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记(美文时间)
2018/11/11 17:52:23陈更 意林

    

    

     雨声是一种白噪声。

     白噪声,就是毫无规律,全无章法,一如早些年电视台下班后播放的雪花点。本来,雨原就落得轰轰烈烈,不管不顾,肆意自由。

     这白噪声有什么好呢?钢琴曲竟要留一条音轨给它,钢琴声在时大时小连绵不绝的雨声中响起,“Kiss the rain”,变成“【雨声助眠版】Kiss the rain”。

     怎么加上了雨声,就能助眠呢?

     很奇怪的是,明明下雨时最吵,可偏偏是下雨时,令人觉得天地安宁——雨有此时有声胜无声的本事。其他声音一概皆无,只有雨声,只有雨声。而人世喧嚷,只有一种声音,岂不是能实现的最好宁静了?

     天地安宁,就是安宁到让人什么也不想干。我的爷爷在车间里做了一辈子钳工,一生勤勉,最爱工作,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奉献给国家。爷爷唯一一次让我想到“偷懒”这个词,就是在一个下雨天,彼时他已赋闲在家(爷爷退休后还工作了十几年,直到七十岁)。随着落雨,老屋小院布满青苔的砖地上很快汇成交织的水流,平房顶上的雨水从各处排水管倾泻而下,爷爷用铜盆、瓷盆、铁盆、塑料盆接着,一时间“哗哗啦啦”、“叮叮当当”、“滴滴哒哒”,和而不同的各种水声四起。这时爷爷会在房檐下站很久,这里距雨幕最近,雨声听得最真切。他满意地仰着头,看着雨说:“以前上班儿,在车间,要是听见外头下雨咧,就想:‘哎呀,要是今儿不上班儿多好,在屋看雨。’”

    

     雨下的大,正好又不用上班,就是我爷爷理想的一天。他倒是和一位作家想一块儿去了。鲁敏这样描述自己理想的一天:“饱睡一场,起得很迟。三餐朴素但好吃,最好不要我来做饭;上午用来写东西,下午在附近有树林、灌木或湖面的地方,远远地走上一大圈,到天色将晚,最好来一场如注暴雨,有雷有闪电,窗棂吱吱作响,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极端天气特别适合在一灯之下,看书、看电影;希望看到一部好片子,并短暂地感动,滴洒几粒奢侈的泪,然后在满意的疲劳中打着瞌睡爬上洁净的床。”

     大概,雨声的相伴,给人心安理得惫懒的理由,诸如“起得很迟”,“不要我来做饭”,“看书、看电影”。古人“三余”读书,冬日,夜晚,阴雨天。这样做背景音的白昼之雨是单纯的,须知在电影里,不论是小雨、中雨、大雨,雨声均可由拟音师用落在筛子上的米、绿豆、黄豆模拟出来,简单至极。但如若是夜晚,又是一个失眠的人,雨声便在他心里复杂起来。而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诗人,雨声更会化出千百种含义,一个夜晚能因下雨而变得截然不同。

     他听得细心,要首先听出雨落何物。留得枯荷听雨声,落在枯荷之上的是清音,李商隐想着,为叶上温柔的带着荷之清气的雨声,枯荷绝不能除去。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秦观笔下的思妇,灯芯刹那间“噗”得灭了,黑暗中枯坐,闭门听雨打梨花。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船舱里的陆游一觉醒来,残灯未灭,蓬船之上的柳荫遮不住雨,尽打在船顶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寂寞梧桐,寂寞细雨。

     雨下得大小不同,声音也不同。雨声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总使人禁不住凝神细听一番。南方的雨点子大一些,打在车前窗上砰啪有声,有如敲小铜鼓,很热闹,让人顿然感觉到生机。雨,有霖霪之音,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潺潺之音,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有潇潇之音,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可见人是爱听雨的,为它的描摹殷殷地造出许多字来,淅淅沥沥的,轰轰烈烈的。

    

     不知为何雨声是令人难忘的,少年时听的雨,蒋捷记了一辈子,他觉得这一辈子过去了,每个阶段听到的雨声都不一样。少年听雨,听出红烛罗帐的旖旎浪漫;壮年听雨,听出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的漂泊,凄清但自由;鬓已星星之时,悲欢离合都化入雨声中,再不起波澜。一个雨天比晴天更容易被记住。杜牧记得去年的一天,因为那是个下雨天,去夏疏雨余,同倚朱栏语。李商隐知道,将来总有团圆的那一天,且团圆的两个人一定都还记得今天的雨声,却话巴山夜雨时。几年前普普通通的泊舟之夜,杨万里也清清楚楚地记住了。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茅檐昨夜疏雨作,梦中唤作打蓬声。昔岁夜宿舟中,为何一夜无眠,听雨至破晓?昨夜茅檐之下,彼时此时的雨声一同响起,又有什么心事?似乎说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都没说,一如雨声。

     雨声还具有莫名其妙的唤醒力。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也是奇怪,真我已隐藏多年,怎么一场雨便要脱胎换骨了呢?涤荡,涤荡,这其中的因果关联,也是说不清楚的。

     但这样洗尽沧桑的时刻毕竟难遇,大多时候,传到心里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潮湿,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只有最干净最无杂念的梦境,方可观苔。

     当我听雨,我是在雨声里听自己。

     雨声遮蔽了一切幻音幻象,最真实的自己便苏醒了。

    

     摘自《意林·原创版》2018年第11期

     本文作者:

    

    陈更

     北京大学工学博士,《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才女。共青团中央“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形象代言人,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推广大使” 。

    

    

    

    杂志订阅

     邮发代号:16-291

     刊期:月刊

     单本定价:6元

     全年定价:72元

    

     (扫码订阅)

    

    

    

    

     《意林·原创版》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