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9
2015/6/2 8:45:44 每日一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连载此经目的,是希望社会大众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而佛门四众同修,由于六祖的开示,可以获得修学纲要,成就无量功德。在文末有个目录,点击可以直接查阅往期内容。

     发愿: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顶礼六祖大师,顶礼宣公上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童子就说:「你注意听著,我来教你。『身是菩提树』——记得没有?『心如明镜台』,记得不要忘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记得清楚才有感应呢!」

     六祖大师听这童子对他这麽好,就说:「上人」,这上人是师父的别名,一般出家人叫师父为上人,言其在我的上边的意思。

     「我在这里舂米已八个多月了,还没有到过前边的走廊,请上人您带我到偈的前边叩头礼拜好吗?」

     这童子心想,让我行一行菩萨道来帮獦獠的忙,於是乃带他到偈前礼拜,说:「快点叩头!叩得愈多愈好,叩响头更有功德。」这童子一面是真的,一面也是开玩笑。

     惠能说:「惠能我真苦恼啊,真没用,我一个字都不认识。请上人为我读诵。」

     在这时有一位在江州作别驾官的居士,叫张日用,便高声念这首偈颂。

     惠能听完後,就说:「我也有一首偈颂,请别驾张居士帮我写到墙壁上。」张居士睁大眼睛,带著轻视的态度,瞧瞧六祖说:「你一个字也不认识,你怎麽会作偈?这事情太稀有了。」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於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本来惠能不想说话,但不说就没有人帮他写,所以说了:「你想学最上的菩提觉道,就不应该轻慢初学佛法的人。往往最愚痴的人,却有最上的智慧。」所谓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像没有智慧一样,你问他什麽他都不知道,像现在我问我的徒弟,他们都答不知道,这是学了大智若愚的精神。以前他们刚来时都说:「我知道所有一切事。」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人,他也是这麽说。我说:「你怎会所有都知道呢?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每次吃饭吃多少粒米?你知不知道?」他说:「我没数过。」我说:「没数过就是不知道。」

     惠能继续说:「那些在下面做苦工的人,也有像最高贵地位人的智慧。相反地最高尚的人,有时候也会埋没了智慧。怎样埋没了呢?即是被欲念压住。假使你轻慢人,这就有无量无边的罪过,你懂吗?别驾!」

     别驾说:「好了!好了!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说你的偈颂,我帮你写好了。不要讲些闲话。但我先对你说明,你若是得法时,要先来度我,因为是我帮你写的,否则没有人会知道。不要忘了这句话!」

     惠能的偈颂是这样说: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麽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麽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麽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麽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麽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麽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麽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麽?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麽?

     写完这偈颂之後,所有寺里的和尚、居士们,都发出惊讶的赞声而互相说:「奇怪得很!他也会作偈颂,真不可以貌取人而欺负他是个獦獠。他到这个地方也没有多久,莫非他就是位肉身菩萨?」也许当时有罗汉在旁,故意向大家说,提醒大家认清这位肉身菩萨,这是一个理由,另一是有人以此来讽刺讥笑,因为还不知他所作的偈颂到底是对不对。

     大家这样的一嚷,五祖大师也从禅房里走出来,说:「你们在这里吵什麽?」众人答:「舂米的獦獠竟也会作偈颂!」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五祖见众人惊怪,恐怕有人来暗杀惠能。由这一句话,就证明当时勾心斗角的情形多麽厉害。神秀的党徒已经把持了所有势力,要不然五袓怎会害怕有人要来伤害惠能呢?

     五祖遂用鞋底将偈擦了说:「这也没有见性,他讲得不对。」你们听到这地方,有人想:五袓也打妄语?头一个偈颂,他告欣大家诵後可不堕三恶道,能得大利益,能见性,根本诵它也没有大利益,也没有可不堕落三恶道的意思。五祖这样讲後,神秀就出来承认这是他作的偈。现在惠能作的是见性偈颂,但五袓反而对大家说是没有见性。这是不是打妄语呢?这叫方便法、权法,不是打妄语。因为他为了要保护惠能,使佛法传留久远,不想有人来伤害六袓,故说出这种方便的话。 大众听五祖说仍未见性,就相信不疑,因为大家也不知那个偈才对。那个偈说「菩提有树」,这个偈说「菩提无树」;那个说「明镜是台」,这个说「明镜非台」。真的莫衷一是,没有人明白。就因没有人开悟,所以对著开悟的偈颂也不认识。就像写博士论文,必须要得到博士学位的人来审核,只得硕士学位的人是不认识的。开悟和没开悟亦是如此。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第二天,五祖避开大家的耳目,暗中进入舂米房去,见到惠能腰上系著一块石头很费力地在舂米,就对他说:「求道的人,为法而不顾惜身命,是应当这样的。」六袓为法,腰上系块石头舂米给大家吃,这叫行菩萨道,这叫忘人无我。他本会想:「我为什麽要舂米给你们吃?你们什麽也不做,一天到晚除睡觉就打坐。我在这儿舂米太辛苦,不做了。」反而他这样想:「你们有什麽工作,让我来做好了。」像我的一位徒弟,忙得饭也顾不得吃,我真欢喜这样的徒弟,但不是个个能如此。

     应该为法忘躯而不怕辛苦——六袓大师不知有多少天没人叫他吃饭而他自己也忘了,所以力量都没有了。要在腰上系一块石头,使身体重一些,用脚踩碓就不需费那麽大的力量。为什麽他用石头来帮忙?恐怕因为几天没吃饭了,故力量不足。我是这样猜想,你不要执著说一定是这样,或一定不是这样。妙就是这不执著。

     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这段在六祖坛经是很重要的。五祖问惠能说:「米熟了没有?」意即你把米舂好没有?另一涵意即是:你的功夫有没有成就?你用功是否上路了?为何说「米」呢?因米是一粒粒圆形的,像自性摩尼宝珠。意即你的性光圆满否?自心的心光圆满否?自身的身光圆满否?

     又者,米用水煮成饭,这才叫熟,意谓你修道成功了吗?你在这里舂米修禅,禅的功夫如何?这里头有很多的意思。六祖大师当然明白五祖的心意,因为过来人是明白过来人所说的话。

     六祖大师说:「我功夫已成就很久了,只欠筛(见思惑未除)。」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五祖用拐杖敲石碓三下,遂离去。杖即出家人年老行路所执,就像虚老所说:「才得一藤活似龙,半敲风雨半敲空。」这条藤,活似龙的模样,因其形状弯曲,故曰似龙。半敲风雨半敲空——用拐杖来敲风敲雨,这真是无事找事。像我的徒弟那麽忙,就无暇去敲风雨或敲空了。

     惠能明白五祖的意思,要他晚间三更天十二点时去。这击碓三下是无言说法,像禅堂跑香敲两下木鱼是「行香」,叫你醒醒。敲一下是止静。敲三下叫你关照话头,好自用功。

     为何五祖将拄杖放在後边,倒背手而去呢?其意是叫六祖从後门进来,不让别人看见。要不然怎会说惠能即会祖意呢?这就是心心相印的道理。

     等到三更天,六祖一进五祖房时,五祖就问:「你来做什麽?」六祖答:「今天祖师要我三更天来嘛!」五祖问说:「是吗?我是叫你三更天来吗?怎麽我忘了呢!你为何从後门来?怎不从前门来?」六祖说:「是您要我从後门来的。」五祖听後哈哈大笑说:「你是不错的,你是很有意思的。」你若问我怎知这事,我就要问你怎不知这事。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祖见六祖进门後,因怕别人看到或听见,就把门关上。但那时的窗户不是玻璃而是用纸糊的,五祖就用袈裟杷两个人的头包在一起,在里头为六祖讲金刚经,不像现在我为你们公开地讲。他是秘密地讲金刚经和如何修成金刚不坏身。当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便豁然大悟,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六祖大师说还「欠筛在」,意谓虽然他已知用功的方法,但「见思」的烦恼还未清除净尽。并且虽他的功夫已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界,但还未经明眼善知识的证明、印证。五祖听六祖说还欠筛在,就准备为他印证其功夫。

     因为我当时有雷达,故录下了五祖和六祖之间的谈话(这是唐朝的录音机,不是现在的录音机)。其对话如下:

     五祖问:「你想要成佛吗?」

     六祖答:「是的,我是想要成佛,我不想做其他的事情,唯求成佛。」

     五祖说:「你想成佛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生出见思烦恼。你想断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某件事情发生,你不懂不明白。好像人的生死就由情爱而来,你想要没有情爱就先要破无明。无明一破,见惑和思惑就没有了。无明是生死的根本,想断无明了生死,就是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什麽?无所住於情爱,断欲去爱,才会了生死。」

     六祖听後豁然开悟,洞彻本来面目说:「喔!就是这麽一回事,这没有什麽困难啊!很容易的!」所以开悟了。

     修行学习佛法,首先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不住於情,不住於爱。若住到情爱上就是无明,也就是生死。不住於情,不住於爱,不住於有,不住於空,这就是中道。不离有,不离空,也不是在情爱外再找一部份,而是将情爱转变成真正般若智慧——这即是觉,否则即是迷。迷和觉只是一转身的功失,所谓「回头转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此是也。

     你若是恣情纵慾,随著情爱愈跑愈远,就会愈迷。若能回头,即是涅盘,也就是彼岸。若不回头,就会愈迷愈远,愈迷愈深。但虽深远,若能一转身,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而觉就是佛。

     你也许想:「我成佛就没有工作做了,仅坐在那里等著人给我烧香叩头,那没什麽意思。」那你可再来做众生啊!和众生做朋友度众生成佛。成佛虽说没有意思,但他已断除烦恼没有忧愁。

     昨天讲个鬼,说他不愿意做人:「我今做鬼三千秋,也无烦恼也无忧,生公叫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鬼虽没有烦恼和忧愁,但他属阴,仅在晚间出现。而佛是属阳,像太阳光。你自己作决定,是要做鬼或做佛。若愿意做鬼,有情爱就不要紧。若想做佛,就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未完明天待续)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目录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1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2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3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4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5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6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7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08

    

     六祖慧能大师肉身现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

     每日一禅.您身边善知识!

     智慧.慈悲|免费公益的佛学平台

     公众微信订阅号:yichan360

     壹禅商城微信号:yichan361

     原创投稿联系:QQ 2569331267

     版权声明:所有内容均为提供大家学佛的便利和更好的传播善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每天学一点《六祖坛经》连载合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收藏阅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日一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