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国产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面世
2018/3/30 创新医学网

    

    

     据央视报道,国产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经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在阜外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并成功救治3名危重患者。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具有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不易产生血栓。

     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来,从北京阜外医院和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传出好消息,该公司的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产品首次临床应用取得圆满成果,有望开启我国心衰外科治疗新时代。

     ▌回国创立同心医疗

     从1999年开始,陈琛博士就在美国以项目领导人身份,从头至尾参与了World Heart 公司(当时世界第二大人工心脏企业)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Levacor的研发。该产品于2006年开始临床应用,但最终因体积太大、无法植入人体胸腔而没有被市场接受。

     Levacor的失利,使得全球对于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的研究陷入低谷,仅世界最大的人工心脏企业Thoratec公司继续暗地里进行该类技术研发。但是陈琛博士认为,在人工心脏的各种技术途径中,全磁悬浮是根本提升血液相容性的唯一途径,只要突破它在尺寸方面面临的挑战,就能将人工心脏技术推上一个新台阶。于是陈博士决定从World Heart公司辞职,回国创业,继续沿着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的道路前行。他的这一“冒险”之举,得到了当时所有旅美华裔人工心脏技术精英的全力支持,大家不约而同地将构想中的产品称为“中国心”,即后来的CH-VAD。陈博士经过一番考察后,于2008年将公司落户在苏州BioBAY,取名“同心”,既寓意公司的产品同心脏一起工作,更代表了海内外华人专家和公司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图1 苏州同心创始人 陈琛博士

     ▌心脏病里的癌症

     据陈琛博士介绍,在美国,患者一旦被诊断为心衰,约50%会在5年内死亡,进入晚期(NYHA第III、IV级)心衰后,约50%会在2年内死亡。目前公知的对于心衰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只有心脏移植,但因心脏供体极其有限,中国一年才能做约300例心脏移植,而每年新增心衰患者数以十万计,因此心脏移植不能成为惠及大众的医疗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室辅助装置(亦称人工心脏)的出现,为心衰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用机械的办法暂时或永久地代替心脏完成泵血功能,推动血液循环。陈琛博士表示:“心脏是人的所有内脏器官里最容易实现人工制作的,因为心脏只有物理功能,没有化学反应。人工心脏的作用,就是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我们做的是心室辅助装置,即病人的天然心脏仍然保留着,然后将心室辅助装置装上以后,它可以和心脏一起工作。原来病变的心脏没有能力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由人工心脏代替它完成。”

     目前,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一、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二、为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阜外医院成功应用救治三例危重患者

     2017年6~10月期间,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以人道主义豁免形式通过伦理审批,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用于救治三例危重患者,并获得成功。

     目前,首例患者已经携带人工心脏正常生活逾8个月,第二例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后第192天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第三例患者携带人工心脏生存逾5个月,其心脏功能恢复显著,可望完全恢复后将人工心脏撤除。临床喜人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心脏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在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图2 三位接受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过生日

     (最左侧的患者已完成心脏移植)

     ▌开启心衰治疗新时代

     都说人工心脏是最昂贵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美国的人工心脏产品基本在10万美元一套。而同心医疗定位于服务全球,如何更好地服务国人也是他们正在考虑的问题。

     在陈琛看来,“人工心脏的降价需求是全球范围的,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引导这一领域全球范围降价。另外,通过减少人工心脏的不良事件所导致的后续医疗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中充分体现服务的思想,让我们中国的患者不仅能够享受到和发达国家一样好的医疗技术,而且也要享受到一样优越的医疗服务。”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肩负着旅美华裔专家团队的创业嘱托,陈琛深情地表示:“同心医疗将在自己的产品领域彻底拉平中国和发达国家,中国患者理应得到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医疗服务。”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huodong@yixue360.com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