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出问题,不要争对错,而是学会用关系的视角看问题
2022/3/2 壹心理

     meiya|来源

     OneStepUp| ID

    

    当一个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和咨询师抱怨自己的丈夫不爱回家,经常在外面和狐朋狗友们喝酒、唱歌到很晚才回家。因为丈夫不爱回家,导致他们冲突不断,婚姻过得很不幸福。

     稍微专业一些,咨询经验多一点的咨询师一般不会马上去认同妻子,觉得都是这位丈夫的错,才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的。咨询师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丈夫不在家时,妻子在做什么?丈夫回家之后,妻子又是什么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当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妻子会感觉很孤单、寂寞,她经常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剧,一边望着墙上的挂钟等老公回家陪自己。等到晚上十一二点丈夫才回家时,她的心情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变得越来越差,丈夫一推开家门,她通常阴沉着脸,给对方脸色看,开始找他吵架,说“你还知道回家啊”,指责他不陪自己,不在意自己,把朋友看得比自己重要。然后他们开始争吵,吵到深夜一两点,两个人都疲惫不堪,最后以一个睡卧室,一个睡沙发作为结尾。两个人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争吵,导致关系越来越糟糕。在这个案例里,如果要争谁对谁错,要追究谁导致夫妻关系糟糕的责任,是因为丈夫晚归,导致妻子发脾气,还是妻子发脾气导致丈夫不喜欢早回家,就陷入了个体的视角,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那要怎么看呢?用关系的视角看问题。在这段关系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原因,每个人也都是彼此的结果。双方互为因果,且还是“循环因果”的方式互相在加强。我们会思考,丈夫做了什么让妻子变得爱发脾气,妻子做了什么让丈夫不喜欢回家?于是,我们看到丈夫晚归时,妻子总在等待,然后因为长久的等待和内心的孤单而发脾气;丈夫一回家就要面对发脾气的妻子,导致他愈加晚归,不想面对妻子,于是妻子的脾气变得更大,最终大家都成了这种互动方式的受害者。要改变这样的相处方式,改善他们的关系,两个人都需要改变。但是因为是妻子来咨询,我们并没法让一个没有来咨询的丈夫改变。所以,我们只能要求妻子改变,这时妻子可能会说“凭什么?为什么不是他改变?”我通常会回答:“因为他的改变是他的事情,是你和我都无法控制的事情,而你的改变,是我们可以做也可以控制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只会徒添更多的烦恼。”但积极的地方是,我们虽然不可以控制丈夫的改变,但可以借由妻子的改变,影响丈夫发生改变。这也是关系的视角。关系中的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和影响的。一个人改变了,在关系中的另外一个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为他们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系统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他们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这一环改变了,其他环也会跟改变,做出调整。

    


    

     那这个妻子要怎么改变呢?

     她要打破自己以往面对丈夫晚归的行为模式。而这个行为模式又是由一串的行为叠加组成的,所以可以从开始的行为改变。比如丈夫出门和朋友聚会应酬时,她不再一边看电视一边等待丈夫回家,而是做一些其他的,自己喜欢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比如出门去逛街、跳广场舞,试着去学一样新的技能,和许久没有联络的朋友聊聊天,再或者她可以选择看看书,早睡,不再等待丈夫……当她这样做之后,丈夫回家的时候,她也许就不会因为一直等待而怒火中烧,可以不再给对方脸色看,不再说指责的话,和丈夫的关系就会变好一些。丈夫则因为妻子对自己好一些,两个人的关系变好一些,更愿意早一点回家。于是,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当关系出现问题时,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不管对方怎么样,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至少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你努力了,你也不会后悔。这也是我想对很多关系出了问题的人说的话:做你可以做的事情。

    


    

     回到这个案例中来,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挖掘,可能会看到这个家庭中妻子依赖关系,渴望亲密,丈夫则较为独立,也有些逃避亲密。他们对于夫妻关系该有的亲密程度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往原生家庭去溯源,通常会看到答案。很可能双方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人在外面工作的同时也远离或者逃避家庭,经常不回家,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希望丈夫早一点回家陪伴自己,自己在婚姻里面倍感孤独,会有很多抱怨。然后他们的子女分别认同了自己的同性父母。男孩像爸爸一样,逃避亲密,逃避家庭,女孩像妈妈经常觉得内心孤独,有很多受害者的抱怨。于是,当男孩女孩长大,因为相遇相爱走到一起,却发现彼此对于家庭,对于亲密的认识和要求如此不同。别人对一个东西的要求和想法与你不同,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这也是很多关系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妻子想过年薪百万的生活,丈夫只想过年薪20万的生活;妻子想要夫妻亲密有爱,出双入对,丈夫想要平平淡淡,各自独立又不要互相管太多;妻子想要孩子是个学霸,丈夫只要求孩子不要倒数就行……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伴侣一心想当咸鱼,你是选择鞭策,还是选择接受TA呢?傅首尔借着节目吐露心声:“我婚姻最大的遗憾,就是他一直都过得不快乐!一直在鞭策他为了我想要的生活努力,却从来都没有问过他,这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虽然我们和一个人结为伴侣,但有时候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伴侣想要的生活。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对方想要的理想和目标。面对这种差异,只要我们的内心灵活有弹性,也会有很多处理的方式,比如一方妥协,去追随另外一方;比如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依然相互陪伴;比如找到一个新的共同理想,可以兼容两个人想要的生活……最难的是,大家在这一步也没法达成一致,你想喝粥,我想吃肉,我提出我们一起喝皮蛋瘦肉粥,或者你喝你的粥,我吃我的肉,你觉得还是不行,必须和你一起喝白粥,而我又不愿意改变,做不到妥协和你一样喝粥。两个人就没法在一起开心地玩耍了。

     这个时候,还是要拉回自己身上,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想要的东西与这个关系在自己心里的分量,孰轻孰重?我在亲密关系中真正要的是什么?我为了这个关系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个人是不是我想要的?

     可是,很遗憾的是,很多人无论在婚前,还是在婚后,都没有去搞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到底要的是什么。

     总结一下:当关系出了问题,不要陷在争对错里,要用关系视角看问题,而解决方式却需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界限是什么,自己可以做的是什么。

     另外,如果我们能够容忍在关系中,对方想要的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不去强求对方去符合自己的理想和标准生活,而是做到虽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在一起,手拉着手去迈向各自的人生目标,我们在关系中就会活得更快乐更自由。

     - The End -

    在亲密关系中:想要拥有关系视角;想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知道对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想要重新建立正向积极的互动模式;

     首先需要我们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因为这项能力,它会带领我们:

     看见彼此在关系中的脆弱和不安,不断提升安全感;

     读懂争吵背后彼此的真实需求,让争吵变成增进感情的过程;

     拥有恰如其分的配得感、自信与内在稳定,懂得平衡付出和索取;

     接纳真实的彼此,放下改变对方的执念,让关系进入积极的互动模式;

     而且,它是一种原发性能力,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但需要我们主动激活。也就是说,我们本该都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只是从来没有人教我们该如何爱与被爱,所幸,现在补上这堂课还不晚! 向你推荐《14天亲密关系训练营:停止伴侣互伤,修炼爱与被爱的能力》,它以情绪聚焦疗法(EFT)为基础,通过3层修炼,帮你修通爱与被爱的能力:

     【1个依恋测试】帮你看清你在关系里为什么感到不安?你和TA可能有哪些核心脆弱点?

     【3种互伤模式的识别与处理】带你及时停止最容易消磨伤感情的3种模式:“你追我逃”“抗议循环”“隔阂冷战”;

     【5层互动循环拆解】帮你看见你们的互动模式下,隐藏了哪些固化的认知,未被看见和疏通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你们对亲密关系的深层需求是什么?从而松动你们原有的互动模式,重新建立爱与被爱的正循环模式。

    

    
该训练营由壹心理联合心理学博士周丽瑗共同研发,周丽媛老师曾帮助上千对夫妻改变亲密关系,擅长将晦涩的心理学转换为深入浅出的实用知识,相信在她的带领下,你不仅能收获一段更亲密的伴侣关系,还能成为一个更懂爱、会爱、被宠爱的人。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修好爱与被爱这门课训练营招募仅【最后1天】~现在加入,仅需399元立即扫码参加

    今晚19点开营!

    

    点击阅读原文,重新建立亲密关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