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年级第一牛津毕业后,却被骂上热搜:网络时代最残忍的一幕,我不敢看
2022/4/14 11:03:46 壹心理

    

     茗荷 | 作者朴素的树、青橙 | 编辑

     ron lach | 图源

     虹口女孩因为「区区」200元的打赏,被网暴跳楼,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种种魔幻之处不必再提。

     其中最令人绝望的,是女孩无论如何解释澄清,结果都一样:

     无论说什么,都有后面一句等着怼我无论说啥都是自己的问题

    

     毕竟,既然早就被下了「刻薄小气」的定义。

     那么解释自然就是借口,反复感谢则成了虚伪。

    

     不仅仅是她。

     前段时间,牛津大学第一名毕业的数学系女孩被网暴,才过去不到一个月。

    

     就因为「长得不像做学术的人」,有人空口鉴「媛」,造谣朱朱学历造假;

     也有人因为她穿着时尚,就说她是带货的微商。

     朱朱不得不晒学校,贴成绩单,甚至去做网友出的数学题。

    

     然而,「无论说什么,都有后面一句等着怼我」的声音,却从来没有消失。

     哪怕她:

     16岁被牛津录取,

     20岁进顶级投行,

     如今又重回牛津,年级第一硕士毕业……

     一点点「剖腹证粉」。

     网友又开始嘲她是「营销咖」,博取流量,不务正业。

     对此,朱朱回应:

     这样的努力,是为了不被他们定义。女博士,女运动员,女高管,全职妈妈,女ceo,我们自己去定义她们应该是什么样的。 看罢她的采访,又佩服又难过。

     毕竟,在三句话就给人贴标签的互联网时代。

     不被定义,实在太难,太难。

     而想要不受外界声音的干扰,不仅需要十二分的努力。

     更需要一些运气。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聊,如何才能过不被定义的人生

    

    成长中,那些不容易看见的标签 读了朱朱的故事,我们会发现:

     她的成长,就是一路击碎标签的过程。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鼻炎经常请假,就被贴上「身体弱、成绩差」的标签,被劝转学。

     求学工作中,也一直在不断突破「女性不适合学数学」、「投行界女性是有天花板」的种种偏见。

     类似的下定义和贴标签,在我们普通人的3万天里,也频频出现:

     女孩子嘛,不用那么拼,嫁个有钱人,做好贤内助就行了。堂堂男子汉,你哭什么哭?打回去啊!都当爸妈的人了,怎么还那么自私?一把年纪了还想学人谈恋爱,老不正经!

    

     听起来,句句都是「为你好」。

     然而却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下的圆,暗中圈定了我们自我伸展的边界。

     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标签。

     还有一些「定义」,则表现得更加隐蔽。

     我家男人不行,多亏闺女是贴心小棉袄,从来不用我操心。像你这种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什么搞不定的事?

     听起来多受用啊,心里还暗暗喜滋滋。

     可是,外界的声音多了,这些定义也会逐渐内化成我们的行为准则。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

     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有可能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是「好」是「坏」。

     于是,我们自发地成为贴心的小棉袄,奉献的妻子,要强的丈夫,有头有脸的医师公……成为被期待的某种人。

     一方面,这让我们确实从中受益;

     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压抑内在的需求。

     比方说,朱朱介绍的学习方法中,有一个「学霸重生法」。

     也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学霸,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按照学霸的人设去要求自我,认真学习,从而逐步向真正的学霸靠近。

     可要维系标签,同样需要马不停蹄地奔跑。一旦停歇,还容易心生内疚

    

     简而言之,就像那群被老爷爷用五毛钱「奖励」的孩子。

     虽然拿到了「钱」,却丢失了单纯为踢球而踢球的快乐。

    

    标签,不是为了打破而打破

     更何况,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恰恰是因为人本身是丰富的,动态的,是不能够用标签所定义的。

     就像活泼流动的水,拥有「居善地」的能力,在不同的场景和容器中,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形态。

     况且,不断打破过去的定义,重塑崭新的自我,像特修斯之船那样「更新换代」,本就是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过程。

    

     比如朱朱,妈妈一直期待她做个曾子墨一样的人。

     于是她牛津毕业,进入顶级投行,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但尝遍了高薪和奢华之后,朱朱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价值焦虑中,「失去了生命中的锚」。

     但是重做数学题,让她疗愈了自我,也发现,数学才是生命里的最爱。

     于是,朱朱重回牛津。

     这一次,她无人可挡。

     听起来很燃,对吧?

     但是,当水想要冲破瓶身的束缚,人渴望不再按他者期待去生活。

     所需的,可不仅仅是勇气。

     第一要务,是「并非为了打破而打破」的清醒认知。

     我们打破标签,不被定义,想要挣脱身上的一些绳索。

     这其实并不是要叛逆社会主流,与大众的期待对抗。

    

     而是,从「志于学」到「知天命」,逐步看清楚真正的需求,遵从心之所向。

     正如波伏娃「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不要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的前提,是认识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

     如果当下我们内外自洽,本就身无枷锁,又何来「打破」呢?

     第二要务,就是滴水穿石的专注力。

     这,更多的是说专注当下所做的事情,不被外界的杂音所裹挟。

     因为,当我们沉浸式享受所做的一切时。

     不仅容易快乐,有喜悦感和满足感,也更容易得到心流的体验。

     尝过这份正宗的满汉全席之后,来自他人的肯定,就变成了路边摊的将就。

     不仅如此。

     这份精神上的富足感,还会让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愈发笃定,给自己的内在力量添砖加瓦,去抵御他人的评价。

     如同奥运冠军谷爱凌,之所以能对恶评理直气壮地说:不喜欢我,是他们的损失。

     就源于她对自己所做之事的热爱和专注。

     还有,我们的投入和专注,也更容易积累世俗意义上的收获。随之积累的,也是打破偏见的实力。

    

    


     最后,识别自己的阴影人格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过人格面具和阴影人格的概念。

     所谓人格面具,就是个体必须适应社会,而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公开人格。

     比如严肃负责的老师,威严冷淡的领导,温和慈祥的老人…… 但它却极有可能,与藏在面具下的阴影人格相背离。

    

     比如朱朱,以前会经常在网上晒各种出入高档场所的照片,秀各种奢侈品。

     当网友骂她拜金、虚荣,像微商时。

     朱朱虽然不开心,但也由此看到了自己的矛盾之处:

     爱钱,爱炫耀,放不下美女光环……

     这一切,恰恰还是在「自我定义」,是因为弥补过去的匮乏感,从而生出的「自我证明」。

     而看到了内在的阴影,就是活得更加真实的开始。

    

    学习成长,现在刚刚好

     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热血沸腾,准备好开始撬起身上标签的一角。

     或许你又会说:

     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不行。我干了一辈子XX,现在你让我改?

     这类话,是不是听过太多?

     其实,人到中年,恰恰是所谓的「欲求更新之年」。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完成了前半生世俗意义的积累后,会有迫切的愿望想要完成自我认同,进而寻找生命的意义。

     较之于青少年时代的不能自主。

     现在的我们,拥有更加充裕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更新自我,探索世界,重新构建更加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连一辈子被拴在家人儿孙身上的苏阿姨,都能在50多岁的时候「离家出走」,独自开车旅行。

    

     推开新世界的大门,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所以。

     不妨把「我这人学东西很慢」「我只会做这个」,一键替换为「要不,试试看?」

     要知道,苏敏阿姨还没有离开家的时候,也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路上安全怎么办?不会修车怎么办?外孙能适应没有外婆的生活吗?

     但只要保持成长的可能性,心态的开放性。

     或许,3年,3个月,甚至3天后。

     就能迎来全然不同的破局。

    

    所有努力,

     都是为了“自定义”的人生

     牛津女孩朱朱火了之后。

     喜欢她的人,觉得这是中国的天才女友;

     讨厌她的人,依旧在冷嘲热讽,挑刺谩骂。

     不止是她。

     只要我们在网络上自我暴露。

     那么形形色色的评判和定义,更是时时刻刻,都与我们发生联系。

     对此,知名媒体人和菜头,将其称之为「大幻网欲望结界」。

     在他看来,整个互联网就是一场巨大虚幻的梦境。

     人在其中,被他人关注和赞美,就开心不已;被人们围攻指责,又心生忧惧。

     然而,如果我们觉察到这片歌舞场的虚幻,那么猛虎亦会化为清风。

     互联网如此,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

     他人对我们定义和评价,其实并不能伤害到我们。

     真正让我们受伤的,是我们自己对此的看法。

     在心理学看来:

     如果他人的一句评价,让我们感到过分的不适。

     往往是因为Ta的话,激起了过去的创伤。

     所以,或许更值得探寻的,不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大的恶意」。

    

     这些后来被大规模网暴的「网暴者」,不少人其实并没有恶意,是被误伤了

     而是,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被伤害?

     有个朋友跟我说过: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像被关进瓶子的水,千方百计想把这个限制我的容器打破。

     为此,我没少和父母对着干。

     他们说我刚工作,别买那么多包。我马上花呗借款,大牌都安排上。

     我爸给我介绍相亲,人家明明条件不错,我也不肯加。为此,他气的几天没和我说话。

     去年,我实在太累了,没跟爸妈商量,就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

     本以为会迎来新一轮狂风暴雨。

     结果,他们居然说:

     休息一下也好。反正饿不死。

     那一刻,我心里某个结,突然有所松动。

     我突然发现:

     原来一直在下定义的,是我自己。

     原来我想要打破的枷锁,一直在我的内心。

     原来,只要我想,随时可以流出瓶子,重新做回那活泼流动、无拘无束的水。

     你看。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来不是别人的事。

     定义我们人生的,永远都是我们自己。

     勇敢去「自定义」吧。

     做回自己的路上,也别忘了,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操作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3

     2.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3.《裸露在网上》,和菜头

     - The End -

    

     或许是因为思维的惰性,又或是头脑的偏执,很多人总喜欢给他人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并认定他人是往标签圈定的方向发展。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克劳德·M.斯蒂尔作品《刻板印象》,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最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勇敢定义自己的人生。

     明天上午11点,本文点赞数最高的5条留言,将获得壹心理送出的《刻板印象》一本。

    

    

     作者简介:茗荷,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著有《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公众号mingheonline

    

    

    女性职场 | 婚姻危机孩子绝境 | 儿童丛林法则 | 抑郁儿童PUA高学历 | 年下恋 | 抑郁妈妈

    

    点个“在看”,做自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