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自己叫“我不必完美”
2021/2/25 11:00:30 壹心理

     心理咨询师邓兆杰 | 作者

     秋里 | 编辑

     冷夏谈心(lenxiapsy)| 来源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但是越这样却越自卑。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的认知思维很消极,对自己的评价很负面,只要自己犯错,就介怀到焦虑。 来访者小A就是这样,当我让她说出自己的5个优点时,她面露难色,一再表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 我问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你认同吗?”

     她不情愿地点点头:“嗯!”

     我:“你也一定有的,想一想,告诉我,好吗?” 她:“让我想一想吧。”

     接着,她陷入了沉思,沉默了一会儿之后。 她非常不确定地表示:“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优点,比如有爱心,字写得还不错,会做很多菜,文笔也被别人夸奖过。

     可是,我妈妈说字写得好,女孩子会做菜都是应该的啊,虽然我文笔被别人夸奖过,但是我在写的过程中是非常痛苦的。

     同事把我抬到这个位置,有时候单位让我写宣传稿,我又不好拒绝。我觉得我并没有做得很好,这些算优点吗?” 哪怕在说自己优点的时候,也依然认为自己很糟糕,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而对自己的不完美又会感到焦虑和自责。 为什么总有人一面痛苦一面追求完美呢?

    

    父母的教养方式:“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肯定过我” 父母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待子女的养育方式,一般可以从爱和控制两个维度将其划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权威型和溺爱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理压力要明显高于民主型家庭的孩子。 专制型父母的特点是,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犯了错误会有严厉的惩罚,极少给予奖赏。 我的一位来访者,他说自己总是不停学习,只要放松下来就会觉得自己是个不上进的人,充满负罪感。 他的爸妈很少肯定他。他还记得,初三时,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年级前几名,但是他爸爸从来没有表扬过他。 有一次月考,他好不容易考了年级第一,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期待得到爸爸的肯定。

     谁知爸爸淡淡的说了一句:“等你中考的时候,考了全市第一再来跟我说!” 他瞬间觉得被凉水浇头,羞愧难当。 多年以后,他跟父亲聊起过这件事。父亲的回应是,当时没有多想,要求严格只是怕他骄傲而已。 讽刺的是,父母的这些“没有多想”的行为,却给孩子套上了枷锁,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摆脱。

    

    消极的归因方式:“我做得不好,我很糟糕”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做成什么样,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甚至是当时的身心状态。 但是追求完美的人的归因方式多半会是这样的—— 如果事情没做好,没有做到他认为的完美,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觉得自己很差劲。如果事情完成得很好,虽然会很开心,但他们也不会轻易肯定自己,“或许是这次比较简单而已,而且别人还帮了我很大的忙。”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就会慢慢地失去自信心;

     如果把考试成功归因为运气好,那么依然会对之后的考试感到焦虑,因为运气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不仅仅是考试,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这两种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严苛的超我:“我怎么能这样”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如本能;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如道德和法律;超我遵循的是“至善原则”,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一般情况下,这三个部分可以和谐共处。 但是,在总是追求完美,认为自己很糟糕的人身上,他们的超我体现得太过突出。不允许自己轻松和享乐,一旦出现任何不符合理想化自己的形象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 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就是如此,他前来咨询的主要困扰是他很焦虑,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 一问原因,原来是他在一次无意中看了一个色情视频后,脑海里时常会想到视频中的画面,而且越不想去想,就越挥之不去。

     他认为自己无可救药,怎么可以想这么龌龊的事情,这还是曾经那个阳光开朗的自己吗?这还是家人朋友印象中的自己吗? 我们都知道,性是人的本能之一,性幻想是正常的,是符合本我的要求的。我们会因为幻想而去强奸吗?超我在这个时候一定会起作用。 看起来,超我和本我是冲突的,所以,自我就显得很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慢慢的学会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我们必须考虑现实的作用。在可能的前提下,结合现实,部分满足自己的本我。 超我太严苛的人,不允许本我出现,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追求所谓的完美。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觉察一下可能跟什么原因有关。 如果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我们需要明白,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或许只是希望我们变得更好,并不是真的否定我们。

     我们当时还小,不可避免会把父母的话当真,进而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但是现在,我们早已不是当时的那个小孩,我们有能力跟已经被内化了的那部分去做对抗。 如果跟我们的归因方式有关系,我们可以尝试慢慢纠正自己的消极归因方式,客观看待自己过失。 每当出现类似情境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自动化思维,告诉自己,失败未必是因为自己不行,成功也不一定只是碰巧。 如果觉得自己的超我太严苛,那就回到现实,让自我来进行协调,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本能欲望。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我们不必完美,轻松一点,放过自己,又有何不可呢? 记住,真正的爱自己,是接纳自己,是告诉自己“我不是非得追求完美”。 如果你努力了仍然无法摆脱追求完美的束缚,仍然被自责和焦虑困扰,那么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尝试专业的心理咨询。 咨询师能为我们创造一个充满尊重和理解的抱持性环境,让我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闪光,也接纳自己的黯淡,同时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价值感,丰沛我们的人生。 为了向更多的人普及心理咨询,鼓励更多人面对困惑时的求助意愿,壹心理推出半价心理咨询

     涵盖情绪压力,恋爱婚姻、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四大板块,能在不同的方向满足你的需求。甄选资深心理咨询师,每位咨询师5个半价名额

     单价低至150元

     满减最高立减1000元限量秒杀,抢完即止

     ↓扫描二维码,立即抢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