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荐诗】11月28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018/11/28 7:00:00 1号线上

     点击上方 “1号线上” 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绿色小喇叭聆听古诗诵读

     诵读者:济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闵乃新

     2018年11月28日

     农历 十月廿一

    

    

     芙蓉山:山名。

     主人:指留诗人借宿的人。

     白屋:以白茅覆盖的房屋。

    

     插图作者:辛永怡

    

     这首诗把人世的雪,写成了一种感动千古的情绪。仿佛在无限苍凉的世界里,突现了一盏温暖心灵的灯光,带来了无限的温馨,也带来了莫名的凄怆。

     每当人们谈到“风雪夜归图”时,心头总会充斥着深深的温暖。风雪夜是物理上寒冷的极致,而回家则又是心灵上温暖的极致,当这两种极致同时出现时,物理上的寒冷作为反衬,只会无限地放大内心的温暖,所以“风雪夜归图”是一幅极度温暖的图。但如果在风雪中夜归的是别人,而自己却只是投宿到别人家的游子,那当看到别人风雪夜归这样的一幕场景时,则这种无限的温暖又会转化成一种无尽的凄怆,因为这种温馨和幸福是别人的。这就跟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寒冬的街头,看到别人一家正在灯下幸福地吃晚餐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这首诗表达的就是那种看别人风雪夜归的心情。傍晚时分,诗人还在野外行走,只见那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天空也下起了大雪。在这天寒地冻的暮色里,诗人终于发现前方有一处穷人家的茅屋,此时的他犹如看到了希望。诗人于是投宿到了这家人家里。当夜深人静时,诗人突然听到了柴门打开的声音,院子的狗也叫了起来,仔细一听,原来是这家主人冒着风雪回家了。诗人此时的内心既温暖又凄凉,他甚至羡慕起这种平民生活,因为至少他们可以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至少他们有家可归。而此时的诗人是迁客,是游子,是无家可归之人,所以才会被这温暖的一幕深深打动,也有着无尽的惆怅与悲凉。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书法:内蒙古克旗电视台 梁英

     你还读过哪些意境相似的诗词?欢迎在评论中给我们留言!

     监制/陈真 主编/唐经刚

     责编/张利英

     编辑/崔其

     美编/张津京

     1号线上公共邮箱

     yihaoxianshang@cctv.com

     关注1号线上微信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1号线上”

     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保存图片→发给朋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1号线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