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入手治眩晕(内含福利日获奖名单)
2022/4/12 11:21:5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眩晕常见于西医学之梅尼埃病、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症、贫血等疾病。对于眩晕的治疗,很多人都会想到从肝论治,但其实临床上不少患者的眩晕都是因“水”引起的,可从“水”而治。我们来看看经方名家赵亮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我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常跟学生讲,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最精辟透脱的读书法,就是告诉读者要敢于怀疑,要善于独立思考,不可盲目迷信书本。

     自然界中,唯水之流动可产生漩涡,而风之动则多为摇、为颤。人体当中,无非是气的推动、水液代谢和血液之运行,血从水性,如果体内停水较多,水液代谢紊乱,气携水上升则可致眩。

     因此,我在临床上提出,眩晕多与水液运行失常有关,“无水不作眩”

    

     我们也可以从治疗眩晕的中药方剂中分析推断出相同的结论,我们学习中药学知道,药物的生长环境常常决定了药性,就像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其性格。故而,一般生长在阴湿地方或水中的植物药,往往都具有利水之功用。

     比如,治疗头晕的泽泻,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天麻,其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故二药均具有利水祛湿止眩晕之功。

     此外,治疗眩晕的组方中除了利水药之外,还有另外一类药物,即桂枝、吴茱萸等,此类药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温”和“降”,桂枝温阳降气冲,吴茱萸温阳降浊阴之上逆。

     之所以要“温”,关键在于眩晕因水而作,而水液的代谢要靠阳气的蒸腾气化;之所以要“降”,关键在于眩晕因气携水上冲所致,故利水的同时必须降上逆之气。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我在临床提出眩晕的病机和治疗要点如下。

     01核心病机

     本在阳虚,标在气逆,病理因素为“水”,无水不作眩。

     02治疗要点

     温阳以治本,降逆以治标,化饮以除根。

     此虽为治疗眩晕的大法,然临证仍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辨析,亦有少阳胆火携饮上冲所致眩晕者,但其基础依旧是以下焦阳虚寒湿为主,而表现为上热下寒之候。

    

    


     03验案赏析

     朱某,男,49岁,2018年3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头晕、头胀1年余。

     病史:患者诉1年前因头晕、头胀至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血压高,当时血压180/98mmHg,遂按照医嘱开始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虽有所下降,但头晕、头胀始终不减。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刻下症:患者精神尚可,面色晦暗,口唇发暗,自诉头晕,头胀,无口干口苦,下肢轻度浮肿,晨起轻,午后重,每日不想喝水,小便量少,大便两日1次,质软头略干。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寸弦,关尺沉无力(就诊时血压162/96mmHg)。

     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治则:温阳利水,活血降气。

     方药: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白术20g,茯苓30g,制附子1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泽泻30g,桂枝20g,防己15g,生姜3片。

     7剂,每日1剂,水煎服,1日之内当茶慢慢饮。停服所有西药,注意每天清晨平卧状态下监测3次血压,取平均值记录下来。

    

     二诊:患者诉服完第5剂中药头晕、头胀症状即明显减轻,下肢水肿已消失,大便日1次,稍烂。现已服完7剂中药,晨起测血压平均值为142/88mmHg。嘱上方去防己,减桂枝为10g,生姜改干姜10g,继服7剂。

     后电话告知,所有症状均已消失,血压136/80mmHg。表示感谢。

     按:患者头晕,下肢轻度浮肿,晨起轻,午后重,每日不想喝水,小便量少,脉关尺沉无力,辨证属少阴病真武汤方证;面色晦暗,口唇发暗,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辨证属当归芍药散方证;患者头胀,乃气携水上冲所致,正合桂枝药证。故合方治疗而痊愈。

    

    


     04个人心得1

     眩晕多以水为主,利水苓泽与苍术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我提出“无水不作眩”的观点。因此,治疗眩晕当以利水为主。经验利水组合:茯苓、泽泻、苍术(或白术)。

     关于苍术与白术的选择问题,我的临证经验是湿盛便烂者宜苍术,湿盛水肿者宜白术。

     2

     眩晕尚有少阳证,口苦咽干柴胡功

     临床上,有些眩晕患者舌苔白腻厚,但伴有口干口苦,多为合病少阳证。我常在辨证的基础上予苓桂术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甚佳。

     3

     眩晕预防需远湿,早睡锻炼是关键

     既然“无水不作眩”,那么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远离潮湿,如席地而卧,海边、山顶宿营等。其次,早睡和锻炼身体有助于机体阳气的恢复,阳气足自然湿气散,而且经常做颈部保健操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作。

     另外,南方人有煲汤习惯,喜欢用土茯苓、薏苡仁等煲汤,这是不对的,建议煲汤放生姜、红枣、茯苓,以健脾祛湿,预防眩晕的发生。

     经方书系

     用好经方,临床受益,行温化之法,看经方如何显效。一本书带你了解经方温化的奥妙——

    

    

     《经方温化发微》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经方温化发微》创新性提出“药证是方证的尖端”的学术观点,系统阐释温化寒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经方临证实录进行验证。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经方温化理论,包括温化溯源、温化立法、寒温之辨、温化治法;中篇为经方温化临床,分上焦、中焦、下焦进行论述,涉及32种病证,并附有精彩医案;下篇为医话,主要为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一些独到见解。本书内容翔实,语言清晰明了,对经方临床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4月粉丝福利日获奖名单

     本月我们的粉丝福利日互动话题是#野菜里的中医药#,看到大家分享的各种药食同源的“野味”,不知道你有没有和小编一样馋得流口水?

     根据我们的获奖规则,留言获赞前3名及随机抽中的5名幸运粉丝是——

     1.刘小娜155****3275

     2.小亮

     3.不是刘萱

     4.于大夫

     5.百里研阳

     6.明衷先生

     7.我

     8.柳叶儿弯弯

     请上述8位获奖的朋友于2022年4月17日中午12:00前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按照“邮编+地址+姓名(收)+电话”(如“100000+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区三街31号院8号楼壹中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小二(收)+13900012345”)的形式直接发送至悦读中医公众号后台,小编会把精美好书寄给您。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

     比补肾更重要的“壮阳法”

     关节疼痛专用针方,1次止痛

     八角茴香的妙用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方温化发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亮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本文推荐好书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