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女性,后来怎么样了? | 咨询室的故事12
2021/4/18 10:57:40 壹心理

     心理咨询师陈素娟 | 作者

     秋里 | 编辑

     传统的中国式妻子,勤劳、朴实、甘于奉献,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孩子和老公,自己凑合一下、将就一下。

     在物资贫乏的时代,这样做会得到孩子的尊敬,妻子的快乐是看到苦尽甘来后儿女成才、家庭和睦。

     而现在,如果妻子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

     作为一名咨询师,在我的咨询室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中国式妻子,她们以为付出是幸福,结果不仅把老公和孩子惯坏,还在婚姻中丢失了自己。

     今天我想讲讲她们的故事,她们应该被看到,也应该被警醒。

    

    为什么会在婚姻中把自己弄丢?

     a. 过度付出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A说:

     我们一直是个大家庭,我有一个儿子9岁,女儿16岁,和公婆住在一起,还有个小姑去年才出嫁。

     婆婆比较强势,丈夫和他姐妹都听她的,一直不把我当一家人,有活让我干,有气让我受,一家人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就连我的儿女也一样,根本没把我当妈看待。我在他们面前一点话语权也没有,更别说权威了。

     这是严重失去自我,完全被人掌控的人生。

     这个家庭中,妻子把自己活成了下人和免费劳动力,没有一点尊严。

     很可能她当初抱着一个幻想:只要我努力做事,丈夫就会爱我,婆婆就会喜欢我,我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可是,幻觉终究只是幻觉,不会成为现实。现实是,她越来越不被尊重。

     在婚姻中,委屈自己,过度付出换不来想要的幸福,只会逐渐丢失尊严。

     想必这个妻子也反抗过,但是因为婆婆太强势,加上老公、姐妹都附和,只能被压制了。

     b.过度关注

     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B,和妻子认识半年就结婚了。

     结婚后发现妻子特别敏感,容易胡思乱想。只要B和任何异性接触,妻子就会生气,哪怕是接电话都不行。

     有一次一个异性同事打来电话,问工作的事情。B怕妻子多想,就把免提打开,结果电话讲到一半,妻子就生气跑了。B感觉心太累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伴侣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种“以感情为条件的自尊”,指的是一个人按照在恋爱关系中的地位来评价自己,因此很容易失去自我意识和客观评判。

     B的妻子就是这样。她不停地排斥出现在B身边的异性,以证明自己在B面前是独一无二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一个人无法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结婚后放弃了自我,也要求配偶放弃自我。

     一位全身心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妻子,丈夫给她买名牌衣服她不要,带她出去吃大餐她嫌浪费。

     屡次遭到妻子拒绝,丈夫有时候会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旅游,妻子就埋怨丈夫太自私,不顾家,不体谅自己。

     夫妻关系紧张,第三者也乘虚而入。

    

    

    为什么那么多女性不敢在婚姻中做自己?

     a. 婚前没处理好自己的自卑自信和自卑的区别,重要的一点是评价机制的差异。 自信的人运用内在评价机制,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他们都会尊重自己的感觉,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 自卑的人则相反,运用的是外在机制,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以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只有别人对自己评价好,他们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他们不考虑自己的内在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他们考虑的是别人的喜好,自己这么做会不会让别人满意。 自卑的人不敢做自己,他们以为一旦做了自己,就会让别人不满意,这是他们最惧怕的。 所以婚前他们拼命讨好朋友家人,婚后他们拼命讨好老公孩子。但是越是这样,别人越不会把他们当回事。 每个人都有欺软怕硬的本性,当我们试探性地越界时,对方无动于衷,或者反而迎合,我们就会放下心来,得寸进尺。 那么自卑和自信,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这与童年获得的积极关注有关。在成长过程中,多数人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 譬如父母对孩子说:你考试成绩必须在九十五分以上,我才能带你去游乐园;你必须考前三名,我才会表扬你,否则就会批评你。

     想得到表扬和怕批评的心理让孩子拼命努力,这是外在评价系统形成的原因之一。 第一个案例中,我的来访者的童年就是如此度过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是:你必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儿,我们才会爱你;你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要顶嘴,否则我们就不爱你了。 而她的母亲也是在这样的童年环境下长大的,所以这种“不幸”,就代代相传下去。

    

     b. 对婚姻的错误想象与期待 很多人把婚姻当成了避风港,甚至救赎。 也许希望通过结婚来回避自己的问题,一旦进入婚姻,就会全身心放在孩子和老公身上,就不用面对自身的问题; 也许希望通过结婚来拯救自己,曾经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通过结婚来解决。 第二个案例中,B的妻子就是这样。婚前的她就极度缺乏安全感,但她没有选择自我成长,反而进入婚姻,来捆绑老公解决自己的安全感。 这种对婚姻的错误想象与期待,不仅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也会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存在主义女作家波伏娃说过: 婚姻必须是两个自主的存在的联合,而不是一个藏身之处,一种合并,一种逃遁,一种补救办法。

     有些夫妇即是情侣又是朋友,但不在彼此身上寻找他们唯一的生活理由。 是的,获得幸福婚姻的前提是,双方都是独立的人。与对方结合,让你的生活更好,而不是你幸福的全部。 如果总是去婚姻中找存在感,这样的依附也许会给你短暂的甜头,但从长远来看,它只会不断吞噬你,让你更残缺。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先成为自己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先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不以积极的爱去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解释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触摸到内心真实的感受;需要更大的勇气,才能通过言行,离真正的自己更近。 a. 摆脱“应该”的束缚,面对真实的自己 也许父母给我们设置太多的规矩,在我们内心形成太多的束缚,这些束缚包括“我应该乖乖听话”,“我必须做到最好才可以。” 于是导致我们生活做事很少为自己,小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长大后为了得到朋友、领导的认同,结婚后为了得到配偶的认同……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是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应该”是父母制定的,还是文化制定的。 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如此的,到达目的地的道路有很多,不必非要走这一条。 因此,学着放下自己的“应该”,放下别人的“应该”,试着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去好好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现在快乐吗?做什么能让我快乐?我想要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满意现在的人生吗?有什么事是我一直想做,却一直没做的? 然后告诉自己,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最重要的,去听从它。

    

     b. 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当你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后,从现在开始就试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先从小事做起。 譬如,找一个机会与伴侣做一次深谈,说出自己内心感受;或者在对方找茬的时候跟ta吵一架; 做一道自己爱吃的菜,买几件自己想穿的衣服,自己做主去一次一直想去的餐馆,报名参加自己梦寐以求的活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然,当你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伴侣也许会大为吃惊,甚至会指责你。但你一定要坚持住,不再活在伴侣的评价里。 过不了多久,伴侣也会看到你的意志坚定,从而改变对待你的态度。c. 接受不确定性,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未曾经历过的,因此每一步都是未知且冒险的。 成为自己,一定要有冒险精神,要知道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跟随自己的心去解决问题,并承担结果。 做自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不管处于什么人生际遇下,都看得到自己。

    

     如果你已经人到中年,却始终没有自己活过;如果你每天忙于照顾老公孩子,却一直忘了关心自己…… 那么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当然要摆脱数年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束缚,并不容易。你不必一个人自己扛,可以试试心理咨询。 咨询师会给你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评判你、不要求你,而是无条件的接纳你、允许你,让你发现自己原来是这么有价值的一个人,让你发现原来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让你终于踏上那段成为自己的精彩旅程。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

     作者介绍

     陈素娟

     壹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婚恋作家?从业17年,积累个案时长10000+小时?擅长咨询方向: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擅长疗法:经典精神分析,催眠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取向?咨询风格:温柔耐心,温和坚定,清晰简洁?咨询师提醒: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不但要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帮助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做好各种应对。

     如果你也想和咨询师聊聊,可以扫码了解关于陈素娟老师的详细资料。陈老师现在有少量半价咨询名额,原价5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250元/次,先到先得。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问题是否适合咨询,陈素娟老师也有限量预沟通名额,仅需29.9元,就能一对一和陈老师沟通20分钟,以最低的成本了解自己的咨询过程将如何开展。

     ↓扫码即可预约↓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陈老师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