线的病变。多因脾胃湿热内蕴而成,或因肝胆湿热上承所致。

    

     9.睑弦赤烂 指眼睑边缘红赤溃烂、痒痛并作的病变,多内因脾胃湿热蕴积,外因风邪侵袭,以致风、湿、热三邪搏结于胞睑而成。若赤烂限于眦部者,称眦帷赤烂,多因心火内盛,风火上炎,灼伤睑眦所致。若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儿时期,称胎风赤烂。若因感受风邪而发赤烂者,称迎风赤烂。

     10.椒疮 指睑内表面丛生花椒样颗粒,色红而坚的病变。多因风热邪毒外侵,脾胃湿热内蕴,内外合邪,郁于胞睑,气血瘀滞而成。

     11.粟疮 指睑内表面丛生粟粒样颗粒,色黄而软的病变。多因脾虚湿邪上泛,湿邪停滞胞睑而成;或湿热熏蒸,郁于胞睑血络,气血壅滞所致。

     12.睑内结石 指睑内出现黄白色细小颗粒,质地坚硬如石的病变。多因椒疮、赤丝虬脉等慢性病变迁延不愈,津液受灼,痰湿凝滞而成。

    

     13.春夏奇痒症 指每逢春夏季节,双眼奇痒难忍,睑内红色颗粒,排列如铺卵石样的病变。为脏腑失调,风邪入侵,上扰清窍;或因湿热上承,又夹风邪,以致风、湿、热三邪蕴结,瘀滞脉络而成。

     14.上胞下垂 指上睑垂下,遮掩瞳神,不能提举的病变。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脾气虚弱,清气下陷;或肌腠空虚,风邪阻络所致。

     15.倒睫 指胞睑内翻,睫毛向内倒入扫磨眼珠,多因椒疮经久不愈,睑内瘢痕密布,以致睑板厚硬,内急外弛,睫唇内翻而成。

     16.睥肉粘轮 指睑内表面与白睛表层粘着。若粘着较重而致眼珠不能转动者,则称为练睛。多因椒疮等症,脾胃积热上承,风邪外侵,以致睑内与白睛浅层粘着,或因酸碱等物烧伤眼内组织,处理不当,致创面粘着而成。

    

     17.胞轮振跳 指眼睑肌肤不自主地跳动。多因气血不和,肝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心脾亏损,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筋惕肉。

     18.目劄 指上下眼睑频频眨动。因小儿多见,故又称小儿目劄。多因肺阴不足,津液受耗;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受伤,目失濡养所致,见于疳积上目的早期,也有因血虚生风引起者。若频频眨目或骤然紧闭不开,数小时后自然缓解,多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所致。

     19.眼皮麻木 指眼睑皮肤知觉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多由风邪外袭或肝风内动,侵扰头面经络;或气血亏虚,经脉失养,睑肤不仁所致。

     20.眼瘤 指胞睑生一肿块,质地坚硬,颜色灰白,不痒不痛,逐渐长大的病变。多因痰浊瘀血凝滞所致。

     名医医案选

     山根、人中、舌下都能诊断疾病,原来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有这么多。

     学了这些诊法,大大提高诊病的准确率,还不快快行动。小编把书带来了——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主要介绍头、头发、颜面等40余种中医局部诊法的望诊和触诊,部分诊法内容涉及问诊和闻诊。本书在编写体例上力求做到纲目清晰,内容准确,文图结合,通俗易懂。本书将中医局部诊断范畴里的内容基本上做了整理挖掘,使局部诊法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每—种诊法均分别从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现代研究、参考文献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述,以利于读者全面掌握该诊法的知识。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名医印会河教授:带状疱疹就用这张方治疗(文末年中好书榜)

     什么样的人,表面上对你好,实际上却想害你?

     泻实火、清湿热的名方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局部特色诊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彭清华 彭俊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本文推荐好书好文,必须“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