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解读病人文化
2013/10/21 创新医学网

     一位中年妇女在妇科诊室遇到男医生接诊,满面紧张:“啊!这里怎么是男医生看妇科啊?”男医生第一时间发现了病人的这种态度,然后他主动介绍病人到隔壁的女医生诊室。女医生为她做了检查,并告诉她:“就您的病,刚才那位男医生是专家。”病人再三考虑后点了点头,再次来到男医生的诊室,不好意思地说:“医生,还是麻烦您给我看看吧!”男医生不计前嫌,仔细为她进行了诊疗。虽说这个过程比较迂回,却实现了真正的沟通和成功的诊疗。

     医患沟通与其他沟通不同。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仅提供一些具体的医疗信息还不够。只有当这些医疗信息与病人的文化“融合”时,病人才会产生认同感,这样的医患沟通才能算是成功。

     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与别的病人拉开一定的距离,住到一个较大的单人间;有的病人则希望住进有很多病友的大病房,与病友交流诊疗体会能增强其抗病能力。一般来说,男病人比较粗犷、豁达,对疾病满不在乎;女病人则大都细腻、温柔,对任何问题都喜欢深思熟虑。还有病人就诊时的矛盾心态往往表现出言与行的不一致。

     医务人员要通过病人及家属的语言、语态、动作等去理解他们的文化,并学会分享他们的情感,特别是要抓住其疑惑,及时做好解释和协调工作。比如,对诊断尚不明确的病人或疑难病例,在沟通前,医护人员有必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病人家属沟通;在医生与某位病人沟通困难时,可以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其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病人家属沟通时,可行的办法是换一位知识水平高一点的病人家属去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有几家大医院的急诊科对病人做了随机口头调查,对于“接受急救时,医生有没有简要告知他的每一步操作内容”这个问题,回答“有”的仅有2人,而几乎所有被问及的病人都表示接受急救时有些“害怕”或“惊慌”。可见,“善言安慰”在诊疗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许多急救人员常常忽略这种病人文化。

     跟已经陷入昏迷的脑卒中病人“说话”,相当于一种语言刺激,能让病人尽可能地保留大脑意识,避免陷入深度昏迷。但有时医生忙于抢救,根本顾不上进行语言刺激。于是病人常会想:“我们不知道医生在忙什么,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又怕又急,心情很糟糕。”

     医患双方尽管存在一些信息上的不对称,但毕竟拥有一些共同的社会人文基础。所以,医生应该从共同的文化生活中找到切入点,设身处地从病人的行为习惯、生活经验出发,帮助病人或家属更好地理解和选择诊疗方案。比如,有的医生把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为术前谈话的切入点,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有的则根据病人的生活经验、接受能力、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努力表现出医生为病人选择诊疗方案的良苦用心。

     有位中国医生到日本进修,遇到一名心绞痛病人准备做冠脉造影。检查前,医生和病人及家属坐在一间谈话室里,桌上摆着心脏模型和影视资料。医生从心脏血管的解剖结构说起,再解释心绞痛是怎样回事、最新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可能有什么风险,最后病人和家属欣然离去。中国医生问:“有必要说那么细吗?”日本医生回答:“在不能保证100%做对一件事情之前,任何一步看似无意义的铺垫,都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刻变得无比重要。”

     来源:创新医学网(微信号:yixue360)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